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天子耳目,震慑百官”,谈谈唐朝弹劾制度的兴衰史

2019-11-15 15:33:18 暂无 阅读:643 评论:0

文:文史大学堂(欢迎关注转载,谢绝抄袭)

盛世大唐堪称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其不仅在饮食、服饰、艺术等方面对后代影响深远,在政治体制方面也一直是后世历朝历代的楷模。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朝的弹劾制度,它不仅承接总结了秦汉以来监察制度的精华,也为后世监察制度提供了模板。一、唐朝贵族阶层对抗科举制的手段直接腐化了整个唐朝的官场风气,弹劾制度就是为了改变这种风气而设立的

监察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最早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御史官一职就已经具有了一部分监察的职责。但监察制度真正登堂入室还是在秦汉之际。

秦汉时期,国家政治体系大概可以概括为“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御史大夫就专门执掌监察,充当天子耳目,负责震慑百官。

秦汉之后,虽然监察制度也一直存在,但监察机构的地位和权力却一再降低,到达隋唐之际,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竟然只有三品的位阶,与秦汉时期的三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天子耳目,震慑百官”,谈谈唐朝弹劾制度的兴衰史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不过与前代相比,唐朝的监察制度却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弹劾制度。弹劾制度可谓是监察制度的灵魂,只有充分享有弹劾权,检察官员才能对相关人员予以打击,维护国家法度。

唐朝弹劾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监督百官,整顿风气。自唐朝沿用隋朝的科举制后,大量开国元勋,王侯将相都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那就是后继无人。

科举制旨在以才选官,根本不看血统出生。在这个制度之下,无论是高门大户还是寒门贫家几乎都处于同一起跑线。

但天底下那么多渴望出头的寒门学子,论才智、论学识都不输贵族子弟,而且他们比贵族子弟更加刻苦、更加努力,在这种情况下,贵族子弟又怎么可能比得过寒门子弟呢?

于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后代能够稳定传承下去,大量高官贵族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行贿的方式为自己的后代争取一线生机。

“天子耳目,震慑百官”,谈谈唐朝弹劾制度的兴衰史

科举现场

而且,与普通的行贿不同,这种行贿带有一定的强迫性质。如果主考官肯受贿,那自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如果主考官不肯受贿,那就意味着他在拒绝整个上层贵族,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就会受到各方各面的压力,最后甚至会连官位都丢了。

正是在这样恶劣的局势下,科举舞弊即便是在盛唐时期依旧屡禁不止,连大诗人白居易都曾专门写诗讽刺:“初应进士时,朝中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张空拳于战文之场,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落众耳。”

严重的科举舞弊风气,不仅造成了国家人才系统的老化,也带动了官场腐败风气的蔓延,严重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于是在唐朝皇帝的授意下,弹劾制度应运而生的。二、安史之乱以前是唐朝弹劾制度的巅峰,这个时候,哪怕八品的监察御史也可以直接弹劾当朝宰相

虽然弹劾制度主要是用于整顿朝堂风气的,但事实上,它还有另一种作用,制约宰相。

唐朝的相权一直都非常大,这是因为宰相不仅可以主持决定国家大事的政事堂议政会议,而且执掌政事印。这两项事务可不简单,前者可以召集三省长官,事实上决定国家行政走向。后者可以决定皇帝诏令的效力,对皇权形成巨大阻碍。

正是因为如此,唐朝皇帝对宰相这个存在一直都心怀戒备。光是唐朝前期,就对宰相制度作出了三次巨大的调整,而且一直适用群相制,以求能分权制衡。但可惜这些决策都无法触及相权的核心,所以虽然对相权有所压制,但总体来说无伤大雅。

所以,唐朝皇帝才在弹劾制度上动了心思,希望能借此压制长盛不衰的相权。

既然弹劾制度是专门为了对抗类似宰相这样的贵族高官而生的,那自然要给予其足够的权力。而这就是唐朝弹劾制度最大的特点,以下抗上。

“天子耳目,震慑百官”,谈谈唐朝弹劾制度的兴衰史

御史台精舍碑

唐朝执掌弹劾制度的机构名叫御史台,御史台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御史大夫,官阶从三品,其下还有大量仅八品的监察御史。在亲王参政,国公盈朝的唐代,这真的不算什么大官。但就是这么一群小官却能直接弹劾当朝宰相,甚至好多次都成功了。

