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论语.述而篇》第二十八章—述而不作也许是因为缺少创新

2019-10-20 15:42:56 暂无 阅读:1302 评论:0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作”,有人认为应该是著书之义,然而在春秋时期应该还没有私人著书的风气。朱熹在《论语集注》中的注释是“不知而作,不知其理而妄作也”,是作为的意思,但有学者认为这种注释与句首“盖有”两字无法跟尾,就是说不知其理而妄作为的人是好多的,就不会有“也许有”这种说法了。所以获得遍及认同的见解“作”在此处的意思应该是“立异、创作”,与前文“述而不作”的“作”是同义。

“多闻”是指多去进修前人的嘉言良行;“多见”则是本身亲自得遇事物,是非善恶。故“多闻”与“多见”的区别就是“闻指远,见指近”。这里有一个不同是就多闻是有选择的,选择个中善的进修、践行,而多见则是岂论利害、善恶都要记住,用于后期对照进修。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也许有一种人没有搞懂(圣贤之道)就去创立学说,我没有如许做过。多听,选择个中好的吸取,多看并且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聪明啊!”

多见而识之与本篇第二章中所说的默而识之意义邻近,岂论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照样默而识之,对于事理或者还未真正搞领略,还处于进修的过程中,所以称之为“知之次也”,也就是说比知之者照样要差一些。钱穆师长在《论语新解》对于此问题的注释则更为清楚,“作者之圣,必有立异,为古今人所未及。多闻多见,择善默识,此皆世所已有,人所已知,非有新创,然亦知之次。”能创立学说的圣人,必有其立异,自古以来这种人少之又少。“多闻多见,择善默识”者比“知之者”所差的就是立异。

经由本章的内容再反观孔子“述而不作”的说法,或许孔子不赞许的并不是创作,而是否决在没有搞清楚道之基本时,就去著书立说,将别人的思惟当成本身的立异,这可不光仅是治学的不严谨,而是治学立场的不正直。

《论语.述而篇》第二十八章—述而不作也许是因为缺少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