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为两罐奶粉,澳华人妈妈被歧视

2018-12-02 08:18:21 网络整理 阅读:184 评论:0

为两罐奶粉,澳华人妈妈被歧视

一个带着孩子的澳籍华人妈妈,在超市购买两罐奶粉,在收银台前被超市员工一把夺走,被追问原因时,超市员工竟然直言:“奶粉要留给澳洲孩子的。”

货架上的奶粉只供澳洲孩子,屈辱一幕发生在2018年11月22日晚,澳籍华人妈妈Amy购买奶粉时被歧视,虽经过一番据理力争,Amy最终买到奶粉,但所受屈辱让她怀疑自己十年前对澳籍的选择。

“那天晚上,‘澳洲公民’这4个字就像是一根刺,提醒着我不属于这里,还丢了根。“Amy说到。

如今根也丢了,澳洲居民又把自己视为异类,因为自己的亚洲面孔而成为超市工作人员野蛮刁难的理由。

谁之过?

一方面,海外华人在当地的代购行为一度陷入疯狂。有媒体报道,近日有华人在超市排队抢购奶粉,澳洲各大超市奶粉频频告急。面对一扫而空的货架,奶粉稀缺的现实,超市工作人员过度紧张,才导致这一场把Amy当成华人代购的“误会”。

另一方面,澳洲超市并没有采取措施应对市场变化。超市依然按照正常供应链备货,却不知奶粉已成为网购目标,市场变了,供求关系变了,因为超市储货不足,导致奶粉一罐难求的尴尬局面。

为两罐奶粉,澳华人妈妈被歧视

买不到奶粉,急的是妈妈们。

其实,奶粉的短缺既不能怪华人代购,也不能怪超市供货不足。供求关系矛盾还应以市场方式解决,比如增加生产企业的奶粉产量,比如扩大对华出口?

如果把奶粉当成商品,市场巨大需求会刺激生产,厂家既可实现全球供应的”梦想“,又可赚取更多利润,何乐而不为?

仅靠超市一方的监管,就会出现本文开头的那种尴尬境况。

超市在买卖中设定若干前置条件,比如对数量的限制,防止代购的办法,商品自由交换的属性变了,不要说受到屈辱的Amy不理解,任何对奶粉有需求的妈妈们都无法理解。

一罐奶粉从当地民生到国际贸易,成为无法回避的市场需求。协调好不同国家间对商品的供求,不是一个Amy的诉求和一家超市能解决的国际贸易问题。

为两罐奶粉,澳华人妈妈被歧视

在全球一体化浪潮下,设定壁垒、力求自保的消极政策都是对世界进步的阻碍,“关起门来过好日子”的想法天真、自私,在发展中谋求共荣共享才能主导世界的未来。

只要有需求,商品就满足供应,更何况奶粉是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不可缺少。

百姓事不是小事。一方面,提高国内奶粉生产品质,减少国人对海外代购需求,国内奶企责任重大。另一方面,提高对海外生产企业的吸引力,让生产资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动,,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当供需重归平衡时,为两罐奶粉而受屈辱的故事才会成为众人口中的传说,现实中的笑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