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青海村幼十年试点探索,海东乐都区学前毛入学率增长超一倍

2019-12-15 18:49:19 暂无 阅读:1118 评论:0

12月14日上午,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幼有所育在青海暨山村幼儿园十周年汇报会”在北京举行。

青海村幼十年试点探索,海东乐都区学前毛入学率增长超一倍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现场了解到,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最早开展儿童发展试点的地区。经过十年的试点探索,乐都区已经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实现0-6岁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全覆盖的区县之一,并探索出“学前进村,一村一园”“早教入户,免费家访”以及“儿童营养包”全覆盖的农村幼有所育的乐都模式。

200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海东市乐都区开展了“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项目”。项目免费为6-24个月的儿童提供营养包,旨在降低儿童的贫血和生长迟缓率。从2012年起,发放营养包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政策。目前政府每年有5亿中央资金支持。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方面介绍,自海东市乐都区实施“一村一园:山村幼儿园”计划以来,该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从2009年的48.2%提高到现在的98.6%,第一批受益学生已升至高中。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伟指出,十年的社会实验,不仅极大改善了青海试点地区的儿童发展状况,而且展示出了强大的可复制性和规模化发展前景,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据介绍,自2009年乐都试点以来,“儿童营养包”已经成为国家政策并在贫困县实施;“山村幼儿园计划”则从青海扩展到贵州、云南、新疆、甘肃、湖南等11省(区、市),惠及30个贫困县的20万学龄前儿童,许多地方也参照“一村一园”模式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边远贫困地区的“入园难”问题;针对0-3岁幼儿的早期养育,在国家统一政策尚未出台之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已率先在甘肃省华池县、新疆自治区吉木乃县、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四川省雷波县、..自治区尼木县、湖南省古丈县等贫困地区开展试点工作,3000多名幼教志愿者、近千名育婴辅导员活跃在田间地头、草原牧场,他们走家访户,为农牧民家庭提供现代育婴指导,改善幼儿看护质量。

但与此同时,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0-6岁的儿童约200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人口国家规模,为贫困地区儿童提供早期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李伟表示,这些儿童由于家庭贫困、抚养人教育水平低、公共服务不完善而缺乏适当的营养、必要的养育和教育机会,如果没有公共政策干预,他们成年后极可能因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如父辈一样再次陷入贫困,从而延续所谓贫困代际传递,这是让人十分担忧和揪心的事情。

“可以说,改善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状况已经刻不容缓。但是,要把这种急切的现实需求转化为政府、社会的自觉认识和实际行动,还有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共同付出努力。”他说道。

澎湃新闻现场了解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将联合社会各界通过发起倡议“阳光起点计划”搭建“幼有所育”的儿童发展..和网络,推动建立贫困地区村级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争取早日实现2000万农村贫困儿童“幼有所育”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