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康熙皇帝下旨在武清打了口井,武清城关东马房豆腐丝由此扬名

2018-10-04 03:29:13 网络整理 阅读:202 评论:0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屡屡外出,他曾三次出巡东北祭祀祖陵,五上五台山,六巡江南,十几次巡幸畿甸,二十九次驾临白洋淀,四十五次谒东陵,五十七次塞外行围。其出行的目的,除了祭祖之外,就是河务与漕运。《清实录》记载,康熙途经或巡幸、驻跸天津武清共有二十三次,留下许多故事。当地传说,如果没有康熙皇帝,也就没有武清著名的小吃“城关东马房豆腐丝”。

康熙四十八年(1709)五月,55岁的康熙皇帝到武清城关南王庆坨,巡视永定河堤防,武清知县王原博率众出城关南门跪迎。皇帝一见沿河堤防经洪水冲刷后仍很坚固;二见田间地头春苗覆垄,男女老少在麦场上打轧麦子,又是丰年,龙颜大悦,赞许地方官治理有方,当晚驻跸城西许庄行宫,回京后下诏书,为许庄拨款修庙、打井。

康熙皇帝下旨在武清打了口井,武清城关东马房豆腐丝由此扬名

康熙

城关镇许庄村,至今保留着康熙皇帝当年下诏打的一口水井。相传过去这一带的井水都有几分咸苦,许庄这口井打完之后,连带周周围围村庄的井水,也都变得甘甜清爽,当地人用井水磨豆腐,做豆腐丝,味道与众不同。最早城关一带的西黄新庄,有个山东来的老赵专卖豆腐丝,老赵有个亲戚老刘,住在附近东马房村,跟老赵学了做豆腐丝的手艺,如今武清最有名的“城关豆腐丝”,以东马房人做的最为正宗。

做豆腐丝,要先用井水做豆腐,一斤豆子能出四斤豆腐。除了井水好,关键所在,还是十几道传统工艺——豆子必须精挑细选,坏的不能要;泡豆子冬天要十三四个小时,夏天要六七个小时;接下来磨豆、煮浆、点浆,豆浆形成豆腐脑后,打碎泼在豆包布上;再进行压制,将豆腐脑多余的水分挤压出去,形成豆皮,然后揭皮、晾晒、卤制。这些制作工序缺一不可。

康熙皇帝下旨在武清打了口井,武清城关东马房豆腐丝由此扬名

豆腐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