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天河一号”之父、军事科学院院长杨学军晋升上将

2019-12-13 00:51:41 暂无 阅读:1087 评论:0

东方网记者夏阳12月12日报道:新一批中央军委晋升上将军衔仪式12日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共7位军官晋升上将军衔。其中,与来自战区和部队的其他六位将领不同,来自军事院校系统的军事科学院院长杨学军也在这次仪式中晋升上将,这距离他上次晋升中将过去六年。

说到杨学军的职业生涯,国防科技大学绝对是绕不开的关键字。在2017年7月任军事科学院院长之前,他在国防科技大学学习工作时间长达三十多年。1984年,当时年仅21岁的杨学军就来到了国防科技大学,成为了计算机系的研究生。

1991年,他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历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育长、副校长等职。2011年,48岁的杨学军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天河一号”之父、军事科学院院长杨学军晋升上将

图片说明:杨学军

杨学军是中国超算领域的领军者,他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研究,尤其是代表国家战略计算水平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工作,31岁担任“银河-3”的总设计师,43岁担任“天河一号”的总设计师。

超级计算机到底有多少重要?无论是模拟气候变化,还是演示地震海啸;无论是设计航空航天飞行器,还是研制国产新型发动机;或者是基因测序、高速列车设计制造,超级计算机都能够完成分析、计算和处理。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往前调。1994年,“银河-Ⅲ”立项上马,杨学军被任命为“银河-Ⅲ”总设计师,那一年他仅31岁。而在此之前,“银河-I”、“银河-Ⅱ”的总设计师慈云桂、周兴铭都是五六十岁的领域泰斗级人物。

5年后的1997年6月,香港回归前一个月,银河团队以峰值速度每秒百亿次、研制周期最短,宣告“银河-Ⅲ”成功!敢打能拼的杨学军消除了所有的质疑声。

“天河一号”之父、军事科学院院长杨学军晋升上将

图片说明:银河一号

2006年,杨学军继续领衔“天河一号”的研制,这也是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2010年,完成了第二期升级“天河一号”系统就以峰值速度和持续速度双项最高记录,昂首跃上世界第一的战略高峰。而其创造性设计实现的CPU+GPU的异构融合体系结构拥有低能耗、低成本、高集成度等优点,这几年逐渐成了国际主流。

同时,得益于“天河一号”这类超级计算机的支撑,我国部分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正在构建。据《经济日报》2014年报道,基于“天河一号”开展的高性能石油勘探数据处理软件开发与应用,解决了我国石油勘探领域自主应用软件的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问题,使我国大连片、高密度石油勘探地震数据处理能力提升50倍以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1月,“天河一号”已连续5年满负荷运行,每天并发在线计算任务1400余项,每年完成任务335万余项,为全国3000余个团队和单位服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累计近百亿元。

参考资料|中广网、经济日报、新华社、德州新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