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深夜美文丨婉转玲珑古典心

2018-06-12 22:39:53 网络整理 阅读:107 评论:0

婉转玲珑古典心

文 紫檀

很喜欢叶嘉莹讲诗词。最初是在百家讲坛上无意中听了她的吟诵,很有感觉。后来在书店看到有她的讲课录音集,马上买了。

每天午后,就把这套碟放来听,里面还夹杂着板书的声音,那粉笔敲在黑板上细碎的当当声,是那个燠热夏天的注脚。有时听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从入睡时的王籍,到醒时的李白了,黄粱一梦,不过一生,我却一个午睡就穿越了初唐。

我是学中文出身的,当然读过不少唐诗宋词赏析一类的书,但和叶嘉莹相比,那不叫欣赏,而叫解释。很多教科书式的语言讲得死板,告诉你这首诗讲了什么,属于哪个流派,至于它为什么美,美在哪里,反而不能细致地开掘。

中国古诗词,,背负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身临其中的熟悉过那氛围,那么,那烟尘之上的、故纸之中的、发黄的古中国,是难以融入的。别说评论家和学者,即使是普通读者,也必须得有积淀。所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叶嘉莹一定要回到中国教书。

她曾在加拿大教书,学生很多是华裔,那是“竹生”。——这个词,我第一次听到也是在叶嘉莹这里,叶老师还认真地给这名词解释了:竹子是一节一节的,每节之间都有隔,而移民海外长大的孩子,他和母国是隔离的,和生长国也是隔离的,因为文化是有隔膜的,这种隔膜是难以穿透的。

叶嘉莹恰恰是讲究“穿透”的。她总是把重点放在美好的意蕴上,用有生机的语言把诗词之美慢慢点化开,她是真正把诗词当成一个鲜活的生命去体味的。她说:好的诗词,最重要里面有一个生命,千百年后读者再读的时候,仍然可以产生一种感动和感发,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氛围,不用刻意地去学,只要你生活其中,就会被包围被蕴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