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形象的洪流(2)

2018-10-14 04:49:00 网络整理 阅读:168 评论:0

汤筠冰:我们的研究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框架,特别是如何来理解“视觉建构”这一概念?

童强:按照周宪教授的课题设计,我们的视觉文化研究主要贯穿四个概念:形象、视觉表征、视觉性和视觉建构。形象是视觉文化的载体,表征是其表意实践过程,视觉性则是这个过程的特征,最终必然触及视觉主体的建构。这四个概念构成了视觉文化的内在逻辑。具体展开时,我们着重选取了视觉文化领域中的六个不同“扇面”,它们仿佛打开的六扇窗户:大众文化、先锋艺术、草根传媒文化、城市形象、视觉体制和视觉技术。前四个“扇面”属于视觉文化的内容分析,后两个“扇面”是视觉文化制度与技术层面上的分析,透过这些窗户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整体景观。李健撰写的“大众文化表征与视觉建构”一章,是对大众文化非常有趣的研究,他划分的“大时代”“小时代”和“微时代”,分别代表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形象学的三个不同阶段。周计武论述的“当代先锋艺术”、庞弘所探讨的“草根传媒文化”,都是与目前的文化生活、社会转型密切相关的话题。

在四个概念当中,“视觉建构”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关系最为复杂。视觉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自发的看,而人眼的看,其实并非“自然而然”的看,它总是有一个预设机制在引导。在狮子的眼里,草原上只有可猎杀和不可猎杀两类物种。你看什么,能看什么,如何看,谁来提供给你看(或者不让看),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某种社会结构、机制决定的,颇为复杂。这种结构和机制本身就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这是从外部来看视觉建构。从内部来看,视觉活动对人或主体性来说是一种建构。通俗地说,主体性建构就是通过一系列看的过程,把你培养成为社会希望的样子。用书中的表达就是:“视觉文化通过各种可见性符号和形象来建构社会主体,通过视觉实践来塑造人们对社会、文化乃至自我的认知。”社会的主体性建构当然存在多种渠道与方式,但视觉形象的作用更为突出。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四组学生接触同一个讲座的内容,但接收的方式分别是阅读、听讲座、听广播和看电视。通过四组的对比测试发现,效果最好的是看电视,其次是听广播、听讲座,最后是阅读。电视作为一种视觉传媒具有不可比拟的功能。

标签:形象 洪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