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志愿军医疗队护士于淑荷:防空洞里摸黑打针是必备技能

2020-10-19 08:51:27 未知 阅读:1383 评论:0

志愿军医疗队护士于淑荷:防空洞里摸黑打针是必备技能

于淑荷在接受采访

现年89岁高龄的于淑荷,祖籍山东文登。1946年,15岁的于淑荷小学刚毕业,便与班上60多名同学一起参了军,经过学习,在胶东五师野战一所成为一名护士。1950年11月,于淑荷编入志愿军第27军第一医疗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其间荣立二等功。离休前,她是陆军指挥学院门诊部主治医师。近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于老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战场护理故事。

“那时候,部队的毛巾上都印着毛主席的‘将革命进行到底’标语,都得剪掉!剪了标语才能带进朝鲜。”1950年冬天,志愿军第27军第一医疗队奔赴朝鲜战场。回忆起出发前的仓促紧迫,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要去掉随身物品上的中文信息,以免暴露个人身份。

身临战场,当时环境怎么样,战事险不险?于淑荷回忆说,“有飞机在头顶‘嗡嗡嗡’绕啊绕的,但脑子里什么也没想,也顾不上危险不危险的。”进入朝鲜后,19岁的她与战友们便一头扎进艰难繁重的伤病员护理工作。

“1个月能治好的,留下来;3个月才能好的,转回国内治疗。”将伤病员简单分类后,于淑荷和战友们面对的情况还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残酷与艰难。“药品太紧缺,当时我们的医疗物资就是一个盆、一些‘二百二’(消毒液),还有少量药品。”医疗队里,于淑荷班上有十二三人,她负责护理重病号,最主要的就是处理战士们的伤口,消毒、包扎、换药、打针等。时间长了,夜晚漆黑的防空洞里,摸着伤病员的血管,于淑荷就能准确打针。“但是绷带、纱布、棉花都供应不上,有时连‘二百二’都不够。我们就地取材,撕被单当绷带,用汽油冲洗伤口。”

时值冬季,而志愿军战士普遍装备简陋。于淑荷回忆说,几场战役下来,伤病员中有大量被冻伤的战士。“我们去之前只知道朝鲜冷,到底多冷也不知道。”实际上,1950年朝鲜的冬天格外寒冷,气温常常低至零下十几二十度。“炊事员烧饭时,水刚舀出来就冻住了。”于淑荷说。

极度寒冷中,一些战士的手脚被严重冻伤,一遇暖,皮就脱落了,有的冻到坏死。“那时候大家也不懂啊!不知道冻伤可以用雪搓,能加快血液循环。”说到对冻伤的护理,老人语含懊恼,“急得不行了,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去焐战士冻伤的脚。”

医疗队虽然不直接端枪打仗,但面临的危险无处不在。当时美军到处投放定时炸弹,甚至将炸弹外观做成新奇的花样。有时行军途中会意外踩到,也有战士出于好奇去触碰。一天早晨,正在洼地里洗脸的她听见战友在高地上激动地呼唤自己去看一样东西,清晨的日光下,几个战友兴奋地跑动,周围的人由少到多聚到一处。于淑荷洗完脸,正准备爬坡,只听一声巨响,泥土和人体的残骸四散在空中……第27军第一医疗队共80多人,分成5个班,战争中有十多名战友先后牺牲。

医疗队跟着部队随时迁移,冰天雪地里的行军尤为艰辛。“经常要过河,女同志不方便脱掉棉裤,只能穿着过河,上了岸棉裤冻得硬邦邦,还要继续行军。”

“我们是27军第一批去朝鲜的。”于老说,“什么时候回家?没想过!”志愿军打过“三八线”后,战争形势有了大的转机。1952年7月,于淑荷回国学习。而在此之前,她没换过一次衣服,“一件棉袄从冬穿到夏,天热了,就扯掉棉花当夹衣、单衣穿。”

本报记者 王 娣

本报通讯员 韦海亮

摄影摄像 张 琦 王瑞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