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汉印的特点

2019-12-08 15:41:39 暂无 阅读:1199 评论:0

汉印前后经历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前后约八百年的历史,印章的发展变化虽大体相同,但各朝亦有所变异。汉印有六种类型:官印、私印、吉语印、殉葬印、烙马印、..印等。

汉印的特点

汉印指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汉印的特点突出,它以阴文为主,采用缪篆,方中有圆,圆中见方,工而不板,带有隶意。总的风格是端庄厚朴,匀称方正,构思精巧,气度从容,毫无后代印章的做作之感,汉代印章艺术成就卓卓,后来用“巅峰”、“顶点”等字眼来形容它,

汉印的特点

把它与晋代的书法,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和宋元绘画相比拟,成为历代篆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明清以来的篆刻家都以“法秦宗汉”为正统,主张“摹印由来溯汉秦”。秦汉印章艺术对后代印章篆刻影响深远,是我国印章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汉印的特点

1、印文主要采用缪篆,缪篆是在秦印小篆(摹印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缪篆笔画线条简约质朴,结构方中带圆,带有隶意,适宜入印作篆,是汉印的基本书体。它“变小篆之形式,不变小篆之义法”,往往对笔划有所增减,趋向方化,接近于隶书。线条屈曲饱满,端庄厚朴,平正易识。

这是战国以来,印章所用文字的最重要变革,对后世篆刻文字影响深远。汉印文字也有鸟虫书,但数量很少,就传世汉印和印谱所见,有一百多方,且都是私印,出土汉印中也有以隶书入印的,但都是殉葬用的明器。

汉印的特点

2、汉印继承秦的传统,仍以阴文为主。官印全用阴文,凿铸都有。西汉官印多数采用铸印,罗福颐先生说:“西汉官印文字多半整齐端重,出铸造者较多,用此标识可十得七八而已”。

汉印的特点

殉葬印多凿印,颁授蕃邦属国头领的印章多为凿印。凿印中有一种“急就章”。都是些将军印,据说是应付军事急需,临时在铜质印坯上草草凿刻的,印文不拘成法。线条往往变形夸张,时有错笔漏划,凿印细浅,刀痕清楚,刀法劲猛,粗拙自然,天趣横生,是汉印所独有的风格。“伏波将军印”在宁夏固原草庙出土,为龟钮镀金铜印,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以马援为伏波将军。

汉印的特点

3、汉代官印皆方形,大为汉尺的方寸——2. 3厘米左右见方。西汉初期稍大,有的大至2. 6厘米见方,不列品秩的乡官等,才用方寸之半的“半通印”。私印种类增多,出现了“臣妾印”。私印大小没有规格,多在1. 1厘米至2. 3厘米之间,小于官印。

4、西汉初期的官印,仍保留田字格,和秦印容易混淆,以后边框界格都逐渐消失,这是与秦印的显著区别。

5、汉印的章法布局丰富多样,往往能从整体出发作多种安排,结构谨严工稳,构思精巧,虚实相生;笔划横平竖直,同一个字的笔划距离大致相等;大方浑厚、朴拙天成,到东汉时期,字体的笔划趋向粗拙,与古玺秦印有截然不同的风格。

汉印的特点

6、官印印文除四字外,还有五字、六字,甚至更多字的。王莽新朝印文无四字的,多是五字或五字以上。五字印分三行,最后一个字,如“印”“章”等独占一行,是它的特色。

7、汉代官印制度严密,诸候王、三公、列候、丞相等用金印,官阶在二千石的用银印,千石以下用铜印。皇帝、皇后用螭虎钮,王候及秩比二千石的用龟钮,千石以下用鼻钮,佩印,配印的组绶也有具体的规定,等级森严,品秩井然。

汉印的特点

但私印没有严格规定,用料有金、银、铜、玉、玛瑙、琥珀、石、木、琉璃等;印钮也多种多样,达20余种。私印朱白文都有,西汉中期还出现朱白文相间的形式,汉私印往往在姓名后加刻“印”、“之印”、“印信”、“私印”等字样,这也与秦印不一样。

8、汉印形制比秦复杂,有一面印、两面印、套印等。官印一般只有一个印面。私印中两面印盛行,即一个面刻姓名,另一面刻表字、臣妾、吉语或图象,或者两面都刻吉语或图象,中间横穿一孔,穿上丝带,作佩带使用。西汉中期还出现了套中,在一个大印中套一个小印或两个小印。两面印先秦已产生,远不如汉代普遍,套印创始于汉代,却流行于魏晋。

汉印的特点

9、汉代吉语印,常见的有“日利常吉”、“出入大利”、“出入大吉”、“宜官内财”、“长幸”、“长贵”、“日贵”、“至富”、“乐未央”、“宜子孙”等,少数还在吉语前后加刻姓名,如“高成长幸”、“大利林安”等。

图象印发展到汉代更加形形..,令人眼花缭乱,除了一般的肖象、动物外,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人物、车骑、建筑等,吉语印、图象印中不少是两面印。

10、汉印中的殉葬印内容十分丰富,殉葬的官印,一般用铜或石木玉等材料制作,凿刻草率,与汉代的铸官印大异其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