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人生最高级的活法,不是做别人期待的“角色”,而是做“自己”

2020-06-01 18:03:07 暂无 阅读:1403 评论:0

人生最高级的活法,不是做别人期待的“角色”,而是做“自己”

《七月与安生》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乖乖女“七月(马思纯饰)”向往着另一种生活-“安生(周冬雨饰)”的古灵精怪,流浪漂泊。

她们第一次相识是在十三岁,从认识那一年开始,她们就成了彼此的影子,彼此的光。

直到某一个一位叫苏家明的少年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你可能以为这又是一部闺蜜为男友撕扯的闹剧,其实这跟男主没有任何关系,他甚至可以是不出面的“空气人”,因为导演要探讨的是两个女孩到女人成长时的困惑与关系。

若不是真的心心相惜,安生不会对七月说:

“我知道你真心喜欢这个男生,我让给你啊。

我知道我的存在让你尴尬了,我可以离开的。

我没想到你会这么生气,我错了,你别不开心。”

她们是开在二七的双生花,对着镜子映照出了彼此,看完电影,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因为我们一生似乎都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要去哪里?”

我们到底是自己?还是不过是尘世间的一个角色

生活中,你会认识一个张处长,一个李局长,一个吴教授,但其实你根本不认识这个人,你认识的不过是他的角色而已。你愿意被定义为怎样的标签呢?

其实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角色化教育,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训练你成为我需要的那个角色。

我们要成为好学生,好孩子,好女儿,这些都是角色。

在角色里,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感受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角色要求你成为什么样子。

我们看电视,看书里那些至死不渝的爱情,看桃园三结义同生共死的友谊,我们小时候总会以为这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但是在人世活了几十年后,你才发现真实的人世间并非如此,这些不过是小概率事件。因为小概率才会被传颂,于是接受这种教育和影响越多的人变得越容易理想化。

我们上班就是角色化的对接。目标明确,分工清晰。但是下班回到家中,回归生活,却不明白了,会觉得自己的男友或者老公,为什么老是不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行动?

但是对方凭什么按照你的预期去行动呢?

人其实只有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

你习惯了对男友和老公应该是怎样角色预期的时候,其实是放弃了对一个真实,完整,鲜活的人的接纳。

你自己何尝不想回到家中,希望家是那个温柔的港湾,是能放轻松惬意的地方。既然如此,你又为什么要给对方那么大压力,让对方来扮演你期望的角色呢?

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环境,但是只有去角色化地认识,沟通,交互,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人生最高级的活法,不是做别人期待的“角色”,而是做“自己”

不同的关系中,角色和位置不同,我们是否入戏太深

在一段关系里,你随时随地都在面临着一些行为的期待。来自不同的人不同的位置,因此你随时随地都在扮演着某个角色。

但是我们在扮演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角色时,时间太长,入戏太深,就把这个角色当作了唯一的自我。

每一种角色期待,都给你提供了行为的线索,让你不自觉地想去顺应这种期待。而这,常常是影响我们行为的关键因素。

更可怕的是,我们的语言上的期待还往往和角色上的期待相矛盾。

生活中我们总是不自觉成为了焦虑的妈妈,一面总是说着“我的小孩就是太粘我了,根本没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我希望他怎样怎样” 而另一面呢,总是不自知地帮孩子事无巨细地安排好所有的事情。从内心并没有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小孩。

在角色的期待里,我们已经把孩子放在一个“没自主性”的位置,当然孩子也把我们放到了一个“什么事都有我妈”的位置。这时只是单独语言上的表达期待已经于事无补。

而孩子每一次看到的是只有在妈妈眼里表现好的时候才得到喜爱,他不断地被说服,是因为你乖,你成绩好,你懂礼貌,妈妈才会爱你。

我们势必只能成为“角色”而不是自己吗?

当你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寻求解决办法,那么你的心也被打开了,不再被“角色”期待所屏蔽。

心理学老师陈海贤提出过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1. 在回应对方时,你要先想想,他把你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而你真的想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吗?

2. 如果你和别人相处时,已经有一些不舒服了,那你就要思考,是不是我的位置和角色有问题了。

3. 如果你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你期待的样子那样对他。当然前提是,你要真诚地相信他有你所期待的那一面。

什么是个性?其实就是我们在关系中习惯扮演的角色,角色即是限制,也是改变的方法。

人生最高级的活法,不是做别人期待的“角色”,而是做“自己”

或许你的人生剧本,因为你思维的改变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如果你试着以第三人的视角来跳脱一下,观察你现在的生活。你总会发现有一些似乎是无限循环的惯性剧情,而且是你极度讨厌的剧情。

所有的人成了狗血电视剧里丑陋的样子,不自觉演了一段很low的剧情而不自知。

感叹和恐惧的同时,为什么不给自己编排一个伟大或者出彩一点的剧情呢?

从你自己的改变,你发出的微光,你尝试的不同可能开始,给自己更多可能的角色,不框定它。多好?!

和亲密关系的家人或者恋人的牵绊总是如此耗费精力又显得无能为力。如果我们都是一颗颗的树,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是在看树叶上的问题,我们忘记使得我们紧密相连的是脚下的大地,不是风不是树叶和树叶的表层沟通。我们试着通过大地传输我们最底层的爱开始,不好吗?

就像七月与安生,相对于男人,最终她们发现彼此更重要,因为看似外表完全不同的两人却有着极其相似的灵魂。你或是安静,或是不羁,或是矜持,又或风骚,每个七月和安生的内心都住着千万种自己。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那个最懂彼此的人,或许我们不行,但是我们能学会的是接受自己,学会爱那个可以有更多可能的自己,学会看破自己的肉体凡胎,看破自己的的身家背景,看破自己的既定的角色, 成为自己的七月与安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