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难忘亭子间岁月

2018-08-15 14:53:31 网络整理 阅读:162 评论:0

难忘亭子间岁月

难忘亭子岁月(三)

徐迎才

小南门石库门亭子间的八年之居,既是我俩结合后开启新生活的起点,也是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还是边工作,边读书,提高学历层次的新阶段。期间,经历了多少曲曲折折的过程,迎战了一个又一个扑面而来的困难和障碍,在风雨中摔打,在困境中磨砺,在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中,不断地成长、成熟,在为事业建功立业中实现人生梦想,提升自身价值,从而为漫长的人生道路夯实了基础。

为了厘清自身的成长历程,还不得不追溯一段不可忽略的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人生经历。

由于“文革"导致的特殊原因,一哄而起的厂办技校,既无明确的办学方向,又缺乏办学的必备条件,约在67年下半年,一纸文件判决下,学校名存实亡,大部分学生随大流而流落在所在工厂,成了名符其实的学徒,对工厂而言是求之不得,一下子增添了那么多优质劳动力,当然,在文件中明确的“自愿选择"精神鼓励下,约有15%左右的技校生不甘受命运摆布不愿曲尊转为学徒,于是,上级公司把同类学校中这部分学生集中起来办学,在那个动荡年代大背景、大环境下,你觉得,一所普通技校能成“世外桃源"正规办学吗?答案可想而知了。两年后这批学生毕业全部去了外地工厂,理想中的前途命运与他们擦肩而过。这就是50年前我们这批厂办技校生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文革”前通过正规考试彔取有志于当一名技术工人的青年学生的不幸遭遇。

难忘亭子间岁月

我们大部分同学(约六、七十人)接受政策引导,留下当学徒,拜师学艺,一年后成为正式工人,使这个数百人的机器厂一下子拥有了一支强大生力军。在厂领导引领和师傅们言传身教下,这批年轻人不仅很快适应了环境,适应了岗位,而且以青年人特有的热情和干劲,立足本职,投身于企业各项活动,不仅很多人脱颖而出成为技术骨干甚至独挡一面的岗位能手,而且工厂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工厂成了培育一代新人的熔炉,我们这批“半技校生"在实践中磨炼成长。当然,大环境仍很压抑,“文革"阴霾宠罩,极左思潮泛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旋律仍无时不刻影响干扰着工厂的一切活动。

标签:难忘 亭子 岁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