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东北抗日军民在行军途中为何要模仿鸵鸟姿势?军史专家大揭秘

2018-05-27 12:02:14 网络整理 阅读:134 评论:0

沈克尼军事专家,宁夏民政厅巡视员,,中国探险协会理事,季我努学社讲座嘉宾

2017年5月29日, 我同军史专家萨苏、武警大校安然等, 同赴绥芬河东宁原日军筑垒, 寻访昔日的战场。我和安然作为考察队“尖兵组”, 在距绥芬河距边境仅600米的密林里冒雨行进, 不慎迷路。想起抗联第八十八旅旅长周保中将军的《东北抗日游击日记》。某日步哨教育讲“方位判断”, 其生物判断、器械判断等在中、俄两军的《地形学教程》中均有叙述, 唯独“自然判断星、月、风……”中的风向判断方位, 是东北猎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猎人的独门知识。

东北抗日军民在行军途中为何要模仿鸵鸟姿势?军史专家大揭秘

天长山发现的当年日军的燃料罐

东北猎人告诉我, 暖风是南风, 冷风是北风, 且有谚语。此外, 东北猎人还发现黑龙江流域多东风, 野草向西倒;而乌苏里江多西风, 野草多向东倒。这说明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的周保中将军, 在军事教材知识之外, 善于在作战中总结当地山民的经验。

东北抗日军民在行军途中为何要模仿鸵鸟姿势?军史专家大揭秘

东北抗日军民

在风雨交加的森林灌木丛中, 我试学当年抗联官兵双手抱头、肘向前屈的方法前进, 果然迅速, 且蚊虫不扰。据记述, 当年杨靖宇将军在最后的战斗中, 就是用这种“奇怪的驼鸟的方式”, 快速在山林中行进。

东北抗日军民在行军途中为何要模仿鸵鸟姿势?军史专家大揭秘

东北抗联部队画像

风雨密林中, 想起东北抗联赖以寒区生存的密营。在绥芬河抗联第八十八旅博物馆, 我见到过抗联战士构建密营的两种重要工具—斧和锯;在曹立明先生的和平纪念馆, 又见到萨苏先生捐赠的、当年..军官拍摄的抗联密营的历史照片。此次考察, 抗联老兵的精魂点点滴滴植于我的血脉之中。

(沈克尼:《绥芬河日军筑垒随行笔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