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南安:春秋首霸九合诸侯 这场大戏怎么侃?本报邀请名家名师点评高考作文题目和写作方向

2020-07-10 06:37:05 暂无 阅读:1033 评论:0

南安:春秋首霸九合诸侯 这场大戏怎么侃?本报邀请名家名师点评高考作文题目和写作方向

用一杯鲜榨西瓜汁迎接走出考场的孩子。摄于南安一中考点。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昨日,2020年高考拉开序幕。在当天上午的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上述作文题就席卷微博和各大朋友圈,一时间专家点评和网友调侃齐飞,攻陷各大社交网站头条。

本报记者也在第一时间向3位文学作家和南安一线语文名师发出邀请,请他们点评本次作文题目。

本报记者林超连李想文/图

可从国家利益至上的情怀展开思考

戴冠青(福建省教学名师、泉州师范学院教授)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题是就一段历史故事来选角度、定立意、写作文,一方面考察考生对历史典故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考察考生古为今用的思维拓展能力。因此可以说,今年的作文题是一个检验考生综合能力的比较有意思的题目。

根据第二段材料提示,考生必须对历史故事中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做出思考和评价。这里必须注意,不管你对哪个人物感触最深,入笔也可以有所侧重,但这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考生必须结合起来思考,不可顾此失彼,并从三个人的关系中提炼出一个要点来立意。

这是一个很有名也是比较好理解的历史故事,鲍叔知人举贤,成就了管鲍之交的佳话;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胸怀宽广,终成春秋霸业;管仲不因前情患得患失,全心全力辅佐齐桓公。这三人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就是情怀,即拥有家国情怀,有了这种情怀,个人的恩怨情仇、名利地位都可以置之度外,这与林则徐所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所传达的情操是一样的。考生可以就这一点展开思考,推演出古人的情怀和智慧对今人的启迪,说明在新时代的国家建设中,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具有这种国家利益至上的情怀,不计个人得失,勤奋忠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如果考生想着重写一个人,当然不计个人利益、知人举贤的鲍叔,或不记“一箭之仇”、胸怀宽广的齐桓公都是值得充分书写的,但一定要注意从三个人的关系入手进行阐发,提炼出其最值得书写的情操和胸怀。

行文应观照现实,对接时代

陈阿永(南安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福建师大..副教授,泉州市学科带头人)

宏观来看,这几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多以现实材料突出家国情怀,一味从宏大叙事来押题,而今年这道以历史故事为材料的作文题,有些出其不意,有很明显的防止猜题、宿构的导向。

微观来说,考生读懂材料没问题,写好写深不容易。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维分析材料,品评历史人物。材料源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管鲍之交”,“齐桓公称霸”等故事,学生耳熟能详。从齐桓公角度分析,一个英明的领导者应该有大智慧,大气度:不计前嫌,用贤不避仇;从鲍叔的角度分析,一个国之栋梁应该有智慧、有仁义,有为国为民的大局观;从管仲的角度分析,管仲之才,伯乐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二、明确任务要求,有详略有情境。首先,考生在读懂三个人物的形象特征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感触最深”的人物谈“感受和思考”,主要议论一个,不能面面俱到,没有主次。行文可适当对三个人物形象的品格特征进行比较,以突出所选人物特征及观点;其次,任务中的“感受和思考”一句,对写作内容构成一定限制和提示,即考生在表达方式上可以有“感受”的抒情,有“思考”的议论。

三、古为今用,观照现实。选材历史故事,品评历史人物,更多的是要古为今用。考生不能就事论事,行文应观照现实,对接时代,论述目前哪种品格的稀缺可贵。如从齐桓公的角度联系“人才强国战略”等,从鲍叔的角度联系“以无我成就大我”等,考生在作文中发现并思考人性的光辉,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修才修德,做一个真正优秀的时代弄潮儿。

准确解读命题的任务指令

侯完肖(侨光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长,研训中心副主任,南安市“磨题工作坊”(高中语文)指导团队成员,南安市学科带头人)

今年的全国Ⅰ卷高考作文题,命题精心选裁,巧妙设计,从遥远的春秋时期走来,呈现于现实的班级读书交流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立意空间。材料整体上包括两个部分,第1部分从“春秋时期”到“终成一代霸业”是简明的叙事,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第2部分呈现了后人对桓公、管仲、鲍叔三人的评价。考生读了故事和评论,联系自身实际与时代需求,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既能引导学生回溯历史,点评古人,又能引导他们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让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自己真实的写作水平。

以上是材料解读,下面谈谈任务指令。该题型有明确的任务——对桓公管仲鲍叔三人哪个感触最深,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有清晰的指令——班级读书交流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命题的核心任务是从以上三人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人写一篇发言稿,这就意味着学生不能不加选择,泛泛而谈,而必须抓住一人深入下去,有层次的叙说或论述。

在这个核心任务中,还应注意班级读书会发言稿的清晰指令,要有文体意识(与演讲稿、书信等的区别与联系),要有辩驳意识(或接纳,或质疑,或反驳,或修正),要有对象意识(考虑到在座的老师和同学),要有话题意象(读书会,读史使人明智,感受和思考的发言稿应围绕读书会的讨论来展开)。落实到写作中,要先整体构思一下发言的主题内容和层次,注意交际语境中的对象,在措辞语气等方面细细揣摩。

来源:海丝商报

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