首页 > 历史 >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2019-08-17 18:43:38 暂无 阅读:615 评论:0

乾隆皇帝在晚年的时候,住进了宁寿宫花圃的最北端的倦勤斋。(倦勤的意思是,我工作累了,预备歇息了)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因为这座倦勤斋不吝工本,朝廷雇佣了最有创意的能工巧匠,乾隆皇帝最终获得了一座最有格调,最为细腻,最最时兴的“养老之处”。这个“大猪蹄子”还在这座建筑中,留下了一件170平方米的伟大的宝物:布满室内顶棚及西墙、北墙上的丹青———“通景画”。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2001年,倦勤斋作为乾隆花圃中第一座被修复珍爱的建筑,其“通景画”的修复也接踵睁开。因为年月的长远,雨露污渍,虫啮蚁咬,这通景画不光色彩灰暗,并且接满了灰尘,修复工作需要去尘土、上颜料,可是绢画被揭裱下来之后,不加上新的背纸,怎么填补颜色呢?

这修复纸一定不克是普通俗通的纸,拉力强、络续裂、不褪色、防虫、无毒性并且吸水力强,如许的纸上哪找呢?故宫的文保专家找遍了整个安徽,终于在一家偏远的纸厂找到了这种及格的古纸,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

安徽省潜山县桑皮纸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2008年,“潜山桑皮纸”被加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五代传人刘同烟被确定为省级非遗项目首批传承人。2012年,刘同烟被定名为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潜山桑皮纸建造身手代表性传承人。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桑皮纸古时称“汉皮纸”,发源于汉代,距今已有1700年汗青,因其以桑树皮为原料故称桑皮纸。野生桑皮属强纤维皮类,凭据需要能做厚薄纷歧、颜色多样、规格分歧的桑皮纸,且纸质手感润柔,绵柔质坚,不生虫,不侵蚀,自然环保。

因其既能作为高档书画及装裱用纸,也可用于一样书写印刷,制伞制扇,糊篓包药,在生活中普遍使用。桑皮书画纸更是堪称纸寿千年的书画纸。

桑皮纸建造身手汗青悠长,把持繁杂,是前人集体的研究功效,经由数代多家造纸作坊的机要传承,缜密改良,精心珍爱与传承,是以桑皮纸建造身手又被称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还未晒干的纸(可不是豆腐哦)

取桑皮频频浸泡蒸煮,直至树皮软烂,遴选出雪白纯净的桑皮纤维,再履历漂洗打浆,用纸帘将纸浆捞起,挂浆厚薄平均,一张桑皮纸便已初步成形。再送入烤房用火焙干,这就是一张绵柔质坚,百折不损,纹理清楚,光彩光洁的桑皮纸了。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砍条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剥桑树皮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蒸煮桑树皮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墩砸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捞纸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揭纸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用刷子将纸在烘焙墙上刷平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细心搜检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刘同烟展示桑皮纸的柔韧度和拉抗力

刘同烟祖辈都以传统造纸为生,他从小耳濡目染,追随长辈进修建造造纸原料,十几岁起头进修抄纸、焙纸等要害手艺,20岁起头挑大梁,创办造纸作坊,一起头传统工艺作坊所带来的利润照样相当可观的。

好景不长,进入上世纪90年月,传统手工造纸受到机械化生产的严重挑战,好多造纸作坊倒闭改行。本来200多家桑皮纸生产作坊到最后只剩4、5家,刘同烟也因伤病卧床一年,自家作坊被迫休业。

故宫博物院书画的修复,给刘同烟和他的桑皮纸带来了起色。连系传统做法和本身多年的手艺经验,生产出来的桑皮纸在20多家纸样中脱颖而出,获得列国专家的承认,最终入选为修复倦勤斋通景画专用纸。这不光使刘同烟加倍对峙和钻研身手,也为官庄镇的纯手工建造桑皮纸传统工艺的振兴,带来了新的时机。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故宫修复纸

从潜山县城出发,沿着坎坷陡峭的山路前去官庄镇坛畈村,来到桑皮纸的造纸作坊。在低矮简陋的砖瓦房内,长短不一地安放简洁朴质的传统设备,走进去一股千年沉淀的古韵泉涌而至。刘同烟就是在如许的情况下,苦守着深山里的一“纸”工艺。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这张纸与故宫大有渊源,竟还能千年不腐!

抄纸需要帘床入水,水量的几多端赖手艺人的一双眼和一双手掌控;撕纸时要战战兢兢把叠在一路的湿纸一层层星散开;晒纸时要用刷子把这些很薄的皮纸敏捷码平,否则轻易起皱......这些看起来简洁的步伐其实考验着手艺人多年来熟能生巧的手腕。

在多变的时代,人们的价格观发生改变,手工造纸的经济收入大大削减,然而刘同烟一向悄然地秉承祖训,苦守着桑皮纸的建造工艺。他不情愿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就在他的手中失传,这一守就是泰半辈子。“我家几代都是造纸匠,传承着四大发现造纸术,没有纸,就没有书,没有书就没有将来,固然很吃力,但吃力中有乐”。

桑皮纸似乎是一部能够触摸的汗青,它见证着古镇的沧桑与变迁,深藏着无数手艺人的苦守与经受。让传统的身手走出大山,传承下去,就是所有像刘同烟一般的文化传承人心底最朴素纯挚的愿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