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2019-12-05 18:03:01 暂无 阅读:1191 评论:0

“每个时代都有拓宽电影表达宽度的人”——谢晋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们常说,电影是诞生于戏剧和文学之上的造梦艺术,但姜文不是,他曾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道“有人说电影就是造梦的。其实对我来说问题在于什么是现实。也许现实跟人们所想象的梦之间的界限,没那么清晰。所以你想要拍的感受也好,所谓的生活也好,没法避免里边有关于梦的表达,或者说你可以把整个片子都拍的像非现实的梦一样。”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的第一“梦”,他也正如前辈们的“梦”一样,第一部“梦”往往都是沉重的。这是部讲述中国七十年代的青春片,也注定了这必定是个不平凡的故事。正如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48年的..,一个男孩用刀戳一个全面..的时代。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则是二战时期的意大利,一个男孩窥视者一位女神的诱惑与毁灭,就像“种子没办抗争土地”一样狼狈,而《美国往事》则是在禁酒令时期的美国,一群男孩与一个女孩的美国梦,是如何幻灭的。所以当我们回看当“时间”遇上“大事件”总会产生炽热的火花。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红星照耀

在那个被红星照耀的年代,就像是马小军自己的话“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发黑。”但如果用今天的人眼光来看待,那又是一个充满着伤痕和泪痕的年代,是无数普通人的噩梦,但对于成长在军区大院里面的马小军来说,那是他的简单的青春岁月,一段难以忘记的记忆。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王朔曾在原著中说道“我感激我所处的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学生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不比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知识”。虽说青春的本质就是浪费,但回顾今日,强制性的规矩,让青春毫无节制的在被浪费,而他们却是在青春上以几乎疯狂的方式在消遣和放肆着,到底谁更好,我们没办法下定论,而姜文也曾通过《阳光灿烂的日子》总的空间设置来给出自己的答案。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空间隐喻

电影作为视觉的艺术,它不仅是简单的讲述一个故事,摆上几个镜头就能够抓住观众,通常它们需要利用空间作为它的感染式,空间不再是简单的故事发生背景。在被影像赋予的空间内,空间是社会性的表征,电影空间内弥漫着社会人文与社会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大多数都是具有指向性或是隐喻性的。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权力是无形的,但在电影权力的展示是通过电影的空间体现出来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马小军,因打架被警察抓走之后,他大哭表示再也不犯了,而马小军带米兰回家被父亲撞见也谎称是自己的老师,而等到米兰成了刘忆苦的女朋友,他也只有借以梦境打回去。在这些场景中,空间成为了权力的载体,以一直无形的手释放着,而审视着这个权力的正是电影故事外的“疯子”。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疯子

“疯子”是编剧和电影喜爱的人物类型之一,它存在的作用如同“小丑”一般“警示着”人们正在发生的一切,但它又不与“小丑”的是,“小丑”是直接把喜剧面具脱下展示毁灭,而“疯子”则是用以“毁灭”的故事还讲述悲剧。

古伦木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的意识模糊和精神失常赋予了他不参与故事情节,以此来审视电影的“权力”,他是拥有独立自我空间的疯子形象,是脱离了社会秩序的人,外在事物的人是无法进入的,即使是社会权利也办法窥视“疯子”的自我空间。他们是见证者,也是世俗世界的唯一清醒者。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影评人都一致认为“古伦木”是马小军们的一面镜子,是这群狂热而无聊少年的代言人,但是在笔者看来,“古伦木”它还是时代的代言人。“古伦木”,“欧巴”和“傻”,这三个词并非是为了诙谐幽默而写上去的,仔细研究发现这三个词几乎可以作为时代华语的凝练。

“古伦木”和“欧巴”是在中国上映的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中反法西斯战士的接头口号,其中“古伦木”的意思是“消灭法西斯”而“欧巴”的意思是“自由属于人民”的演变而来。而在样板戏中《奇袭白虎团》,朝鲜军队的接头暗号也是沿用了这个“古伦木”和“欧巴”,等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把这个“暗号”移植了过来。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古伦木和“欧巴”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群炽热的孩子们在原本应该澎湃的青春中无法挥洒,只有在自己是“战争英雄”下和六条在胡同中打架,在“老莫”的狂欢中释放自己的青春和荷尔蒙的想象。这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时刻准备要以“战争英雄”的身份登上舞台。

片尾等他们再高呼“古伦巴”的时候得到却又是“傻”的回应,这又何尝不是时代的变迁,又何尝不是马小军极力的想融入这个世界却又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一段自嘲。

曾经幻想成为“战争英雄”的少年 把胡同当成了他的战场,把六条的孩子当成他要消灭的敌人,在那个灰暗的年代里,少年们用这样的方式释放青春期躁动不安的荷尔蒙、实现自己的英雄梦。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间离

为什么姜文的影像作品中要不断的质疑自己?在戏剧和编剧史上,这种电影方式称“间离效果”,是由英国导演和剧作家布莱希特提倡的一种创作方法,他和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完全反着来,他认为戏剧不应该把观众们引入剧情漩涡中去,从而丧失理智不断的跟着人物命运,剧情去喜怒哀乐。

应当用这种“间离效果”把电影与看戏的人给区分开来,使观众感觉到陌生,从而能够认真的审视电影中的生活,从而得到新的启发或者是生活的理解。因为他希望观众们能够保持着理性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被动式的去接受电影结局所给出的答案。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并非是特意去输出这种廉价的价值观,而是他自己也给自己在设置“间离”,他不断去跳脱剧中“记忆”的阐述,不断问自己:“究竟是为什么,“我”的记忆居然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偏差?等到电影结尾,画面一转,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是这个世界变了。

姜文说“北京变得这么快,二十年的功夫,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城市。我几乎找不到任何记忆里面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楚幻觉和真实。”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姜文总是较真电影中的“一砖一瓦”。在《邪不压正》中为了找个像过去北京的天气,特意跑去云南找了块地搭了个棚子,1:1建了个胡同,但姜文觉得胡同的瓦片不像,又从北京干脆直接空运数几十万片的瓦过来,一片片又给重现搭上.....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

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的相撞之下,贾樟柯选择了回到“城乡结合部”,去记载我们变迁中落下的东西和记忆,去把废墟前和废墟中的东西给拾起来,而姜文则选择了回到“自己的记忆”,他用自我的方式去寻找那些我们曾经遗忘的美好和记忆。

现实的面目全非,篡改了我们的记忆,使得我们步履难行;在这个途中我们丧失了纯真,但我们也在过去记忆的路上找到了纯真;正因它是曾经的纯真,这才让我们觉得如此的宝贵,正是灰暗的今天,这才让昨日的过去,在回忆中也变得阳光灿烂。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而姜文恰恰带我们找到了过去灿烂的日子,他是我们时代把电影拓宽的人,是我们的幸运。

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参考文献

[1]王朔.动物凶猛[M]//王朔文集:第四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321.

[2]谷海慧. 此梦可待成追忆 只是如今仍惘然──《阳光灿烂的日子》评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

[3]王东成. 用真实的记忆伪造历史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中国青年研究,1996(01).

[4]刘心武.“大院”里的孩子们[J]. 读书,1995(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