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新春走基层|钢轨探伤“姐妹花”守护高铁安全畅通

2020-01-24 00:36:16 暂无 阅读:603 评论:0

新年将至,飞驰穿行于沂蒙老区的第一条高铁,拉近了游子们与家的距离。刚刚开通运行的日兰(鲁南)高铁日照-临沂-曲阜段也迎来了第一次春运“大考”。

为保障高铁春运安全,1月20日凌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临沂工务段作业人员对临沂北动车AB线进行填障维修作业,同时对临沂北站18组道岔及岔间连接轨常规探伤作业。

“现在时间是20日零时30分,作业命令号:69001,作业时间0点30分至凌晨4点30,共240分钟!现场人员准备就绪将进入作业现场。”现场作业负责人临沂工务段临沂北线路车间副主任司朝富通过对讲机向驻站防护人员报告道。

凌晨零时40分,气温降至零度以下。记者跟随工作人员通过临沂北站日兰(鲁南)高铁—C60作业门进入动车AB线作业现场。两位搬着沉重仪器的女探伤工薛楠和范萍,在高大强壮的男性铁路养护工人队伍里格外引人注目。

新春走基层|钢轨探伤“姐妹花”守护高铁安全畅通

范萍向记者介绍探伤仪的工作原理

“这个探伤仪多重?”在通往铁轨的台阶上,看到身材瘦小的薛楠搬着重重的仪器,记者不禁问道。 “70多斤,加上水之后更沉。”薛楠说。

“你有多重?”记者问。 “她才98斤!”旁边同样搬着探伤仪的范萍笑着说道。

“这么重的仪器干什么用?”面对记者的好奇,范萍告诉记者:“动车时速高,钢轨不能出现一点损伤。钢轨探伤作业,就用探伤仪器为钢轨做‘B超’,检测钢轨内部是否有伤损,这是保障高铁安全畅通的重要一环。”

“今天的作业时间是4个小时,要对临沂北站18组道岔及岔间连接轨进行常规探伤作业,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的常规探伤工区的工长和师傅协助我们一起作业。”仪器搬上轨道线路,薛楠和范萍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新春走基层|钢轨探伤“姐妹花”守护高铁安全畅通

范萍与同事在操作探伤仪

新春走基层|钢轨探伤“姐妹花”守护高铁安全畅通

范萍与薛楠在开始工作前认真调试检查探伤仪

新春走基层|钢轨探伤“姐妹花”守护高铁安全畅通

范萍与薛楠在认真操作探伤仪对铁轨进行探伤

新春走基层|钢轨探伤“姐妹花”守护高铁安全畅通

范萍在认真操作探伤仪给铁路探伤

35岁的范萍和27岁的薛楠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临沂工务段的普通探伤工,和其他同事一起负责日兰高铁一百多公里线路钢轨的探测工作。钢轨、仪器、搬运工具,这些在别的女孩子眼中“干不了”的重体力活儿,却是她们每天都在进行的工作。

新春走基层|钢轨探伤“姐妹花”守护高铁安全畅通

记者在现场进行拍摄采访

“为了不影响高铁正常运行,探伤工作往往都在凌晨12点以后开始。”薛楠告诉记者,她们使用的GCT—11型钢轨探伤仪可以利用超声波来探测钢轨内部的伤损,就像是在医院里做B超一样。一旦遇到钢轨伤损病害,探伤仪就会显示出不同的波形,并发出音色相同、音调高低各异的声音。

“嘀……嘀……”随着仪器此起彼伏的声响,一条条波线出现在仪器的屏幕上。在常人看来复杂难懂的数据信号,她们却能从中准确地判断出是否存在病害、病害位置在哪里。有的伤损比较小,可能只有零点几毫米,她们连眨眼睛都要小心谨慎。

“钢轨重伤出波也就是一闪而过半秒左右,跟人眨眼的时间差不多。有时眨一下眼睛,就会错过一闪而过的波形。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性的刻意减少眨眼的次数。”范萍一边专注地观测着数据,一边说道。

新春走基层|钢轨探伤“姐妹花”守护高铁安全畅通

薛楠与师傅方吕军操作探伤仪

新春走基层|钢轨探伤“姐妹花”守护高铁安全畅通

薛楠与师傅方吕军操作探伤仪

新春走基层|钢轨探伤“姐妹花”守护高铁安全畅通

薛楠与师傅方吕军操作探伤仪

另一条钢轨上,薛楠与师傅方吕军一起推着探伤仪,走在轨道的两侧。沉重的仪器似乎与薛楠瘦小的身躯不成比例,他们每检测一段轨道或每遇到一个道岔时,都需要搬动沉重的探伤仪转变方向。

“一开始就连推行仪器都要费好大劲,更别说在线路上搬动了,经常是磕的腿上都是淤青,有时候站不稳还容易摔倒。”提起刚刚从事探伤工作时的情景,薛楠爽朗地笑了起来。

薛楠2017年大学毕业开始从事探伤工作,而范萍已从事探伤工作8年多。由于两人是车间仅有的女职工,所以在现场作业时经常被分到一个组,两人轮流推着探伤仪完成钢轨的检测。薛楠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科班”出身的她虽有一副好本领,可在现场,却是有点“转不动”,而作为退伍女兵的范萍责充分担起了队友的责任,主动帮薛楠搬动探伤仪,并将一些现场作业的实用技巧倾囊相授,这个“秀才遇到兵”的组合,也因为检测精准、作业质量高,迅速成为了日兰高铁探伤作业的新鲜血液。

凌晨2点20分,临沂深夜的气温已低至零下5度,线路上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作业人员们依然精神百倍,干的热火潮天。

“手脚快冻麻了!”带着棉帽和棉手套的薛楠和范萍仍冻的直发抖,但再冷也没有影响她们工作的专注。每当遇到疑似伤损的波形,薛楠和范萍总要蹲下来仔细检查,她们摘下手套,用手贴在钢轨上仔细摸索,或是拿出小镜子,伸到钢轨下面,检查钢轨底面是否有伤损。

“有时钢轨表面看不出伤损,还要进行敲击检查,以敲击的弹性和声音来判断钢轨内部是否有伤损。”冬天的钢轨被冻得冰冷,挂着薄薄的冰霜,两人时不时地伏在钢轨旁一点一点地查探,双手被冻地通红。

时间一点点过去,夜越来越深,记者随探伤作业人员走在冰冷的钢轨上,临沂北站的灯光离我们越来越远。“每次探伤作业,基本上都要在线路上行走六七公里。”薛楠告诉记者。

“日兰(鲁南)高铁是新建的线路,钢轨一般不会出现损伤,现场探伤没有出现异常,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检测数据还要带回去做进一步的分析。”薛楠调动着探伤仪上的数据告诉记者。

凌晨四点多,探伤作业接近尾声,但薛楠和范萍和他们同事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虽然这项工作劳动强度挺大,但我们觉得,做为临沂人,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服务、保障着沂蒙老区的第一条高铁安全通畅,真的很光荣。”范萍搓着通红的双手欣慰地说道。“用最流行的话说,我们一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薛楠笑着说。

临报融媒记者 王慧 李建 通讯员 唐梅 陈柏良

编辑:全逸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