有唐一代发生的15起弹劾宰相的案例中,有一半就是八品的监察御史发起,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其中大部分都成功了,乃至于像褚遂良这样的托孤辅臣最终都要折戟与小小的八品监察御史之手。

“天子耳目,震慑百官”,谈谈唐朝弹劾制度的兴衰史

褚遂良

这样的功绩完全证明了这种制度的可取性,但事实上,这项制度的设计大有深意。

科举舞弊的经久不衰其实已经证明了高官容易被同化的道理,那么作为同样要和高官打交道的御史台,自然也有被同化的隐患。唐朝皇帝设计弹劾制度之初想必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御史台的位阶并不高。

但即便是这样,唐朝皇帝还是不放心,于是才给了八品监察御史弹劾高官的权力。

这样一是进一步拉开位阶差,让他们完全无法接触到高官的世界,防止他们被腐化。二来八品的监察御史大多是刚刚进入仕途的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且无穷无尽,正好用来攀咬高官,高官们虽然能对付一个两个小御史,但绝对对付不了无穷无尽的御史大潮。

值得一提的是,御史台对付朝廷高官的“以下抗上”权力,同样用于自己人。武则天时期的御史大夫李承嘉曾经试图以威吓的方式让监察御史们不敢弹劾自己,但却被八品监察御史萧至忠当众反驳。由此可见,御史台内部也处于一种“互相攀咬”的状态。

虽说这种不受约束的弹劾权也有诸多弊端,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它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整顿了朝堂风气,使得唐朝前期,整个唐帝国一直处于一种上升态势。三、唐中期以后,弹劾制度受到宦官、藩镇等多方势力的影响,渐渐疲软,但其制度理念却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监察制度

唐朝前期,由于别出心裁的制度设计和皇帝的支持,监察御史可谓顺风顺水,笑傲朝堂。只可惜,花无百日红。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终结了盛唐的辉煌,更把平布青云的监察御史直接打落云端。

历史上对安史之乱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那就是这场叛乱绝对不是安禄山一个人心血来潮的作品。他的爆发拥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

“天子耳目,震慑百官”,谈谈唐朝弹劾制度的兴衰史

安史之乱

唐朝建立初期,国家军制主要是府兵制,但随着唐朝初期的不断对外扩张,底层士兵数量锐减,而中央下发的津贴抚恤又迟迟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士兵的积极性,唐朝军队战力大减。

贞观后期,李世民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出于稳定政局的考虑,他没有在军制上动手脚,而是将国家的战略态势由进攻转为防守,以缓解底层压力。

这个举措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到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国家实力得到恢复,甚至有余力再次对周边国家发动进攻,著名的..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唐高宗灭掉的。

但是,武则天死后,即位的唐中宗软弱无能,导致朝廷中枢叛乱不断,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政局才稍微稳定。

然而,经历了连番政变的大唐早已疲惫不堪,李隆基登基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立刻着手变革,整顿吏治,恢复生产,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制度。这其中就包括设立节度使制度,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可以往军队中注入新鲜血液,确实在开元年间大大提高了唐朝军队的战斗力。但是,这个制度却让底层士兵极度依赖节度使,让节度使的权威直接盖过了皇帝,为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不过,彼时的节度使虽有军权,但并无足够的财政权,所以威胁比较小。但安史之乱的爆发却直接打破了这最后的防线。

叛乱初期,安史叛军战斗力十分强悍,久疏战阵的中央军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所以镇压叛军的主力一直是各镇节度使。但随着各镇节度使地位的水涨船高,他们的心态也就不同了,开始学会和朝廷讨价还价,要钱要权。

“天子耳目,震慑百官”,谈谈唐朝弹劾制度的兴衰史

节度使

一开始,朝廷中枢抱着秋后算账的心态同意了这些要求。但是,安史之乱平定后,中央也元气大伤,根本无法强令各镇节度使还权还钱。久而久之,这些放出去的权力就一直滞留在各镇节度使手中,不仅成为了他们的养分,更为他们影响中央提供了途径。

所以,唐朝自安史之乱后,中枢政局一直都受各镇节度使和掌权太监影响,别说是监察御史,连皇帝都要看他们的脸色。

虽然唐朝后期弹劾制度受到节度使,掌权太监等各方各面势力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其还是发挥着积极作用的。而且,唐朝灭亡之后,弹劾制度一直都保留了下来,后来的历朝历代还在其基础上继续改善,弹劾制度就这样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新唐书》

《旧唐书》

《唐律疏议》

《资治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