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八旬夫妇立遗嘱要水葬:骨灰合一起伴玫瑰花撒河里(2)

2018-11-05 06:36:26 网络整理 阅读:181 评论:0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2012年,西安市政府颁布了《关于推进城乡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城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要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为目的,采取骨灰堂(壁、墙)安放以及深埋、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为主要形式。此外,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把不占或少占地的生态葬式葬法纳入奖补范围;鼓励为不保留骨灰者建立统一的纪念设施等。

昨日,华商报记者致电咨询西安市殡葬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目前西安尚未有水葬的先例,也没有相关规定,如果个人要将骨灰撒到渭河也是允许的。”

据了解,山东省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积极推进树葬、海葬、骨灰撒散、花坛葬、草坪葬等绿色生态安葬,开展骨灰撒散、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等公益便民活动。而北京市去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本市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补贴办法的通知》,鼓励倡导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选择骨灰海葬或者骨灰自然葬的北京市户籍亡故居民提供免费殡仪服务。浙江舟山市海葬起步于2010年,截至今年9月,已累计实施海葬621例。舟山户籍人口的海葬实行费用全免,并给予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海葬奖励。

评论

水葬被接纳是个好的变化

由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生态葬是殡葬习俗的二次变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态葬提出已经有些年头了,但至今说起生态葬,可谓人人都支持,,一旦涉及自己多数又摇头,这是生态葬面临的最大尴尬。以至于要不要选择生态葬,被媒体称之为“纠结的作别”。以较早开始探索生态葬的武汉为例,今年清明节前夕,武汉市民政局表示,受困于传统殡葬观念,自1997年以来,仅有约4万名逝者实行生态葬,选择率尚不足1%。

近年来,墓地价居高不下,各种殡葬仪式费用高得惊人,在一片“死不起”的抱怨声中,相对而言,更具比较优势的生态葬并没能“乘势而上”。按照年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骨灰格位存放、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50%以上”。生态葬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宏观上讲,这不仅仅是个生态环保问题,更是个思想观念或者说移风易俗的问题。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的是时间与耐心,在涉及死亡的大事上,尤其如此。具体地说,这取决于老人的意愿以及家人的支持程度。

显然,西安这对老夫妇的选择,固然无法从整体上改变生态葬“边缘化”的现状,但从报道来看,这对老夫妇立下遗嘱要将骨灰撒到渭河的举动,对于这座城市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按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说法,西安市目前尚未有水葬的先例。换句话说,生态葬想要成为丧葬方式的主流仍有距离,但水葬这种生态葬方式正在被人接纳,这总归是个好的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