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二):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2019-11-15 12:34:13 暂无 阅读:1727 评论:0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二):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奸雄的志向:“包藏宇宙”、“吐冲天地”(一)

文/郭英德

壹 · 煮酒论英雄

很多历史上或文学中的人物,如果仅仅从他想要做什么来衡量,而不是从他实际做什么来衡量,那就有可能产生“误读”。我觉得历代对历史人物曹操的理解就有这个偏差,历代阅读《三国志演义》小说里的曹操形象也有这个偏差。

人们先入为主地认定曹操是奸雄,认定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要夺取汉朝天下,是要取代汉献帝来做皇帝,这样的人就是“奸臣”。所以奸雄等于奸臣。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二):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中国古代在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奸臣的时候,标准并不在于他是否大权在握,“挟天子以令诸侯”。真正的奸臣,应该是觊觎王室、谋权夺位、图谋不轨的人。

但我们现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图谋不轨时,首先考虑的是他行为的动机,而不是他的实际行为,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的。

判断曹操是不是奸臣,应该看他做了些什么,而不能仅仅看他想做什么,更不能仅仅看他可能做什么。曹操自己是以英雄自居的,而且他早就看出刘备是英雄,是“人中之龙”。

在小说中,刘备先后两次投奔曹操,都不过是“勉从虎穴暂栖身”的权宜之计,曹操则自始至终以诚相待,恩礼相加,并允许其来去自由。

当刘备在诸侯角逐中尚无立足之地,被吕布打败暂投曹操时,曹操就预见刘备为当今天下之英雄。刘备第一次投曹操时,曹操的谋士力主翦除刘备,以绝后患,当即被曹操断然拒绝。他说:“方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此事不可为。所以曹操待刘备“以上宾之礼”,表荐他为豫州牧(卷四《曹操兴兵击张绣》)。

不久,刘备再次被吕布所困,失城池,散二弟,陷老小,不胜狼狈,又来投奔曹操。曹操一如既往,热诚接待。平定吕布后,又引他觐见献帝,认皇叔,拜左将军,封宜亭侯。这时,一班谋臣无不为曹操担忧,提醒他说,如今皇帝认刘备为皇叔,这等局面恐“无益于主公”。曹操则大度地回答:“玄德与吾结为昆仲,安肯外向耶?”依旧与刘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美食相分,恩若兄弟”(卷四《曹孟德许田射鹿》)。

毛本《三国演义》将曹操的这段话删改为:“彼既认为皇叔,吾以天子之诏令令之,彼愈不敢不服矣。况吾留彼在许都,名虽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旨在揭示曹操“千古奸雄”的内心隐秘,这就是以动机论人物,实在不可取。

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学圃行韬晦之计,就发生在这个时期。“青梅煮酒论英雄”,固然是曹操试探刘备的计谋,但也表现出他对英雄人物的评价和见解。他认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隐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吐冲天地之志,方可为英雄也。”曹操一一否定了那些貌似强大的诸侯,如袁术、袁绍、刘璋、刘表、张绣、张鲁、韩遂等,分析了他们的弱点和特点,认为他们都称不上是英雄;而唯独对当时身处逆境,尚未能施展作为的刘备,视为当今之英雄。他对刘备说:“方今天下,惟使君与操耳。”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二):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煮酒论英雄

明万历十九年书林周曰校刊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

那么,为什么曹操仅仅把刘备作为可以跟他相提并论的英雄?为什么放眼天下的诸侯,曹操只认准了当时毫无实力、在后园种菜、韬光隐晦的刘备?为什么特别看重刘备?这的确值得深思。

要知道只有英雄才能真正地识英雄,这叫“惺惺惜惺惺,英雄识英雄”。曹操自视为英雄,在他看来,英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曹操曰:“胸怀大志,腹隐良谋。”

首先,英雄必须以天下为志。曹操自己就是以天下为志的,他也看出刘备这个人抱有高远的志向——他不会长久屈就于小小的县令,或者屈就于小小的太守,之所以会那么做,都不出于本意,刘备本人抱有更大的志向,那就是要夺取天下。

此外就是“腹隐良谋”,这是曹操出自奸雄的本性对英雄的独特诠释。曹操知道刘备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是一个看不透的人。他尽力想试探刘备,猜透刘备,他觉得别人都能够看透,就是刘备看不透。所以他觉得越看不透的人,越是个谜,对他来说也越有吸引力,所以他会把刘备视为英雄。

当然,曹操说刘备是英雄,也的确有试探的意思。试探时,谁会一笑置之?实际上刘备吓得筷子都掉在了地上,这是瞒不过曹操的。越表现出惊慌失措的举动,越能使曹操坚定地相信刘备这个人真的是“腹隐良谋”,是个英雄。

