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浅谈:康熙大帝

2019-12-06 09:43:12 暂无 阅读:1977 评论:0

引言

有清一代的“康雍乾”盛世,是从康熙这里开始的。爱新觉罗·玄烨,是“康乾盛世”的第一代帝王,他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小时候玄烨生过天花,但却反而因祸得福,天花痊愈后,他成了顺治的“宠儿”,在征询孝庄皇太后,和顺治非常敬重的一位西方传教士——汤若望的意见下,顺治在弥留之际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立了年纪尚小的玄烨为皇太子。

浅谈:康熙大帝

(康熙小时候剧照)

康熙冲龄(8岁)继位,由顺治帝生前指定的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共同佐理政务。14岁亲政,仅隔了两年之后康熙就凭着自己的“谋略”和勇气,除掉了自己的心腹大患——鳌拜!搬掉鳌拜这块绊脚石后,康熙才算真正的开始了他主政时期,在他一生执政的61年时间里,先后除鳌拜、平三藩、收..、安..、抗沙俄、治黄河、行科举、轻赋税等等功绩,无一不都体现了他的“经文纬武”,但这些“辉煌业绩”的背后,何尝又不是康熙孜孜不倦、默默耕耘的结果了?冲龄继位,少年智擒鳌拜,颇有一代帝王风范

小玄烨生天花而因祸得福,继承了皇位,这或许和他父亲顺治的经历是分不开的。1661年,时年才24岁的福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染上了天花,不久后便一命呜呼。正是因为康熙已经出过了天花,才让顺治在临终之前最终下定决心,立身为皇三子的玄烨为皇太子。

浅谈:康熙大帝

(顺治)

8岁的玄烨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但他只是一个孩子,根本还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只能依靠自己的祖母孝庄太后和四大辅臣共同佐政。在四大辅臣中,以索尼最为年老,也是一位对国家最为忠心不二的老臣,而反观鳌拜却是一个专横跋扈、野心勃勃的家伙,遏必隆虽也身为四大辅臣之一,但却和鳌拜是一条战线上的,始终追随鳌拜,两人可谓是一唱一和。不过好在苏克萨哈很是看不惯鳌拜的作为,两人处处争锋相对,遏制了鳌拜势力的扩张。

鳌拜在朝中的独断专横,招来了小皇帝康熙和孝庄太后的极大不满,为了除掉这一政治隐患,最好的办法就是康熙早日亲政,掌握朝中大权。康熙六年(1667年),在索尼为首的纵多大臣奏请之下,希望康熙尽快早日亲政,并在取得了孝庄太后的支持后,康熙于当年七月初七日,正式举行亲政大典,主治朝政。

浅谈:康熙大帝

(鳌拜剧照)

康熙自小就在鳌拜的“陪伴”之下成长起来,虽已亲政,但康熙自己心里很是清楚,鳌拜在朝中的权势仍不可小觑,他在朝中培养的党羽和安插的眼线,无不时刻的在监视着自己。况且亲政后不久,老臣索尼便年老去世了,使他失去了一位可靠的亲信,康熙想要掰倒鳌拜,不得不深思熟虑,作长久之计。为了不打草惊蛇,康熙并没有贸然的采取行动,而是选择了以“麻痹”的方式,整天在宫中游玩,让鳌拜掉以轻心、不以为意,误导鳌拜的直觉。

康熙是怎样智擒鳌拜的了?《清史稿》记载:“戊申,诏逮辅臣鳌拜,交廷鞫。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待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鳌拜入见,即令待卫等掊而絷之。于是有善者为扑击宫之制,以近臣领之。庚申,王大臣这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

为了“忽悠”鳌拜,康熙整日在宫中和自己一群同龄的少年,玩一种名叫“库布戏”的摔跤游戏。鳌拜在上朝时,看见已经亲政的康熙还是整日的无所事事,和一群少年一同玩物丧志,因此对康熙的防备也就逐渐减低。可令鳌拜没想到的是,这群在他眼里“玩物丧志”的少年,正是将来擒拿他的主要人物。

浅谈:康熙大帝

1669年,在经历过“严格训练”的这群少年,已经是身强力壮,武功到位。康熙见此,认为擒拿鳌拜的时刻已经成熟,便下定决心采取行动。一向专权跋扈的鳌拜,在上朝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这样被康熙训练的这群少年给“擒拿”了。鳌拜被擒之后,朝中纵多的大臣也都不再顾虑,纷纷起诉鳌拜的罪行,请求将鳌拜就地正法!

