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他的祖坟被挖出来2次,他却不严惩罪犯,反而还向罪犯们磕头赔罪

2019-11-17 18:47:26 暂无 阅读:594 评论:0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帝为了收复..,颁行了迁界禁海令。但这里我们要说明的一点是,所谓的“迁界禁海”,实际上是“禁海令”和“迁海令”的合称;此外,这也并非是康熙朝才有的政策,其实早在顺治十二年(1659年)的时候,“禁海令”就已经出现了。

当时,郑成功以金门、厦门等岛屿为基地来抗击清军,经常率领大军进攻东南沿海的府县;那个时候,清军虽然很强大,但都以陆军为主,水军还是很弱,所以面对郑成功的频繁袭扰,清军也无可奈何。就在这个时候,清廷就有人提出,郑成功的水师虽然很强大,但是他们的粮食物资均来自内地,所以只要将其粮食补给断绝,那么便能够战胜他们。于是清廷便于当年6月下令:“严禁沿海省份,不许片帆入海,违者置重典”。而这,便是最初的“禁海令”。

他的祖坟被挖出来2次,他却不严惩罪犯,反而还向罪犯们磕头赔罪

康熙——剧照

其实总的来看,禁海令的核心还是禁止百姓出海。不过后来事实证明,清朝的这一做法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直到康熙朝的时候,才正式开始着手于..的收复。

康熙时期收复..的办法,也同样是实行迁界禁海,只不过是形式上有了些许变化而已。迁界禁海的具体做法,是沿界挖出2丈多深、2丈多宽的壕沟,并在临近壕沟处建造起4尺多厚、8尺多高的城墙,并在每5里处设立一个炮台、2个烟墩,并在每30里处屯兵,就像是秦朝时期抗击匈奴所修筑的长城一样。

他的祖坟被挖出来2次,他却不严惩罪犯,反而还向罪犯们磕头赔罪

姚启圣——剧照

此外,该令的一个重点就是“迁界”,为何说它是重点呢?因为迁界的范围多少严重影响到沿海居民的生产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远离自己的家乡,离开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中国人向来都有乡土情结,所以离开故土,难免会忧伤,再者来说,..所住居民,有很多都是从大陆过去的。而关于迁界的具体范围,时任福建总督姚启圣就曾说:“在当日原因福建海贼猖獗而议迁界,又因贼势蔓 延止迁福建一省之界不足困贼,故并迁及广东、浙江、江南、山东、北直五省之界,是迁五省之 界者其祸实始于福建之郑贼也。”

所以由此可见,当时清朝所推行的迁界禁海的地区已经包括了今天的辽宁、河北、天津、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九省一市,其范围之广,涉及了全国所有的海岸线。虽然当时诏令规定 的是距海30里就可以了,但是实际在实行起来的时候,却有50多里,有些甚至高达二三百里。

他的祖坟被挖出来2次,他却不严惩罪犯,反而还向罪犯们磕头赔罪

姚启圣——剧照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时任福建总督姚启圣的祖坟被当地的百姓挖出来两次,而对于那些肆意毁坏自己祖先陵墓的“罪犯”,大权在握的姚启圣也只能默默地将祖先尸骨焚化,将骨灰撒进大海,并对着乡亲们跪下磕头赔罪。虽然姚启圣只是皇帝命令的执行者之一,但是他毕竟“赶走”了沿海的上万余户居民,让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到他乡谋生。

所以其实姚启圣此举也是合乎常理的,姚启圣推行的迁界禁海令,将这些沿海的居民从自己熟悉的这片土地离开,百姓们对他仇恨也是自然的。既然不能找姚启圣本人撒气,那就只能将罪过推到他家的祖坟上面去。

直到公元1683年,清军平定..,延续了二十三年的迁界令才得废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