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秦国的西进和楚国的北上

2019-09-18 00:31:02 暂无 阅读:1647 评论:0

晋国在北方鼓起,文公创立霸业的前后,西方的秦国和南方的楚国也显现了两位能干的国君,向晋国的霸业挑战,这就是秦穆公和楚庄王。

1.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国在西方经由历久的成长,络续扩大地皮。稀奇是进入春秋今后,西周在陕西境内的地盘,多半归秦人所有。从今天考古发现的秦国文物看,无论都城雍城的建筑,国君的陵墓,规模都相当远大。像雍城中,曾多次发现青铜建筑构件,是用来装饰宫殿用的,可见其豪华魄力。《诗经驷驖》是赞扬秦襄公狩猎的诗,诗中有“驷驖孔阜,六辔在手”的句子。“驷驖”是指铁青色的 4 匹驾车的马。秦人用铁的颜色来形容另外物的颜色,可见秦人对铁已不生疏。在雍城一座春秋时秦国大墓中,就出土有铁铲。1978 年在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早期秦墓中,出土一把铜柄铁剑,都证实秦人使用铁较早。是以秦国在秦穆公时,经济力量就已相当雄厚。

秦穆公名任好,是秦德公的赤子子。德公身后,长子宣公即位,宣公死传位于弟成公,成公死传位于小弟穆公。穆公在位 39 年(公元前 659—前 621 年),他在位时代相当于晋国的献公、惠公、文公、襄公 4 君。秦穆公即位后,就力争东进,向晋国献公求婚,献公将女儿嫁给他为夫人。他又跨过黄河灭掉茅戎(今山西平陆县境)。晋献公也在扫灭四周小国,扩大疆域。他对这位半子跨黄河东进不宁神,于是派戎行灭掉虞、虢两国,掌握了关中通向华夏的咽喉要道崤函区域,卡住了秦国东进的道路。

为了使国度强大,秦穆公四处搜求人才,重用他国来的客卿,“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这些谋臣军人,辅佐穆分,使秦国兵强马壮。

秦国的西进和楚国的北上

秦穆公本欲东进,到华夏获得霸业。但在崤山战中,三将被俘,秦军覆没。晋控扼住东进路,穆公于是向西成长。他用计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中的由余招来作谋士。由余历久生活在戎人中,对他们的情形熟悉,他的建议穆公很正视。秦国凭据由余的规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竖立的国度 12 个(有说 20 个),拓荒领土千余里。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进展他擂鼓持续向戎人攻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称霸西戎”。

鲁文公六年(公元前 621 年),秦穆公死去,用了 177 工资他殉葬,这是自西周以来用人殉葬最多的一次,反映了秦国社会的掉队、野蛮一面。秦国很有本事的子车氏“三良”:奄息、仲行、鍼虎也在殉葬人群之列。如许大量扑灭人才,秦人非常哀悼,作诗《黄鸟》三章来悼念他们,也是对用人殉葬轨制的气愤。

秦穆公身后,人才被用来殉葬扑灭,他的继续者们也都平平无鸿文为。终春秋之世,秦国再没有在其时的政治舞台上有过上乘的表演。

2.楚庄王染指华夏

楚国是南方一大国,经济、军事力量都很强。楚在周初以子男爵位受封,楚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706 年)要求隋国向周王恳求,提拔他的爵位。隋国君向周桓王通报楚人的要求,周桓王禁绝。楚王熊通生气说:我的先祖鬻熊照样你文王的先生哩,成王封我子男地盘,如今戎狄都归服了我,你不提拔,我本身提拔。于是在他即位的第 37 年(公元前704 年)自立为王,身后后人加一谥为武王。这是除周王外,诸侯国称王之始。透露楚要与周王抗衡。

楚国的北上先后受到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位霸主的袭击,一向未能如愿。鲁文公十四年,楚武王的四世孙庄王侣继父穆王即位,楚国在华夏才得以一显身手。

楚庄王上台时,晋文公、秦穆公均已死去。晋国在朝者和国君皆非治世之才,政绩平平。齐国也没有什么作为。楚庄王虽是少年即位,倒是有心计、有作为的一位强人。他即位之初,不大讲话,以观政治动向,有“三年不言”之说。他的先生斗克和令郎燮专政,与令尹子孔、将军潘崇争权。庄王行使庐医生戢黎杀掉斗克、令郎燮,内争才稍平定。

庄王即位初年还遇着两大问题:一是天灾,公民缺粮;二是西北部的戎人络续进逼。庄王决意先解除戎族的威胁。在楚庄王三年(前 611年)秋,起兵伐戎族人中为害最大的庸人。庸人栖身于今湖北竹山县境。楚军缺粮,官兵同吃一般的饭食,急行军达到疆场。楚军凭据庸人轻敌的弱点,先伪装失败,以麻木仇敌。庸人认为楚军不胜一击,不设防。楚大军突袭,一举灭掉庸人。庸人被灭,其他跟着叛楚的部族,又纷纷归顺楚人。

