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民勤广种“绿太阳”,顽强阻击两大沙漠“握手”

2018-11-02 09:54:03 网络整理 阅读:174 评论:0

民勤广种“绿太阳”,顽强阻击两大沙漠“握手”

民勤县南湖乡境内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农民在扎草方格压沙。

本报记者范培珅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马维坤、姜伟超

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有一块绿洲,她像一把锲子,阻隔了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合拢。这就是民勤县,全域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各类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占了九成,一度被称为“第二个罗布泊”。

就是这样的不毛之地,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了现在的17.91%,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在整体大环境改善的带动下,民勤“沙进人退”的局面得到基本遏制,生态自我修复功能逐渐启动,与“罗布泊”的样貌渐行渐远。

这背后,是60年的接力。

敢用白发换绿洲

“风,是用胸膛挡住的;沙,是用脚印盖住的;树坑,是用指甲抠开的;树木,是用汗水浇活的。”有诗人曾这样描述民勤治沙。

从上古“水草丰美的滨湖绿洲”到“三面环沙的沙海孤岛”,再到现在“人沙和谐”,民勤县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注定了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历史。

据明清史料记载,明朝时民勤人就“以柴草插风墙”抵抗风沙。清末民初,风沙沿线的村民自发组织“柳会”“柴会”“风墙会”等组织,治理沙害。

但效果有限,沙魔步步进逼,“东风吹秕田,西风吹死苗”。新中国成立前,民勤县约有26万亩农田受风沙灾害,60多个村庄被沙压,每年约2.3万人远走他乡。怀着家乡即将消失的悲愤和不甘,在国家的关怀下,民勤人书写了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历史。

位于民勤县薛百镇宋和村西面的龙王庙沙区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之一。20世纪50年代,宋和村几乎看不到树,每刮一次大风,都能上演“沙上墙,羊上房”场景,200多户人家中有30多户告别了家乡,外出谋生。在那个尚无法使用机械化设备治沙的时代,全国十大治沙标兵石述柱带领的治沙突击队硬是推着木轱辘大车创造了黏土沙障与林木封育结合的治沙新模式,被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命名为“民勤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