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弘扬传统武术精神 传承“非遗”文化魅力

2019-08-18 12:56:41 暂无 阅读:1013 评论:0
弘扬传统武术精神 传承“非遗”文化魅力

2017 年,李阳冉在香港列入国际技击竞赛

雅安绿林派是川西拳法的典型代表,距今有120余年汗青。

绿林派拳法传统技击气势浓烈奇特,尤以南派手法见长,在四川技击界享有“绿林小手”的盛名。其拳法均以小云手开式,拳理是“人怕盘头,树怕扒根”,讲究吞如活雀、吐如马奔、快如闪电、贴身短打、手脚齐进、后发先制、借力打力。动作短小精悍、软硬相兼、天真快捷,擅长手上转变。因为动作不多,技击性强,于健身、防身轻易实用,多在群众中风行。首要拳路包罗拗桩十八手、连成、单鞭捶、六合捶等。

该项目是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击的

捍卫者

行拳快如电、脚下步如风、桩子稳如钟……8月,在雨城青衣江畔,一身黄白褂,踏着黑色布鞋的李阳冉正与同门门生交流技击身手。

只见李阳冉提拳挺胸,少焉寂静,一套绿林短打上下翻飞,拳密如雨点,刚柔并济,一分钟后抬起的右脚重重踩在地上就势竣事。身旁卷起的灰尘尚在飘浮,脚下打拳时踏出的脚坑犹存。

作为绿林派技击第六代传承人,三十而立的李阳冉眼神中透露出沉稳。他10岁起头练武,15岁拜入雅安绿林派技击第五代传承人何三金门下,成为雅安绿林派技击第六代传承人。

雅安绿林派技击是清朝光绪年间发源于四川青城山的一支技击派别,距今已有120余年的汗青。绿林派涵盖了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思惟特点,集技击、摄生、修身、练习于一体,且传统技击气势浓烈奇特,尤以南派手法见长,在四川技击界享有“绿林小手”的盛名。于2009年被四川省人民当局正式加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仗剑走天际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而技击传承与流传却很有需要。

若何传承雅安绿林派技击,将其发扬光大?“技击是种文化,我们该当有效挖掘它的流传价格,展示其可以撒布的魅力。”这是李阳冉对技击文化的看法。

2009年,绿林派技击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李阳冉作为绿林派第六代传承人,和其他绿林派门生一路,多次为外国友人展示绿林派技击,教授技击健身套路。

2010年,雅安市雨城区绿林技击文化研究会成立,绿林派技击有了第一个正当成立的教授、研究、推广机构。

李阳冉将本身的微信名取为“啸云”,这是青城派技击传说中的绝招。平时,他经由微信与武林同志交流技击心得,流传技击文化。与其他同龄人纷歧样的是,他的同伙圈见证了他的“绿林梦”。

现在,在中国文化大成长大繁荣的情况下,文化市场和文化财富空前繁荣,作为绿林派技击的非遗传承人,李阳冉深感将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融入成长的主要性与迫切性。

2011年,李阳冉开办一家文化流传公司,以公司化运营让绿林派技击多次介入到各项大型运动表演,并形成了必然的社会影响力。

“我一向认为文化,稀奇是非遗文化、处所文化,应该以站起来、走出去的姿态进行传承与成长,中国传统文化精良者不乏此类。”李阳冉说。

把“非遗”传承

扛在肩上

所谓传承,传自身手,承自人心。

非遗身手的呈现,再过出色,也仅仅是形式,其传承的主体,归根究竟照样人。

李阳冉传承绿林派技击的根蒂,得益于他的师承和雅安深挚的技击底蕴。

“撒布于雅安民间的技击派别浩瀚,大多都在成长中形成了雅安的处所特色。如雅安僧门技击中除有‘僧门五拳’(各支所传动作多有收支)外,尚有六合、金锁玉钥等。被技击界人士耳熟能详的一句峨眉技击歌诀‘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初月,辉煌满江湖’的作者湛然法师(俗名何崇政)即为雅安名山区人。雅安技击尚有吴姓师祖所传小神拳,萧明星先生所传青城西派南宫,雅安余家拳等……”李阳冉介绍。

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李阳冉思虑更多的是若何把技击更好地传承下去。

“技击是中国的国学之一,我们应该让更多青少年到场个中。”为了传承绿林派技击,这几年,李阳冉致力于绿林派技击的少儿推广和校园流传。

“技击是一种很讲究‘精神’的活动,技击的演习过程需要学员下吃力功夫,需要对峙不懈的起劲,这能够培育孩子勇于进步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同时对孩子自决心的竖立很有匡助。”李阳冉说,为了鞭策这门“非遗”功夫进校园,他已在雅安部门中小学开展过讲座。现在,不少中小学校体育场上,都留下过李阳冉教拳的壮健身影。

“要想传承必需得从娃娃抓起,培育他们的乐趣。学校供应了很好的..,我能教这么多孩子学绿林派技击,很有成就感。”李阳冉说,今朝,省内一些中小学也与他进行了联系,并有意将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中。

身负重托,不忘初心。“一小我的力量太小,能够做精,然则做不大,要想做强做大,必然要人多。”李阳冉说,建一个能传承绿林派技击精神的技击馆,这个设法在贰心里酝酿已久。

一番起劲,2018年岁尾,李阳冉实现了这个愿望。

技击馆位于雨城区青少年宫。进门直走是一间大教室,用于传授技击拳法。

换上练功服,身高一米七五的李阳冉,身型均匀、声音浑朴,举手投足间透着几分儒雅的宗师气质。

10日下昼1点半,学员陆续来了,从4岁到16岁,高矮纷歧。

“师父!”换好了练功服,学员们纷纷探进头来,抱拳向师父问好。

李阳冉抱拳回应。这是武林的礼貌,不克放下。

两点,传承班准时开课。

蛙跳、下腰、倒立,弓马步首先演习的是根基功。李阳冉在中央做,其余门生围成一圈,眼睛盯着师傅的手脚转变,有的学得有模有样,有的一个不小心被本身绊倒,又赶紧爬起来。

“绿林派技击要想成长,必需先在传承上打好根蒂。”李阳冉说,千百年来,师徒相授一向是技击最首要的传承形式。他进展经由师徒相授模式,让更多人喜欢绿林派技击,从“学”到“教”,形成“传帮带”的精巧观点,将传统技击传承弘扬下去。

“时间的大水飞跃而下,身手的外在形式总会有所改变,不变的是撑持它们的精神内核。而这,才是‘传承’的要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传承中华文明就在持之以恒之间。”责任感,这或许是持续进步的李阳冉心里顺从的最有力量的三个字。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