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借助新技术力量,中国企业该如何“跨海寻人”?

2018-06-15 15:00:35 网络整理 阅读:203 评论:0

借助新技术力量,中国企业该如何“跨海寻人”?

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恢弘步调一致,1978 年 12 月 26 日,国家以复兴为目标,公派 52 名访问学者搭乘飞机前往美国深造,中国人阔别已久的留学梦重新躁动起来。作为一个镶有镀金光环的身份标签," 海归 " 引发的热议也延续至今。

但与早年间挥别故土的留学前辈们相比,今天谈及海归,语调与心态已平和许多,最近十年,出国和归国人数一直在同步增长,后者尤令人欣喜——哪怕抛去 " 中国梦 " 替代 " 美国梦 " 的民族主义叙事不谈,仅从最现实的个人利益出发,在诸如金融和科技等领域,回国或许都是精英群体兑现价值的最佳路径。

这种价值变迁,无疑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注脚,不想孤悬海外当这场奇迹的看客,成为一众海外华人精英的共识。与此同时,与家人相聚的便利,文化认同上的向心力,以及各地方政府招才引智的雄心,一同构成了本土市场对海外人才的巨大合力。

而这种合力的对立面,是近几年欧美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尽管中国已连续数年成为美国第一大生源国,每年为美国经济贡献超百亿美元,但特朗普 " 美国优先 " 的立场(这里不加任何价值判断),增加了外籍在美工作难度,去年宣布收紧 H-1B 签证已向外界证明,人才资源是其 " 逆全球化 " 主张的重要构成;而大洋另一端,由保守党执政的英国,近年来也收紧移民政策,梅姨担任内政部长时就以打压移民和国际学生著称,英国 PSW(毕业生两年工作签证)也已被取消——这些无形之墙,也加速了中国改革开放后最大的 " 海归潮 "。

另一方面,这场人潮涌动,让 " 海归 " 的镀金光环已不如几十年前那般耀眼,在供给端,不是每一位海归都迎来了期许中的未来,他们中的不尽如人意者自嘲为 " 海待 " 和 " 海剩 ",正在为下一份理想工作奔波;在需求端,试图深度参与全球商业秩序的中国企业,也希望更准确地抓住这波海归潮机遇,制定更高效的全球化人才战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