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厘清“家校共育”边界遏止“家长作业”

2018-10-03 10:19:12 网络整理 阅读:158 评论:0

厘清“家校共育”边界遏止“家长作业”

“明明是孩子的‘家庭作业’,怎么现在都变成了‘家长作业’了呢?”近年来,部分中小学生的家长反映,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过多、过难,或者必须由家长配合才能完成,使得不少家长在工作之余,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帮孩子做作业。对此,陕西省教育厅9月30日发布文件称,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北京青年报10月2日)

近些年来孩子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象,可谓是比比皆是,频频引发关注和挞伐,正视和遏止“家长作业”的呼吁,也是此起彼伏。这种背景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家长作业”出手和说“不”的,也是屡见不鲜。

只不过,此前这些治理大多都仅限于较小范围和层级,比如一市一县等,能够像此次陕西这样在全省进行统一规范,且明确与其他作业减负一道系统安排的,却还很鲜见。陕西教育等有关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努力,值得肯定和期待。

饶是如此,也不得不说的是,“家长作业”屡见不鲜且被治理屡次重点述说,也恰恰说明了这一问题长久以来并没有得到根本和有效遏制的尴尬现实。

对此,有的认为,“家长作业”屡禁不止是学校尤其是老师课堂教育不到位,但教学考核倒逼之下老师教学转嫁家长的结果,因此遏止这一现象需要课堂教学转变;有的认为,之所以出现“家长作业”,是因为家长和学生在孩子家庭作业布置的问题上缺少发言权,因此遏止这一问题需要家委会的有效参与才行;有的认为,这是家长长期忍让的后遗症,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家长“硬”起来;还有的认为,这是我国整体教育教学改革不充分不彻底造成的,遏止“家长作业”根在进一步深化整体教育教学改革等等。

应该说,站在不同角度和侧面来看,这些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客观而言,这些分析要么不够尽然,要么触及的点太细小,要么着眼点太大,,对真正解决和有效遏止“家长作业”,并不具直接的可操作性和全面及时有效等。笔者以为,这一问题产生最直接原因还在于“家校共育”被异化执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