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红色热土孕育绿色发展(3)

2018-08-22 05:21:20 网络整理 阅读:76 评论:0

桐梓县的杉坪村遵循区域山地特点,引进特色种养殖产业,通过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实现了荒山变花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旅馆、农民变工人,获得了贵州最美乡村、农业观光示范园等荣誉。今年上半年,桐梓杉坪旅游景区接待游客96495人,景区收入4843万元,直接带动脱贫220人,间接带动脱贫300人。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的赤水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近三年投资100亿元打造赤水生态旅游度假区,以旅游发展为抓手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旅游商品,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建设了赤水河谷绿道、赤水市餐饮一条街、中国恐龙岛等项目,完成村庄整治和黔北民居改造。天岛湖、天鹅堡等7个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及红石野谷等集体经济项目,带动20个贫困村“出列”,累计帮助减少贫困人口3.17万人,30个村集体经济平均达40万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赤水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930.9万人次,综合收入93.46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近1万人脱贫致富及巩固脱贫。

推动绿色发展

“遵义的红色旅游点大多集中在农村,非常适合实施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农旅一体化,走绿色发展的路子。”令狐绍辉告诉记者,围绕红色旅游的原点,农业公园、家庭农场、古村古镇呈现出圈层式布局,带动作用十分突出。

仁怀市的鲁班场,扼守通往茅台渡口的咽喉,三面环山,地势险要。当年,红军三渡赤水途中在这里展开了著名的鲁班场战斗。如今,站在鲁班场南面的摩天岭上,一幅赤水河边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近处坝子里的“八卦田”,远处赤水河谷的“红高粱”,冒沙井、琵琶湖和鲁班场战斗指挥所等景点相互映衬,让人流连忘返。据介绍,仁怀市在发展酿酒工业的同时,注重多种业态科学协同发展,鲁班场的农业园是“坛(场)鲁(班场)农旅一体化园区”的一部分,两年来,园区引进12家企业合计投资2.5亿元发展旅游产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1100多个就业岗位,群众就地打工,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在新蒲新区的十里荷塘鸳鸯湖畔,拍摄新婚照的年轻人和金婚照的老人成了两道美丽的风景。3年前,这里却是荒坡荒草。自从引资2.5亿元进行农旅一体化开发,相继建成卧龙湖、樱香长廊、儿童乐园等30个景点后,这里成了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

据介绍,近年来,遵义市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优势,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红为魂、依山造景、就地取材、农旅结合,打造了近百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融合红色精神传承、生态环境保护、传承乡土文化、完善基础设施,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农旅一体化”的绿色发展模式,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本报记者 吕慎 李丹阳)

作者:吕慎 李丹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