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从万科股权捐赠,看企业接班及财富传承

2020-04-07 09:15:15 暂无 阅读:795 评论:0

从万科股权捐赠,看企业接班及财富传承

近期有两则新闻引起了小编的注意,一则是4月2日,万科企业股资产管理中心与清华教育基金会签署了捐赠协议,将企业股中心的全部资产(2亿股万科股票)一次性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清华大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发展专项基金”;另一则也是4月2日,京东的运营主体—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任刘强东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徐雷接任执行董事、经理和法定代表人,此前,刘强东频频卸任京东旗下公司高管,2020年已卸任近50家。

这两件事情之所以引起小编的关注,是因为它们除了事件本身之外,还向外界传递了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信息,或者说关于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该如何接班传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止对于大企业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子女教育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下面小编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愚见,有不同意见的小伙伴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小编交流讨论。

一是带头效应。小编不知道以股票形式的捐赠在国内是不是属于首次,但是万科的这次捐赠无疑会自带光环效应。这当中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万科的在地产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二是捐赠的规模比较大;三是公司的集体行为。

二是捐赠财富的方式。以前的捐赠大部分以现金或者物资的形式,但是这次直接以股权的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以后的捐赠方式。

从市场稳定的角度上来说,捐赠股权比捐赠现金更有利于市场稳定。因为对于大企业家来说,他们自由支配的现金并不多,大部分是以股权的形式存在资本市场中,如果他们想大比例捐赠,那么势必需要大规模的减持手中的股票,这不利于二级市场的稳定。

而且捐赠的股权,会随着企业的发展慢慢增值。2010年10月,万科企业股的账面价值为9.68亿,现在价值53亿,增值了将近5倍,当中还不包括公司分红的收入。对于受赠的基金会来说,可能股权每年的分红就可以覆盖掉每年的基本支出,这样基金会的规模就会越来越大,能做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比如大家熟悉的盖茨基金,现在的资产规模将近47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会,目前累计捐赠超过500亿美元债覆盖100多个国家,主要关注的是改善健康和教育体系。

三是企业(家)的情怀。人从根本上只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生存,得活下来;二是得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在社会中,大部分人都被困在了第一个问题,只有少部分拥有巨额财富的人才有机会回答第二个问题。当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财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串数字,他们更多的是会考虑如何把这些钱回馈社会,因为在他们心底对这些财富会有一种感恩之心,他们相信这些财富是社会给予他们的恩赐,而他们也很乐意以某种形式把这些财富让度出去,去造福更多有需要的人们,这个就是觉。

这里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了,那些大富豪做慈善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企业的产品免费给我们用呢?比如微软、比如阿里、比如微信。这也是小编这里想补充的地方,做慈善和产品免费用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件事,前者是做慈善,后者是断命根子。没有产品收入,企业家们的财富迟早得赔光,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都没钱吃饭,还得每天为生计发愁,这对于人来说根本做不到。就像一个人每个月收入只有5000元,谁能说服自己每个月捐5000元或者超过5000元呢?是人都做不到,更何况大企业家呢,而且对于人来说,只有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才会考虑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

四是企业继承的方式。国内目前有很多大企业,都是上一辈企业家从白谷堆里厮杀出来的,比如阿里、腾讯、京东、格力、万科、万达等,这些企业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很强的个人标志,比如一提到上面的企业,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马云、马化腾、刘强东、董明珠、王石、王健林等名字。这些企业都很成功,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所以最后都会面对一个问题:企业如何接班,文化如何传承?

从目前来看,阿里、万科已经先走一步,虽然目前效果不错,但是不能否认马云和王石的影响力还在;京东正在跟进,现在还看不出效果;至于腾讯、格力和万达,目前还没有端倪。这里重点要提一下万达,老王一旦退休,聪少能不能接班。要知道老王为了让聪少得到锻炼,那可是一下拿出了5个亿的练手费,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聪少应该是没有办法打动董事会的,至少目前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去驾驭那么多的财富。

至于企业以哪种方式继承,小编不知道,但是小编觉得家族式传承不是最好的方式,这种模式现在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强行传承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企业。至于子女继承财富的问题,国外很多富豪家族已经做出了示范,那就是信托基金,采取每个月发工资的形式,这样就能确保富过三代,甚至千秋万载……

最后小编想简单谈一下子女教育的问题,很多家庭有一定的小生意,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能够继承它们,并把它们发扬光大,这是人之常情,都可以理解。但是反过来说,继承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么?如果小孩从小知道自己长大后就会继承父母的财富,那么他们会不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如果小孩从小就按照父母给自己安排好的道路成长,那么长大后他会成为父母,会不会迷失自己;二十年前的商业模式放到现在就一定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么;这种传承到底是为了企业?为了小孩?还是为了自己?

不是自己觉到的、悟到的,谁也给不了,给了也拿不住;只有自己觉到、悟到的,自己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自己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