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三条控制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2)

2018-08-22 05:20:19 网络整理 阅读:118 评论:0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与生命线。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生态系统保护的实体边界,使其成为生态保护的“高压线”,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永久基本农田夯实国家粮食安全

....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伴随一些城镇的迅猛扩张,大量优质耕地流失。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环境约束没有变,“人的命脉在田”这一客观规律没有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一战略要求也没有变。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历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演化的永久基本农田,形成与各自环境平衡共存的复杂生态群落,是耕地中的优质精华资源,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土地资源支撑。

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要划定并守住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采取经济、法律、技术等多重手段,确保管得住、建得好、守得牢,将良田沃土留给子孙后代。要在夯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格局的基础上,维持与培育健康的土壤,致力于提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人民吃得饱、吃得好。

城镇开发边界把城镇融入自然

国土空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这种相互关系意味着我们为保障其中一方所付出的努力会影响其他几方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例如,粮食、蔬菜、水果之类的有形生态产品可以长距离运输,生态系统提供的无形生态产品,如水土涵养、净化空气则无法搬运。我们要认识到,在有限的空间内,建设空间大了,绿色空间就少了,自然系统自我循环和净化能力就会下降,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就会变差。因此,要根据城市情况有区别地划定开发边界,特大城市、超大城市要划定永久性开发边界。

城镇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化尊重自然、绿色低碳理念,将环境容量作为确定城镇规模的基本依据,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在城镇周边留下充足的生态空间,承担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功能。城镇居民购买当地食物便利、新鲜,也能减少食物长途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是防止城镇无序蔓延,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的倒逼机制,优化城镇布局、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城镇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把城镇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作者:樊良树,系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