但16岁的康熙,这时已经初显了他治理天下的智慧,在对待如何处理鳌拜的问题上,康熙并没有听从朝中臣子“就地正法”的建议,而是选择了“网开一面”,念及鳌拜之前对大清入主中原,曾立下过汗马功劳,并且在他临政初期,也给稳定朝政,保证朝中权力的平稳过渡做出了贡献,对于国家、于社稷有功。因此康熙只是将鳌拜革职拿问,终身监禁起来直至他病死于狱中。

浅谈:康熙大帝

(鳌拜)

康熙主政后干的第一件大事“智擒鳌拜”,体现了他作为帝王应有的机智、冷静、敢作敢为的帝王风范;在除鳌拜的过程中,康熙能见机行事、临危不乱是让人值得赞赏的,这种赞赏主要体现在: 一来在除鳌拜之时,使鳌拜集团没有发起动乱,威胁中央安全;二来使朝中大臣见识了康熙的“宽厚、仁慈”之心,进一步拉拢了人心、让朝臣效忠于自己。三来在处理鳌拜党羽的问题上,康熙则是下令逮捕惩办,依据国家法律,照法规行事,体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公正作风。一步步解除内忧外患,“文治武功”双管齐下,巩固大清王朝成绩显著

康熙于14岁亲政,亲政之时,虽然国内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乱子,但着时却存在着不少的安全隐患。占据..的郑氏政权,仍然不肯归服于自己,以己为敌; 三藩势力在西南地区逐渐坐大,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国家经过常年作战,民生凋敝、人口锐减,经济建设困难重重; 满汉民族矛盾由来已久,..反满,成了国内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沙皇俄国插手于东北和西北地区,并建立起了军事据点,对清王朝的边疆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由此可见,康熙接手的是一个面临重重危机、安全隐患很严重的摊子。

那康熙是怎样一步步解除内忧外患的了?

一、平定三藩

“三藩”势力逐渐不受朝廷控制,让康熙意识到必须要撤掉三藩,才能保证西南地区的安定。1673年,康熙借尚可喜回乡养老之机,趁机命令尚可喜把所有的兵丁带回故乡,并撤销了他在广东的“藩领”。有了“前车之鉴”,康熙接着下令撤销另外两藩,这可是从根本上动摇了“三藩”的地方统治,让三藩与朝廷的冲突已经无法避免,三藩的叛乱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浅谈:康熙大帝

(康熙帝剧照)

1673年,吴三桂率先起兵反清,打着光复明朝的幌子,率军亲征反抗大清王朝。接之而来吴三桂纵多的党羽也跟着纷纷响应,尚之信、耿继茂也与之作为接应,一时间三藩之乱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三藩动乱前期更是占据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少年天子的康熙在危急时刻能持心坚定、气静不慌,有一种“临大事、有静气”的气魄,这场历时八年的叛乱终于在平定云南后,彻底的赢得了胜利。

康熙在“平三藩”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刚毅、果断、机智、临危不乱的品质,证明了这位年仅20岁的皇帝,已经能在大事大非中起到关键作用,平定三藩无疑为他后来进一步解除内忧外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收复..《清史稿》记载:“二十年,锦死,子克塽幼,诸将刘国轩、冯锡范用事。内阁学士李光地奏.. 可取状,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谕相机进取。”

