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一个忠臣,竟然拥立了一个昏君,导致自己的后人遭到清算

2019-12-05 09:44:18 暂无 阅读:1596 评论:0

南方豪强楚庄王---赵氏治晋(1)

我们继续讲晋国。

公元前622年,晋国一批老臣子先后去世,包括六卿中的中军主将先且居、中军佐将赵衰、上军主将栾枝、上军佐将胥臣。政治中枢一下损失了四位大臣,是晋襄公始料未及的。晋襄公必须迅速补充内阁成员,以便让国家治理维持稳定。

晋武公诛灭公族后,晋国公族的实力一向薄弱,反而卿士的势力膨胀,争权夺利现象一直存在,晋文公时代,国君比较强势,矛盾一直被掩盖,但也时不时暴露出来,晋文公扩军其中一个目的是平衡诸卿势力,使矛盾不至于公开化。

但到了晋襄公时代,由于缺乏晋文公一样的威望,特别老臣们死后,留下的位置和利益空间,便成为大家追逐的目标。在利益驱使下,晋国公卿分成了两大政治集团,一方以箕郑父等在晋献公、晋惠公时代就已经发迹的家族为代表的老臣派,一方以赵盾(赵衰之子)等晋文公老臣之后的新人派。

一个忠臣,竟然拥立了一个昏君,导致自己的后人遭到清算

晋襄公

一番明争暗斗之后,新人派大胜,狐射姑为中军主将,赵盾为中军将佐,先克为上军主将将,箕郑父为将佐,先蔑带领下军、荀林父辅佐他。中军佐赵盾还担任其父赵衰留下的执政大夫一职。

这一安排为后来晋国内乱埋下了祸根。

又过了一年,晋襄公也去世了,此时,太子姬夷皋年纪还很小。晋国在选择国君上又有了一番波折。

赵盾主张拥立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此时公子雍还在秦国。赵盾的理由有四条:公子雍年长而且乐于行善,跟秦国的关系友好,晋文公很喜欢他。赵盾说:“拥立善良的人,国家会稳固;侍奉年长的人,国家就会和顺;拥戴先君喜欢的人就是孝顺;结交旧日的友邦,国家就会安定。具备了这四项德行的人,就可让祸患得到缓和。”

贾季表示不同意,认为应该拥立公子雍的弟弟公子乐。公子乐此时正在陈国。贾季说:“辰嬴受到两位国君的宠爱(辰嬴就是怀嬴,先后嫁给晋怀公和晋文公),拥立他,国家肯定稳定。”

赵盾反驳说:“辰嬴地位低贱,她的儿子能有什么威信?辰嬴受到两位国君的宠爱,这是淫乱。公子乐不去投奔大国,反而去了陈国这样的偏远小国,是孤立。立公子乐,国家难以稳定。”坚决不同意。总体来看,赵盾的分析更符合实际,贾季是有私心的。

一个忠臣,竟然拥立了一个昏君,导致自己的后人遭到清算

赵盾

赵盾派先蔑和士会到秦国迎接公子雍,贾季也派人到陈国去迎接公子乐,结果赵盾派人在郫地将公子乐杀死。就在这一年,贾季因为旧怨,竟然派人将老臣阳处父杀死,赵盾对其很不满,就借机剥夺了贾季的官位,贾季在晋国孤立无援,就跑到翟狄去了。

秦国因为之前晋文公回国时郤芮等人谋反的教训,就加派甲兵护卫公子雍。结果公子雍行走到半路,晋国内部又起了变化。

姬夷皋的母亲,也就是晋襄公的夫人穆嬴听说赵盾等人要废掉太子迎立公子雍,就抱着太子在朝堂上啼哭,说:“先君有什么罪,太子又有什么罪,他可是合法的继承人啊!舍弃嫡子不要,反而要到国外去寻找国君,你们准备怎么处置这个孩子?”穆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制度不遵守还遵守什么呢?只不过赵盾出自公心,穆嬴恐怕出自私心吧?

一个忠臣,竟然拥立了一个昏君,导致自己的后人遭到清算

穆嬴

穆嬴又抱着孩子跑到赵盾家里,对着赵盾下跪叩头,声泪俱下,说道:“先君襄公曾经抱着太子,向您托付,说:‘太子如果成材,我将拜领您的赐予;如果不成材,我将怨恨您。’先君才刚刚去世,赵大夫就忘记了先君的嘱托了吗?”

赵盾和诸位大夫不胜其烦,又害怕穆嬴会杀害自己,就背弃先前的想法,改立太子夷皋为国君,史称“晋灵公”。没想到,这主意一改,竟给晋国带来一个暴君。赵盾首施两端,这一招玩得可真是没原则,比不上父亲赵衰。

一个忠臣,竟然拥立了一个昏君,导致自己的后人遭到清算

晋灵公

这边立了新君,秦国护送的公子雍就不能回晋国了。晋国就发兵阻止秦国护送的军队。赵盾亲自率领军队,在令狐将秦军打败,一直追到郀首。先蔑和士会只得逃到秦国。公子雍空做了一场国君梦,最后连性命都丢掉了,他又有何罪呢?权力斗争的反复无常,总将无辜的人牵连在内。这一年是公元前620年。

同一年八月,因为晋灵公继位,宋、齐、卫、郑、许、曹国等国君前来拜会,由赵盾代表晋国,与上述诸侯国在扈地结盟。这也是第一次由公卿主持诸侯会盟。东周以来,礼崩乐坏,由最初“礼乐征伐皆出自天子”,到“礼乐征伐出自诸侯”,进一步下沉到“礼乐征伐出自公卿”,意味了周王朝分封制快走到了尽头。

新君是立了,但晋国和秦国修复关系的机会也没了,晋秦此后正式反目,历史上再无“晋秦之好”。

【本文作者读史清源授权维权骑士士值品牌馆】分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