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焦点访谈》——40年伟大的变革 天涯比邻一键通

2018-12-17 22:33:58 网络整理 阅读:176 评论:0

老式的座机电话机,每拨一个号都得转一圈;像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当年可是财富的象征;还有传呼机,以及早期的不能上网也不能触屏操作的手机等等……这些东西是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的展品。它们不仅见证过很多人的青春,更见证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信息通信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些老物件您用过吗?背后还有什么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时光之旅。

《焦点访谈》——40年伟大的变革 天涯比邻一键通

在国家博物馆二楼的创意展区——时光博物馆里,时光仿佛倒流了。看着这些似曾相识的老物件,有些人的记忆被瞬间激活;有人则带着孩子,希望他能触碰一下自己儿时那段岁月的印记。

坐在这张手工打制的沙发上,手拿老式电话拍个照成了不少人的标配。虽然如今看起来是落后的老古董了,但在30多年前,家里安装个固定电话可是件挺奢侈的事儿。== `0

韦乐平是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和通信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正是在改革开放开始的那一年,他开始攻读光通信专业研究生,这个领域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是零起点。那个时候,我们的电话还主要是为党政军服务的,电话普及率只有0.38%,不仅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只有非洲的三分之一。

《焦点访谈》——40年伟大的变革 天涯比邻一键通

韦乐平还记得,当时让业内人都很心酸的一段往事:“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吹响了号角,世界各个国家的厂商都希望到中国来办厂,特别是沿海地区,他们来了一拨一拨,一看中方的态度很诚恳,确实给的条件很优惠各个方面的,但是跟家里面一联系,一打电话半天接不通,一想这样的条件怎么能现代化,怎么能搞现代经济,门儿都没有,一个一个只好失望地离去,所以这个事情是很残酷的,也让我们国家和行业的领导意识到,通信行业确实成了国民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一个瓶颈。”

当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改革开放的潮水汹涌而来后,这一下子就成了个大问题。

改革如箭在弦。1982年,“加快通信发展”被写进了党的十二大报告。

同样在这一年,福州,率先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直接从国外引进一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打破了当时世界上电话发展五步走的常规模式,一步迈进了与发达国家同步的数字电话时代。

程控电话的引进让中国摆脱了靠人工转接的“摇把子”电话,直接使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程控电话,同时也让电话走进千家万户的步伐大幅加快。

这就是完全靠人工转接的“摇把子”电话,热心观众张新玲告诉记者,他家里就收藏着一部“老古董”。上世纪90年代大队要淘汰它的时候,张新玲把它捡回了家,又从另外一个大队也找了一部淘汰下来的,改装一下,成了他和老人之间的专线电话。

《焦点访谈》——40年伟大的变革 天涯比邻一键通

1988年,第一批移动电话进入广东,这个被称为“大哥大”、像板砖一样厚重的家伙很快就成了人们心中身份的象征。当年,一部“大哥大”要卖到两三万元甚至更多。在那个万元户都很稀罕的年代,普通人自然是可望不可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