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三问比利林恩

2019-11-11 09:01:32 暂无 阅读:1512 评论:0

比利林恩一整个中场休息的恍惚,在我眼中都是重影。就像跟一个信息不对称的人对谈,你说A,他说B。或者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人和你擦身而过,就像一个朋友,却无法问候。李安在他62岁的时候推出了这部以19岁军人为主角的电影。整场影片如同一场超长而又浮夸的电视节目,又似乎是几部经典影片的叠加:《父辈的旗帜》、《细细的红线》、《锅盖头》。……也许他对浮华看厌了,于是拿了120帧率的摄像机来描述世界的虚无。360度无死角的120帧率画面几乎还原现实,超级真实,也超级无聊透顶,犹如我们的生活。总能感觉命运如潮,人在其中,莫名彷徨。

三问比利林恩

一个掌控与被掌控的故事

时间的流逝

仿佛一场豪华的以过去时讲解的人生,彼时还没有经融危机,富人还可以花钱购买选座权;希拉里斯万克还未凭借《百万美元宝贝》第二次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赞誉;碧昂斯也还在真命天女合唱团里面唱唱跳跳,活力四射。坐在影厅的椅子上,可以在电影的浮光掠影中安静欣赏时间在李安的镜头前流淌。

关于仪式感

片中死掉的大兵在一个很平常的场景中对比利林恩说了一段关于因果报(karma)的话。细细想了一下,这个场景其实非常的李安:镜头放在一棵树前,两人平静地坐在树荫下,林恩在擦枪。一只鸟盘旋一阵飞过天际。上周末,我们刑侦大队老同志退休,大队组织了一次欢送仪式。欢送会上,领导说:大家宽松一点。然后队员各自发言。其实并不是什么很大的排场,跟平时开会也并无二致,却能传递出传递出脉脉温情,以及很强的仪式感。 “make about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大兵如是说。是人都不能免俗的,然后为了和纯净的理想之地分隔开来,我们需要仪式感。大概有几次仪式感很强的场景:大兵们互相道“I love you”;林恩临走时和两个女人道别;还有电影仪式一样的镜头调度来弥补120帧清晰得如商场里的高清电视广告的百无聊赖的画面。

李安镜头里的哲学

木心说过,摄影要像哲学又不是哲学,要像诗又不是诗。电影的新技术让观众分不清戏里戏外,群像场景中的小互动、新班长吃饭剔牙等小动作都显得毫发毕现。此时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方法论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了,但这或许是导演刻意的安排。

能感受到技巧的还有中场表演时第一人称的镜头扫过表演台,林恩站在众多演员的身后,摄影机在这个角度取了几个空泛凌乱的镜头剪辑起来,特别没有一个视觉中心。好比林恩的内心:乱。

很多参与战争的士兵会获得战后创伤症候群,这是一种无法用理性消弭的体验。除此之外,比利林恩还要独自面对自我和国家的抉择。此时,战争创伤、体育比赛现场、短暂的情愫、面临人生拐点这些杂芜的情绪交错在一起,孰重孰轻,谁的影响更多,一时竟难以分辨。林恩无法代表任何主体,他只是他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大兵。如果他没有出现在荧幕上,我们谁也不认识他。就是这么微不足道,却要被全世界关注,中场表演结束时,镜头对准林恩的特写和大屏幕上的镜头聚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又微不足道无人关注,一种莫名的虚无感。

三问比利林恩

电影结束,全场灯光暗下来,唯独“真命天女”自顾自的在跳舞,大兵林恩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仿佛他们之间只有风。待电影放映机关闭,走出影院,拥抱一整个街区的俗不可耐。

#值得二刷的电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