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艺术与理解——从“鞋之争”说起

2018-06-08 10:21:56 网络整理 阅读:106 评论:0

作者:姚满林(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艺术史曾有一场著名的争论,争论的一方是艺术史家夏皮罗,另一方是哲学家海德格尔,争论的对象是荷兰画家凡·高的一幅油画,油画的内容是一双破旧的鞋,争论的焦点是这双旧鞋是农妇的还是凡·高自己的,基于此,我们可以简化,姑且把这场争论称为“鞋之争”。与其说这是一场争论,倒不如看成一次无回应的批判,因为海德格尔对夏皮罗的质疑保持着缄默。为了这点事,不少美学家、美学史家乃至哲学家(如法国的德里达)乐此不疲,发表过各自的见解。今天再次论及“鞋之争”这个话题,我们并不打算,也不期望裁判争论的最终结果。相反,我们只是以这场争论为契机,来略览其背后所蕴含的诠释学问题。

1935年11月,海德格尔在弗赖堡科学协会作了一次演讲,题目为《艺术作品的本源》,第二年的11月至12月间,他又以同样的题目在美茵法兰克福自由德国主教教堂议事会上多次进行演讲,演讲的内容颇受听众欢迎,甚至激起了一些爱哲者的狂热。海德格尔的得意弟子伽达默尔后来把这些演讲对德国思想界的影响称之为“轰动一时的哲学事件”。正是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几次提到了凡·高油画中的鞋。诚然,在演讲稿中,海德格尔的分析充满了想象力,从“凡·高那幅描绘一双农鞋的油画”,到“田间农妇穿着鞋”,再到“农妇站着或走动时都穿着这双鞋”,他将这双破旧的“鞋”锁定为“农妇之鞋”。不仅如此,,海德格尔还从磨损的“鞋”中领悟到了农妇劳动的艰辛、丰收的宁静、生活的苦乐、甚至是分娩的痛苦和死亡的恐惧。

艺术与理解——从“鞋之争”说起

一双鞋子(1888年)凡·高/绘

艺术与理解——从“鞋之争”说起

一双鞋子(1887年)凡·高/绘

不可否认,海德格尔这番评论有着独到而深刻之处,但也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声。作为艺术史家,夏皮罗提出了系列质疑,其中涉及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海德格尔所提到的那幅油画具体是凡·高的哪一幅画?二是凭什么说那双鞋子是农妇的而非艺术家(凡·高)本人的?对第一个问题,海德格尔本人1965年以书信的方式进行了含糊的回答,他告诉夏皮罗那幅画是他1930年3月在阿姆斯特丹展览上看到的,回答就仅此而已,而无其他任何信息。较真的夏皮罗则并不就此罢休,以艺术史家的“严谨”来深究,最终判定了海德格尔所提到的那幅画乃是德·拉·法耶目录中编号255的那幅。当然,夏皮罗的这个论断也是一孔之见,并非什么定论。后来,不少人对海德格尔回答的真实性又进行了考证,因缺乏足够的资料佐证,因而最后都不了了之。相比较于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鞋的归属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夏皮罗认为海德格尔犯了错误,弄错了鞋的“主人”,不是农妇的鞋,而是凡·高本人的鞋。倘若鞋的“主人”不是农妇,那么,海德格尔的论述也就存在偏颇。遗憾的是,对后面这个问题,海德格尔一直未予以回应。其实,这场争论背后隐含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艺术作品理解的合理性问题,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这个问题具体化为两个方面:其一,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属于存在论意义上还是认识论意义上?其二,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否超过艺术家本人的理解?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拥有双重视角:哲学的和诠释学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