秦国的西进和楚国的北上

楚国内部安宁,戎族归服,庄王于是北上争夺霸主。楚庄王六年(公元前 608 年)攻击陈国、宋国。晋赵盾率军相救,在北林(今郑州市西南)与楚军相遇,楚人生擒了晋医生解杨,晋被迫敏捷退军。次年春,楚国指使郑国攻击宋国,大北宋军。晋国在这年炎天荟萃宋、卫、陈三国戎行预备攻郑,认为宋报仇。楚人闻讯后,将大军开到郑都城城劣等待晋国联军,赵盾率领的四国联军竟不敢前来就退了归去。

楚军两次对晋国占优势,庄王也就把握了晋国的虚实,勇敢北上。楚庄王八年,楚庄王率领楚军攻击地处伊洛区域的陆浑之戎,顺势将大军开进周王室的领土上,列好地势。周定王忙派医生天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却向他探询周王九鼎的巨细轻重。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染指的巨细轻重,用意甚明,是贪图取周而代之。天孙满知庄王的专心,于是就用话去折服他,说:“在德不在鼎”。并驳斥他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定数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①楚庄王听到天孙满的话来得硬,楚其时也无力取周而代之,就退军回国。

3.楚庄王胜晋服宋

郑国在春秋时期,因为它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而春秋时期争夺霸业的斗争,又以晋、楚两国历时最长,斗争最激烈。而郑国的倒向,是晋、楚两国霸业消长的标记,所以郑国夹在中央,受战祸最重,如在公元前 608—前 596 年的 11 年中,晋国 5 次伐郑,楚国 7 次来讨,几乎年年有战祸,有时甚至一年两三次。郑向楚,晋国来问罪;向晋,楚国来加兵。郑国在这种情形下,只有作顺风倒的墙头草,预备着礼品,谁来就同谁媾和友好。

楚庄王十六年,郑国同楚国在辰陵(今河南淮阳县西 60 里)结盟友好,但“郑既受盟于辰陵,又徼事于晋”,向晋国送秋波。楚国对郑国这种两面派的做法不克容忍,次年春天,楚庄王就派大军包抄了郑国都城。郑人苦守了 3 个月,晋国救兵迟迟不到,最后城被攻破,郑国君襄公“肉袒牵羊”向楚国屈膝。楚国和郑国结盟,交流人质,郑国就同心归顺楚国。

到郑国降了楚,签署了盟约,晋国援郑的大军才出动。他们走到黄河岸边,听到郑与楚国媾和的新闻后,中军元帅荀林父和士会等人筹算回军。然则以中军副将先縠为首的一批人,果断分歧意,要同楚军决战。先縠并率领所属军队,不听中军元帅的节制,率军迳自渡过黄河。荀林父是新当上中军元帅不久,没有威望,也没有几多主见,在韩厥的建议下,晋大军急急渡过黄河。

晋军渡河后驻于敖、镐一带(今河南荥阳县北),荀林父派人去与楚媾和休战。所派去的人却都是一些在国内求官不得的“不逞之徒”,他们违抗军令,竟去与楚军挑战,而晋军却没有作交战预备。当两军相遇时,主将荀林父慌了手脚,批示退却,擂响战鼓命令:“先渡河者有赏!”晋军乱作一团,奔向河边抢渡船。先上船的用刀砍抓住船舷争上船的手,砍断的手指掉在船中,能够用手捧。上军主将士会先作了预备,设下伏兵七处,故上军连结不败。这就是晋楚在城濮大战后,第二次大的邲之战。

邲战晋固然失败,郑国也倒向了楚国,宋国却仍不与楚友好而倾向晋国。楚庄王于是在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 595 年)秋天,包抄了宋都城。楚国包抄宋国达 9 个月之久。宋国城休止粮,竟至“易子而食,折骸以爨”。宋人派使者向晋求救,晋满朝文武都否决出兵相救,恐惧与楚邦交战。但却派使者诳骗宋人,说晋国救兵立即就到。宋国人在政治斗争中从来是刻板不天真,不知随时转变,所今后来有人说“郑昭宋聋”,是较得当的评价。宋人死等晋国救兵,掉臂城中公民死活,后来实在对峙不下去,楚国围城士兵却预备在城外建屋作长久筹算。宋人这才害怕,派华元在夜里摸到楚国主将子反的床前,恳求退军结盟。楚退军 30 里,与宋结盟。宋国于是也就服了楚国。

郑国、宋国服了楚国,楚庄王称霸华夏的目的达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