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人才“帽子”多了才能解决“里子”问题

2018-09-05 13:55:17 网络整理 阅读:134 评论:0

中国人才帽子”是太多还是太少,这是一个问题

最近无论懂不懂,讨论学者头衔的文章挺多,当然以抨击者居多,比如一位读金庸出名的老兄写了一篇“如果长江学者遇到金沙江学者”会如何的文字,大意是目前的人才帽子种类繁多,自从“长江学者”诞生后,每个地方为了制造“帽子”可以说是携三山追五岳,几乎将各地的名山大川都瓜分了,颇有点像金庸小说里江南七怪、黄河四鬼等江湖尊号,看这架势都可以开一场武林大会了,算是结结实实的将目前国内的人才政策调侃了一把。

人才“帽子”多了才能解决“里子”问题

当然,首先需要纠正一点的是,1998年最早由李嘉诚先生捐资设立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长江”英文翻译是“CHEUNG KONG”,是按粤语发音音译过来,并非直接源于中国的第一大江,而是李嘉诚退休前所管理的长江实业集团,类似于西方的讲席教授,这在欧美学术体系中很常见的一种人才头衔。

比如去年在学术圈里最热闹的一件事情,就是号称清华女神教授的颜宁“归海”受聘于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担任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当时大多数人的舆论情绪都集中在她归去来兮的叹息或者离去的八卦上了,很少人去真正了解颜宁赴任这个职位的含金量。普林斯顿大学在2016、2017连续两年力压哈佛、耶鲁排名全美大学第一,雪莉·蒂尔曼女士不但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也是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就任用她名字命名的终身教席,不但是所有该领域专家的理想,也是对于此人在该领域的承认和至高褒奖。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没有这个“帽子”,普林斯顿大学想要将颜宁这位39岁就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未来科技之星纳入麾下,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

从这里引发开去,必须要讲到影响西方学术几百年传统的“捐赠讲席教授”制度。在美国的学术体系中,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ship)是位于正教授(Full Professorship)之上的一个头衔,获此头衔的学者都是在各自领域特别杰出且成就非凡的教授。在英国,一般而言教授(Professor)就相当于美国的讲席教授,也是最高的学术头衔。最为传奇的讲席教授席位莫过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从1663年接受国会议员亨利·卢卡斯的遗赠设立至今,350年来,担任过这个席位的科学家包括伊萨克·牛顿、保罗·狄拉克以及斯蒂芬·霍金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