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五代人传承薛庄“水泊梁山高跷会”

2018-06-09 03:39:30 网络整理 阅读:66 评论:0

五代人传承薛庄“水泊梁山高跷会”

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房山区在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集中开展了具有房山特色、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一项城市中越来越模糊的高跷展示引起人们的兴趣。而这正是2016年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当地人喜爱的薛庄高跷会。薛庄高跷会是以水浒人物为原型展开的演出,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也叫“水泊梁山高跷会”。

三次续会 五代人传承

薛庄高跷会有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第二任传承人李绪,他于1945年5月18日续会,并在全村人的帮助下,让高跷会维持下来。“薛庄的高跷,南白的叉,大兴庄的中幡独一家”,这是解放前流传在京南地区的一句顺口溜。据说,当时闻名于十里八村的薛庄高跷会还得了个“盖京南”的名号。

此后,由于各种原因,薛庄高跷会几度被迫停歇,这一状态持续了近20年。直到2013年,第五代传承人马宝经过多方求助,又重新把高跷会组织起来。谈到当时接手的原因,马宝说:“主要想趁着这些老人还在,希望能挽救高跷会,别让这项文化遗产失传。”

全部由村民表演 年长者逾七旬

2015年,恰逢房山区文化..发掘全区文化遗产,马宝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向区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获得审批。据他介绍,现在的薛庄高跷会全部由村民组成,最年长的成员已经71岁,却仍在坚持演出。高跷会主要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多是参加政府组织的公益演出,,鲜少接商演。

从演出形式来看,与一般意义上仅限单一动作展示的高跷表演不同,薛庄高跷会是以水浒人物为原型展开的演出,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也叫“水泊梁山高跷会”。由于涉及人物较多,薛庄高跷会的成员也非常多。目前,包括地勤人员在内,有近80人。

表演除去缠头裹脑、跳花箱车、跳大板凳、跳板头蹿裆上大跳、串花篱笆、渔翁拿鱼等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高难度动作表演外,还有叙咏歌、叙事歌形式的独唱和合唱,内容包括哲人箴言、文人诗作和先知告诫等,再配合鼓乐演奏,薛庄高跷会便把一场完整的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

30名孩子继承经典 展示传统魅力

谈及未来发展,马宝说,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并发展,他们积极与附近的路村小学合作,吸收了30名有意练习高跷技艺的学生学习,希望这些孩子能够热爱这项技艺,使其发扬光大。

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带领整个薛庄高跷会继续努力,争取在薛庄村建立高跷产业文化园,吸引全国的高跷团体来表演,互相切磋技艺,推动这项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有朝一日踩高跷能够登上世界舞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努力。

文/北青社区报 李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