早在明朝时期,荷兰就入侵了我国..,并长期占据于此,后来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成功的收复了..。但郑成功对满清王朝却是不认可的,康熙多次下令招降郑成功降清,都没起到任何作用。平定三藩之后,康熙便着手准备收复..,在1683年,康熙见..内部内讧不断,郑克塽年幼即位,政局不稳之机,派师琅担任福建水师提督,率领清军打败了郑氏集团,成功收复了..,并在..设府,隶属于福建省的管辖之下。

浅谈:康熙大帝

康熙把我国宝岛..,重新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这一历史功绩是值得后人敬仰的。..的回归,更是可以直接证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想要对..有“非分之想”,那都是无稽之谈、自找苦吃,于情于理都是站不住脚跟的。

三、抗击沙俄,维护大清边疆安定

满清入主中原后,沙俄政府趁机侵入我国东北地区,占领了雅克萨、尼布楚等重镇,这给东北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沙俄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绝对是大清所不能容忍的。为了抵御沙俄,康熙在统一..之后,又开始着手准备收复被沙俄强占的东北城市,康熙两次派军出兵雅克萨,最后打跑了沙俄,收复了雅克萨城,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护了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宁。

浅谈:康熙大帝

康熙在对抗外敌、收复国家领土的态度上,是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虽然把尼布楚等地割让给了俄国,但也换来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沙俄的侵略野心遭到了重创。康熙在反抗沙俄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是态度鲜明、功不可没的!

四、恢复经济生产,改革赋税

康熙年间在土地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圈地”,这是鳌拜辅政时期留下的“毒瘤”,在清除鳌拜后,康熙再次下令永远停止圈地的命令,将圈地的土地归还给农民,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康熙采取的“民生”政策,是在国家治理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举措,一方面停止圈地既解决了农民无地的“窘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税收,缓解了国家财政困难的局面。

浅谈:康熙大帝

改革赋税又是康熙的一大成功举措,“摊丁入亩”的征税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赋役不均的局面,致使康熙年间出现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盛世。康熙在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启了“康雍乾”盛世的开端。人非圣贤,康熙也有过失

康熙在位于17、18世纪之交,此时是西方大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已经初步发展,而面对从西方前来“交流”的学者、人士,康熙虽然乐于接受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但这却只是出于他个人的兴趣爱好,他在深受传统儒教的熏陶下,没能把西方这些先进科学技术、哲学理论、文学政治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进而用来治理天下,相反他却继续追求着封建专制主义,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并且这一闭还不是几年、几十年,而是一个多世纪,虽然闭关关来了所谓的“康乾盛世”,但却窒息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致使东方这条睡狮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之中,不能自拔!总结《清史稿·圣祖本纪》评价康熙帝说:“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日守成,实同开创焉。”

康熙在位的61年时间里,是很不平凡的61年。自幼失去父母的康熙,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爱,他是在祖母的呵护下,逐渐成长起来,祖母的培育,让年少的康熙养成了刚毅的性格; 在“智擒鳌拜”的过程中,锻炼了他独立坚强的个性; 年少孜孜不倦的学习,让后来他在主政期间,养成了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

浅谈: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康熙因得天花而坐上皇帝宝座,8岁即位,14岁亲政、16岁除掉鳌拜,在之后治理国家的道路上,他更是有所作为,先后剿灭三藩、收复..、平定准噶尔、安抚..、抗击沙俄、整顿吏治、修治黄河、注重生产发展等等功绩,都与他个人的“文治武功”是分不开的,他亲手开创了“康雍乾”盛世的先河,勾勒出了大清的锦秀河山,他的丰功伟绩注定应该永留史册。

古道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康熙在修身、治国、平天下这三方面都做的可圈可点,但唯独在“齐家”的道路上,却没有把握好,他众多的皇子在争夺继承权的这个问题上,各自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各兄弟间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活生生演示了一出“惨烈的宫斗剧”,这是他在齐家方面的“过失”。但无论怎么说,康熙作为一代明君,他的“功劳”是远远大于“过失”的,他无疑是一位很有作为、很有才华的帝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侵删。

参考资料:《清史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