贰 · 庸君与强臣

从英雄的具体表现来看,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他的志向不是靠着直接称王称帝去夺取天下得以实现的,而是靠着拥戴汉王朝来实现“包藏宇宙”、“吐冲天地”的志向。于是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在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这个历史过程中,一方是曹操,一方是孙权,还有一方就是刘备。在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位领袖人物当中,谁最后当上了皇帝了?谁没当上皇帝呢?答案很简单,刘备和孙权都当上了皇帝,而曹操却自始至终未当皇帝,他是在曹丕称帝后被追认为魏武帝的。

还有一个问题:曹操自始至终未当皇帝,但是历代人们一直斥责曹操是奸臣,却没有人把刘备和孙权称为奸臣,这是为什么?

我们看到,三国争霸,最后由以曹魏为代表的这一方统一了天下,这是一个事实;第二个事实,曹丕统一天下,首先称帝,他是曹操的儿子,儿子称了帝,跟爹有关系,爹得负责。曹操平生未称帝,却在生前死后一直被人们称为奸臣,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两个角度要特别注意。

第一个角度,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庸君和强臣之间的矛盾。

翦伯赞在论历史人物曹操的时候,有一段话说得很有道理。他说:对曹操,“是不会有一个封建皇帝会喜欢他的,只要提起曹操,皇帝们就会感到自己的皇冠有滚到地下的危险。”(《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见《曹操论集》)

皇位不稳,这是一种感觉。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这个感觉,有这种感觉的只是庸君。如果是一个明君,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是一个明君的话,会觉得反正我是皇帝,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大不过我,我的地位比你高,本事就比你强。但是如果是一个庸君的话,他随时会有这个感觉,犹如芒刺在背。

对于腐朽的东汉王朝和无能的献帝,曹操最终都没有取而代之,这并非出于道德的信守和纲常的维护。他的确有僭越之心,起初因为畏惧而有所收敛。曹操诛杀吕布以后,谋士程昱劝他说:“今吕布已灭,天下震动,可行王霸之机乎?”曹操回答说:“不可。朝廷股肱尚多,未宜轻举。”(卷四《曹孟德许田射鹿》)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二):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曹孟德许田射鹿

所以小说里写“许田射鹿”,这是曹操的一次觊觎皇位的试探性举动。这种“欺君罔上”,“专权弄国,擅作威福”的行为,的确超越了君臣的名分,充分体现出曹操日益膨胀的权势欲。所以群臣对他敢怒而不敢言。

这件事对汉献帝来说确实是莫大的屈辱,他只能把这种屈辱深深地藏在心底,跟别人不能哭诉,只好回家跟老婆伏皇后哭诉。他说,曹操“奸计多端,专权弄国,分毫不由朕躬。殿上见之,有若芒刺。今在围场上,自迎呼噪,早晚图谋,必夺天下。欲至临期,吾夫妇未知死于何处也!”

这时候皇后的父亲伏完建议,让献帝写一份密诏,让皇后缝在玉带里头,赐给国舅董承一件锦袍,加上这条玉带,让他把密诏带出去,好召集天下义士来讨伐曹操。董承果然来了,接受了这个锦袍玉带。但是皇帝当面不能明说,怕被底下太监传出去。曹操很狡猾,董承穿着锦袍玉带一出宫,就见到曹操。曹操让他把袍子脱下来,他要试着穿穿,看这个锦袍穿起来好看不好看。然后东照照、西照照,看里头到底是否藏有东西。幸亏没看出名堂来。董承感觉到这锦袍玉带里有东西,但回家后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后来火苗掉下来,把玉袋烧着了,才看到里面藏有密诏。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二):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董承密受衣带诏

密诏让董承组织一帮人马来讨伐董卓,于是董承陆陆续续地召集了一帮人。但是董承实在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事情一拖长,最后败露了。

这一事件的结果,是曹操杀戮七百多人,并捕杀董承的女儿董贵妃。后来事件进一步扩大化,曹操又借故杀死伏皇后,并诛杀伏完、穆顺等宗族二百余口。这是曹操直接威胁皇室的最扎眼的两次举动,是他所有的罪行里罪大恶极的两条罪状,后代的历史学家和小说读者对此都切齿痛恨。

所以明代文人徐渭写《四声猿》杂剧,让祢衡痛骂曹操,必须把这两件事写进去,让祢衡一并痛骂。既然能威胁到皇帝的妻子、皇帝的妃子,那么肯定也就威胁到皇帝,这就是作为臣子最大的不忠。

