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高明之君为什么会对忠臣孝子动刑?元方这么看,你怎么看?

2019-08-22 15:40:29 暂无 阅读:1414 评论:0

颖川太守给陈仲弓判了髡刑(古代剃去头发的科罚)。有个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颍川太守这小我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贵高声明智的府君。”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经》说:‘两小我一条心,就像厉害的刀刃能斩断金属;统一个心思的话,它的气息就像兰花一般芬芳。’哪有高贵高声明智的府君会对忠臣孝子施刑的事呢?”元方说:“您的话是何等荒谬啊!所以我不回覆你。”客人说:“您不外是像自己驼背就装作尊重一般,实际上是不克回覆。”元方说:“早年高宗流放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流放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流放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都是高贵高声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都是忠臣孝子。”客人听后惭愧的走了。

高明之君为什么会对忠臣孝子动刑?元方这么看,你怎么看?

陈寔赞像

【原文】

颖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妙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齐心,其利断金;齐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妙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克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妙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六》

高明之君为什么会对忠臣孝子动刑?元方这么看,你怎么看?

迎接阅后转发

【典故】

高宗放孝子孝己:商代高宗为继室所惑,流放儿子孝己致其灭亡。高宗:商代国君武丁。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武丁在位时期,曾攻打方国鬼方,并任用贤臣傅说为相,王后妇好为将军,商朝再度强大,史称“武丁中兴”。孝己,传说为商高宗武丁之子,以孝行著称。

尹吉甫放孝子伯奇:尹吉甫,周宣王大臣。伯奇,尹吉甫之子。尹吉甫被继室所惑,把伯奇流放出去。当尹吉甫随周宣王出游时,伯奇作歌,周宣王听了很受打动,认为这是孝子的歌辞。后来尹吉甫找到伯奇把他接回家中,便射杀了继室。

董仲舒放孝子符起: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汉武帝时拜江都相、胶西王相,后免官家居。平生著作颇丰,计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尚存的有《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华文》编录的文章两卷。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惟,影响长达二千多年。符起,董仲舒子。他为何被流放,史书中没有记载,已弗成考。

【人物】

陈仲弓:陈寔(shí,104—187),字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初为县吏,因有志勤学,坐立诵读不辍,县令听任其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修洁清净,公民以安”,后世称之为陈太丘。党锢之祸起,受连累,自动要求入狱,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党禁解,上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招辟,皆不就。与钟皓、韩韶、荀淑等人皆以狷介有德著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身后,前去怀念的人多达三万余人。

元方: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长子,与父亲陈寔和弟弟陈谌在其时并称为“三君”。遭党锢后,累辟不就,勤苦著书,号曰《陈子》,凡数万言。董卓入洛阳,就家拜五官中郎将,不得已而至京师,累迁至尚书令,后拜大鸿胪,卒于官。

高明之君为什么会对忠臣孝子动刑?元方这么看,你怎么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