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在大地上书写新的诗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2020-07-10 06:35:30 暂无 阅读:925 评论:0

在大地上书写新的诗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图为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

在大地上书写新的诗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图为徐甜甜设计的松阳大木山茶室。

在大地上书写新的诗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图为程泰宁设计的中国海盐博物馆。

核心阅读

当代优秀建筑实践深深扎根于这一方水土,释放出花开百态的生机活力。根植中华大地,兼收并蓄,中国当代建筑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新的诗篇

传统建筑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生动载体,凝结着古老的文化理念与生活智慧。进入现代社会,尤其伴随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传统建筑文化以怎样的方式传承和转化?中国建筑领域始终有一条脉络静水流深,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出既属于这片土地、又具有启示性和借鉴价值的建筑文化,呈现出清晰的三大创新向度,为国内外所瞩目。

“与古为新”,实现建筑文脉的创造性延续

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冯纪忠曾强调与古为新,即不浮于对传统外在形式的借鉴,以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转化为内核,以人为本、以环境为基础,对传统作出具有社会性意义的创造性转化。冯纪忠在其经典作品、上海松江方塔园及“何陋轩”的设计中,巧妙地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现代转译。方塔园以现代园林方式组合园内古建筑,各个建筑相互独立的同时,又构成和谐的整体;“何陋轩”以曲顶茅屋、毛竹构架等要素延展了宋元明清木结构体系,同时表现出现代技术支撑下的动感。小小一方水榭,市民既可悠然饮茗,又可细品园林之趣,新古意境水..融。

传统自然观与现代设计感和谐共存,推动中国传统建筑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在代表作品浙江美术馆中,从书法、水墨画、江南传统建筑和西方雕塑中寻找灵感。美术馆建筑本身就是一件集江南流韵与现代感、雕塑感于一身的艺术品。程泰宁设计的中国海盐博物馆,其层层跌落的折线型台地,象征海水退去后显露出来的滩涂,线条浪漫而不失理性,海盐结晶体一般的立方体散落台基,展现出充满活力的河海化境。

“在地性”创造实践,自信展现建筑里的当代中国

千百年来,受因势造物、自然天成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丰富多彩且特色独具。这一思想在当代建筑中,主要体现为建筑师们积极的“在地性”实践,即在全球化视野中思考并强调地方特性。中国当代建筑师以在地性创作实现传统文化的理性回归,衍生出对建筑与地域关系的再思考。这一实践以独特的、能为世界理解和共享的建筑理念及作品,向世界传达出建筑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将现代建筑理念与建筑具体所在地区的地域特征、文化传统相结合,以姿态各异的在地性取代千篇一律的平庸。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在北京德胜门附近的“德胜尚城”办公区设计中,没有简单复刻现代规划手法,而是在采用现代建筑语言的同时,在空间结构与精神意蕴等层面,体现出北京文化传统,有效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奥林匹克公园“玲珑塔”的设计中,崔愷以抽象的形体与清晰的结构逻辑展示塔意,延展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与意”。

在传递出强烈的当代性与作品个性的同时,自觉突出地域气质。建筑师王澍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对宁波旧城改造时期存留的废旧砖瓦进行手工堆砌,通过使用传统技艺将历史“砌”进博物馆,在空间语言和建造方式上对现代建筑地域化做出有益探索。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国际建筑学界对其“在地性”实践的关注与认可。

尊重地域历史文化传统,通过建筑创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助力乡村振兴。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一度失去其独特风貌,更鲜能起到促进当地发展的作用。如今,当代建筑师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筑不仅仅是建筑,而且重在实现自身社会功能。建筑师徐甜甜多年来在浙江松阳的建筑实践是其中代表,一系列风貌各异的建筑作品有机融入当地乡村建设与发展中。松阳樟溪乡红糖工坊的设计,聚焦樟溪乡独特产业优势,既有效复兴传统产业,又大大增强村民文化认同感。王景纪念馆的设计,植根于王村的历史记忆与当地夯土建筑特色,同时激发村民传承优良家风的自觉与热情。

中国当代建筑师自觉为建筑注入所在地域的独特元素与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现建筑里的当代中国。

增量建设与存量改造并行,“微更新”绽放异彩

在经历城市化高速发展期后,中国建筑逐渐步入存量阶段。当前,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中国当代建筑带来重要机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历史建筑在保护和利用中重焕生机与魅力;围绕既有建筑改造、城市空间更新等主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当代建筑。

展开城市丰富的历史积层,推动既存建筑遗产真正融入当代生活,是当代建筑师对提升城市存量效能的积极回应与创新再造。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续利用与开发的重点项目,其前身是建成于1985年的上海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及烟囱。建筑师章明在建筑改造中保留了明显的时空痕迹,呈现出工业遗产改造特有的新旧共存的建筑特征,以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凝固集体记忆,实现历史景观的有机回归。在上海杨浦滨江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改造中,章明以有机更新代替拆除,老旧厂房转化为绿色的空中花园,成为滨江景观的一部分。

推动城市有机改造,以“微更新”激活城市生活空间、有效延续城市原有环境及空间多样性,促进建筑与城市居民“共生共长”,是当代建筑师的另一种创造性实践。建筑师张轲持续推动的“微胡同”“微杂院”项目,深入老城居民日常生活,将微型功能空间置入半腾退状态的老房子或半废弃的院落中,创造出人们活动与交流的新型空间,成功调节原本紧张的空间与环境。建筑师摒弃“大拆大建”的设计方式,精准切入使用者的生活日常与基本需求,以“微更新”“微创新”的设计,在城市更新与再造中作出积极尝试。

通过对中国当代建筑师创新实践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当代优秀建筑实践深深扎根于这一方水土,释放出花开百态的生机活力。根植中华大地,兼收并蓄,中国当代建筑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新的诗篇。

(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0日 20 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