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让遗产“活”起来(文明之声)(2)

2018-08-08 06:28:13 网络整理 阅读:89 评论:0

在去年世界建筑节上 , 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公园的外围景观获得唯一世界景观奖。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古城池遗址之一。6000 年前 , 城头山人种植水稻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 这里有全世界发现最早而且保存最完整的水稻田。设计者对考古遗址最小干预 , 用各种湿地植物及林带 , 对环绕古城遗址的护城河外侧水岸进行生态修复。核心区以外的公园主体部分 , 被重新设计为农田 , 成为一个户外的稻田博物馆。一座架高 4 米的玻璃廊桥 , 供游客登高远眺 , 使得公园北部的考古遗址尽收眼底。用玻璃作为桥面材料 , 可以使阳光穿透 , 保证其下方的农作物有充足的日照 , 沿桥散步也成为一种奇妙的探险。

科技、艺术和环保创意赋予古老遗址以新的生命 , 真正让大地上的遗产苏醒过来。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进入良性循环

新中国成立以来 , 湖南省的田野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成果显著。1972 年发掘的马王堆汉墓蜚声中外 , 成为世纪考古大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考古工作 , 建立了湖南从史前时代到历史时期相关阶段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湖南是稻作农业起源和新石器时代社会复杂化进程研究方面的重要基地 : 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中国目前最早的完整形态的水稻 , 不晚于距今 12000 年;以澧县彭头山遗址为代表的彭头山文化是长江中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 澧县城头山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城址 , 被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 , 也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第一景。

商周时期 , 湘中地区沩水流域炭河里、高砂脊遗址及周边出土的青铜器使得沩水中下游成为中国南方三大青铜文明中心之一。考古资料见证了楚国疆域在湖南的开拓和楚文化的南渐 , 秦朝洞庭郡和苍梧郡的设立及大秦帝国管理下的地方政治 , 西汉长沙国及其所辖郡县在湖南的有效管理。这个时期湖南楚汉城址之密集 , 已几乎和近现代县城的分布重合。里耶秦简、益阳兔子山简牍、西汉长沙王陵及诸侯墓、楚汉城址和墓葬等重大考古发现不仅填补了湖南上古历史的空白 , 更为重建湖南华夏化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素材。汉晋以来 , 湖南重要的考古发现有宁远舜帝庙、长沙走马楼、安乡刘弘墓、郴州晋简、湘阴窑、长沙铜官窑、沅陵元墓、永顺老司城等 , 这些考古发现为湖南地区历史、文化、民族的研究提供了比文献史料更为丰富和直观的资料 , 成为寻找湖湘文化源头、梳理湖湘文化脉络、构建湖湘文化物质基础的重要基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