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3年再度申请 医生袁洋与雪域高原的不了情

2019-10-13 10:27:58 暂无 阅读:818 评论:0
..3年再度申请 医生袁洋与雪域高原的不了情

图为:9月27日,..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卫生院,..大夫袁洋(中)指导本地大夫为病人搜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柯皓摄)

..3年期满,因舍不下,再度申请进藏

大夫袁洋与雪域高原的不了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余瑾毅 通信员陈莉 朱琥

9月的..自治区山南市,已下过入秋后的第一场雪,雅鲁藏布江两岸的崇山峻岭被积雪笼盖。

9月26日上午,一位精瘦的男子,如往常一般,行走在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桑嘎村的乡下巷子上。他穿戴白大褂,提着小箱子,熟练地穿行在藏式民居间。宽檐帽和墨镜遮挡了他的脸,但村民仍能认出他。他们双手合十,轻声呼喊“袁大夫”。“袁大夫”名叫袁洋,本年42岁,是武汉金银潭病院耐多药病房副主任医师。2016年7月,袁洋响应组织号召,作为湖北省第八批..工作队成员进驻山南市,任乃东区卫生局副局长。

3年..期满,因记挂未完成的工作,他申请再度..。2019年7月21日,回汉仅5天后,袁洋又踏上去..的路。

再回高原“自讨吃力吃”只因“舍不下”

高远的蓝天,遨游的雄鹰,山南是袁洋抹不去的记忆。

这里平均海拔3560米,最低温零下20摄氏度。再回..,有人说袁洋“自讨吃力吃”,袁洋说,只因“舍不下”。

结巴乡桑嘎村46岁的格桑是袁洋“舍不下”的人之一。格桑患有结核病多年,治疗一向断断续续,因病未治愈,格桑没有劳动能力,家景在贫困线盘桓。本年4月,袁洋从村卫生人员口中得知后,把格桑从家中接到乃东区人民病院搜检,诊断为耐药结核,且格桑胸腔有积水,肝功能也很差。遗憾的是,山南没有对症的药物可用。

耐药结核治疗周期长,所用药物对肝功能伤害大,一样患者很难适应,治疗往往功败垂成,..区域对耐药结核的治疗手段有限,袁洋决意护送格桑去武汉。

在袁洋的关联下,格桑住进金银潭病院,当天就进行了全身搜检,专家会诊后治疗方案很快确定。经由43天的治疗,格桑病情好转,袁洋把他接回桑嘎村。

记挂格桑,9月26日,袁洋前去探问。推开格桑家门,格桑见是袁洋,感动地说:“我干起了农活,喂了4头牛,还在村里做装修工,如今挣了钱,要盖新房了。”

袁洋扶着格桑坐下,为他量血压。因担心格桑褪下一只袖管着凉,袁洋把格桑的外衣围在格桑腰腹。“服药后视力若何?做装修工累不累?”袁洋细心扣问,最后还商定了复查的时间,调整了用药方案。临走前,袁洋细心地把格桑所有的药物拿出来,从新分类摆放,把新的用药量写在药盒上后,又叮嘱同业的村医翻译成藏文。

格桑拉着袁洋的手,轻轻地放在本身的额头上说:“您常来看我,待我比亲戚还好,您对我的恩典,这辈子、下辈子我都还不上。”“舍不下”的藏族同胞不止格桑。袁洋曾为一位患有腿疮的藏族白叟按期清创换药,他抱着白叟的脚放在本身膝盖上,换药后为白叟穿上鞋袜;也曾在过年时代,天天到武汉市儿童病院为一位藏族女孩关联赴汉治疗;一位有精神疾病的藏族女性因为病情复杂病院难以收治时,袁洋与病院通宵沟通,并请来外院专家会诊……

袁洋说,当看到他们好起来,感应很欣慰。能治好更多人的病,这是..的价格,也是作为一名大夫的初心。

为革新手术室带着氧气瓶在北风中攀爬

山南市乃东区有1个街道和6个乡镇,藏族同胞3万余人,因为各种原因,32年来一向没有本身的人民病院,村民看病,要么舟车劳顿,从村里赶往山南市人民病院;要么在乡镇卫生院看病,医疗水平有限。