献帝的“衣带诏”写道:“近者权臣操贼,出自阁门,滥叨辅佐之阶,实有欺罔之罪。连结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皆非朕意。”(卷四《董承密受衣带诏》)献帝说,曹操的所作所为都不是我的意思,他是自作主张,把我架空了。从他的话里可见,献帝为了夺回已经失去的权力,所以要国舅董承等人“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

如果撇开君臣的关系不论,撇开忠不忠这种道德准则不论,曹操与献帝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无硝烟的战争。汉献帝觉得我应该有权,但是我被架空了,没有权了;曹操也觉得我应该有权,我不能放权。后来曹操在杀伏皇后时说:“吾以诚心治天下,汝等反欲害我耶?我不杀汝,汝必杀我。”(卷十四《曹操杖杀伏皇后》)

既然如此,应该讨论的就不是谁忠谁奸的问题,而是汉献帝应不应该有权。从汉献帝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九岁当皇帝,没有本事,没有功勋,仅仅因为享有继承权就当上了皇帝,他应该有权吗?如果客观地看,我们可以说汉献帝不应该有权。真正的权应该掌握在那些懂得用权、也可以用好权的人手上,而不是掌握在那些天生就赋予权力的人手上。应该确认的是谁能用好权,谁就应该有权,而不是谁天生就有权力。所以,谁应该有权,这是可以选择的,应该由贤者来掌权。“天下者,非一姓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这是汉末人的共识。汉献帝何德何能,为什么天下就应该是他的天下?

可见,曹操与献帝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是君臣之间因权利分布不均而引起的争权夺利。在这场君臣争权夺利的战争中,臣属于弱势,他只能靠强权、靠拳头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不能够靠道德的支持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因为在道德方面他必须完全听命于皇帝,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叫他死他必须得死,皇帝叫他放权他当然必须放权,皇帝让他回家归隐山林他也必须归隐。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二):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二):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汉献帝与曹操

但是曹操不这么做,他已经掌握了权力,他还必须巩固住这个权力。李贽说得很明白,他说:“夫天下强国之臣,能强人之国而终身不谋自强,而甘岌岌以死者,固少也。”(《续焚书·强臣论》)

能够帮助国君建立一个强大国家的臣,他的地位终究还是臣,那他应该怎么做呢?就是要“谋自强”。如果不“谋自强”,而甘心于处在岌岌可危的境地,随时有被人杀掉的危险。西汉初年的韩信吃的就是这个亏,所以他强臣没做到头,被刘邦除掉了。

李贽又说:“英君多能臣而庸君多强臣也,故言强臣而必先之以庸君也。”“使老瞒不遭汉献,岂少一匡之勋欤?设遇龙颜,则三杰矣。”(《续焚书·强臣论》)

曹操之所以是强臣,在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因为汉献帝是庸君。当时人们评价曹操,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治世、乱世,皇帝有直接的责任。因为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应该负责,所谓“罪不在天下,罪在朕躬”。天下大乱,应该罪在皇帝。皇帝是第一责任人、第一法人,就应该负全责。皇帝自己不负责,让别人负责,让别人为他巩固天下,他反而觉得别人的势力强,非把他剿灭不可,这是没有道理的,是不公平的。

反过来看,“英君多能臣”。如果是英君的话,他能够驾驭这些臣子来建立一个安定团结的社稷国家。正因为汉献帝无能,才有曹操的专权。假如辅佐的是像刘邦那样的创业之主,曹操当然便是汉初萧何、张良、曹参那样的辅国能臣。

虽然曹操和汉献帝之间是一种权利之争,但是它并没有导致曹操篡夺皇位,反而使曹操让献帝将自己的女儿曹贵人册立为正宫皇后,把自己和皇家的命运绑在了一起。有史以来,任何见识超前、才智过人的宰相,都难以得到平庸皇帝的充分信赖。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尚且不免遭到刘禅的疑忌,细行不修的曹操,又怎能见容于献帝?

曹操一生,“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卷十《曹孟德横槊赋诗》),他的功绩愈大,权势愈重,王霸之志愈显,献帝的疑忌就愈深。

但是,曹操的权势尽管不断扩大,但一不危及百姓衣食,二不阻碍社会进步,损伤的主要是奄奄待毙的刘汉末代王朝的体面。

所以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看他实际上做了什么,才能恰如其分。从曹操的实际行为来看,他并没有篡权夺位,还够不上“篡国奸臣”的份儿。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京师文会】)

作者简介

郭英德老师讲《三国演义》(十二):古今奸雄第一奇人——说曹操

郭英德

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在戏曲小说、散文史、古典文献、学术史等方面卓有建树。著有《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读三国 说英雄》等。

文章原创丨版权所有丨转发请注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