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激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8-10-11 07:01:18 网络整理 阅读:169 评论:0

“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激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思政教育

编者按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强化育人、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本期,我们编发一组思政教育的稿件,希望对各个层面的学校教育教学有所借鉴,从而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思政教育的支撑。

大学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只有抓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就尤为重要。这要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人才培养各方面,融入大学教育教学各环节,内化为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的创新解构,外化为大学生的行动自觉和行为习惯。“融入”产生融入力,融入力也是一种生产力。一方面,融入的过程彰显着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法,浸润着核心价值观方向上引领、路径上指导、目标上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融入的结果犹如化合反应,从而使得核心价值观自然而融洽地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融入第一课堂教育,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在这个阵地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成长。知识见识使人深邃、富有、澄明、纯粹,在精神理智层面涵养人类之爱、美善之德、本真之志、创新之趣、感恩之心,推动着从知识层面到价值层面的转化,帮助着大学生构建知识的元认知体系,培育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他人的知识本体观和感恩社会、服务国家、造福人类的知识价值观。但这还不够,随着知识更新迭代周期的缩短,促进知识转化的条件越来越丰富多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第一课堂教育,在助推学业解惑的同时,还要依赖从知识层面到价值层面再到行动层面的转化,努力拓展第二课堂,打造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成绩单”,注重上好“开学第一课”,并贯通离校“最后一公里”,实现“两个课堂”同时融入、同向发力、同步育人,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大学生的知识涵养和实践养成生根发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