2016年9月,停诊了32年的乃东区人民病院从新开诊。此时,袁洋方才进藏两个月。摆在袁洋面前的情形不容乐观:门诊只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超声科、藏医科,独一的手术室闲置,连住院的病房都没有。全院专业手艺人员不足30人,连一个中级职称都没有,远远不克知足一个县级病院的需要。

袁洋从硬件做起。手术室年月长远,温度系统失灵,连修理人员都打退堂鼓。袁洋不愿抛却,行使业余时间跑到其他病院考查。为了考查电热管走向,他携带着简略氧气瓶和救心丸爬上两层楼高的室外墙梯。户外北风刺骨,攀爬加重高原回响,袁洋忍着强烈的不适,一连几晚终于看出门道。他画出图纸,和修理人员协商革新方案。经由几个月的革新,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层流手术室建成。此后,在袁洋的协调下,由武汉市金银潭病院救助,乃东区人民病院又有了本身的结核检测仪和麻醉机。“硬件再好,没人会用也不成。”袁洋说,他多次伴随乃东分担向导赴汉,恳求武汉大夫组团..。现在,乃东区人民病院有5位金银潭病院的大夫,还有武汉市卫计委吩咐的专家。袁洋还接纳“师带徒”,每位内陆大夫由一名..大夫指导。

2018年,乃东区人民病院史无前例地有3名大夫经由中级职称聘用,专业水平大幅提高。由袁洋牵头完成的一项水痘传染课题成为乃东区首个医学课题。该院还完成了第一台肌瓣移植术+髌韧带修复术、第一台纤支镜检,并顺产第一名藏族女婴。天天门诊量从两三人次提拔至如今的110至150余人次,岑岭达250人次。

在一次疫情中,该院收治的患者悉数治愈,隔离的患者悉数康复。山南市卫计委主任桑杰群培握着袁洋的手说:“感激你练习出一支过硬的医疗队,山南人民感激你!”

2019年,袁洋竣事..期前,乃东区人民病院申报国度二级病院。“这是病院的要害时刻,是乃东人民的大事,我不克这时候脱离。”在..竣事后仅仅5天,袁洋又回到乃东。

3年跑遍47个村只为..村医

9月27日,乃东区结巴乡乡镇卫生院门前开满了格桑花,村民德吉卓嘎带着发烧的女儿白玛玉珍前来看病。

袁洋一边为白玛玉珍搜检,一边指导身旁的本地大夫:“春秋季候手足口病高发,手脚都要搜检。”每当袁洋带队下乡义诊,几乎全村的藏族同胞将他围住,面临他们虔敬的眼神,袁洋心急如焚,吩咐的专家终会脱离,只有培育本地村医,才能有永远不走的大夫,才能让村民“小病不出乡”。

2017年,在武汉..队资金支撑下,袁洋率先在山南市亚堆乡、颇章乡和结巴乡试点下层医疗绩效改造,连系下层医疗的热点、难点工作和短板,制订了124项审核指标,涉及根基花样、诊疗规范、慢性病治理、流行症防控、妇幼保健办事等。

七步洗手法、血压计和温度计的尺度使用方式、抗生素的精准剂量……村医一切从头学起,接管系统化..。无论是骄阳当空,照样风雪交加,每季度袁洋都邑率领各乡镇的村医翻山越岭现场交叉审核。3年间,袁洋跑遍47个村,每个村都去过五六次,而这47个村分布在2000平方公里的局限内。

审核机制下,村医们力争上游。在2017年山南市卫计委年关审核中,乃东首次获得第一名。群众写意率由审核之初的33.3%上升到85.7%,群众就医实现“小病不出乡”。

袁洋对此并不写意,他说:“机制还需优化,这也是我再回乃东的原因。只有留给藏族同胞一套优良的机制,才能宁神脱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