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于伟国:到2035年,建成美丽新福建(5)

2018-06-29 01:28:45 网络整理 阅读:131 评论:0

理顺管理体制。针对保护地多头交叉管理问题,整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有关自然资产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职责,组建省政府垂直管理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实现统一管理。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针对国家公园涉及多个县市管理权限问题,组建“国家公园联合保护..”,创新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将试点区划分为特别保护区、严格控制区、生态修复区、传统利用区,实行分类管理、分区施策。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实施生态搬迁、资源流转、生态补偿、社区发展扶持以及优先从村民中选聘护林员、扑火队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措施,促进国家公园建设成果利益共享、社区建设与生态保护共赢。

6

全面推行河长制

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和村级河道专管员制度,全省所有河流全部配置河长,省市县乡4973名河长、1182个河长办、13231名河道专管员全部到位,制定河道专管员队伍管理、河长巡查等配套制度措施,实现全省大江小河全部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打通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7

生态司法保护机制

出台全省生态环境资源审判机构、检察机构设置方案,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生态司法机构全覆盖,建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机制,及时高效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违法行为。

8

培育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市场主体

制定实施培育发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镇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PPP工程包实施方案,吸引社会资本以PPP等模式,对镇村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营。全省已推出129个农村污水垃圾市场化治理项目,目前全省所有乡镇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系统,78%的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75%的行政村建立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约6000个行政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9

生活垃圾分类

厦门市坚持探索推进垃圾不落地文明创建和分类工作,抓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大环节”,构建了“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工作格局,探索出全民众参与、全部门协同、全流程把控、全节点攻坚、全方位保障的“五全工作法”,有效推进全市垃圾分类工作。2017年底,全市主城区(思明区、湖里区)、机关单位、驻厦部队和相关企业全部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2017年11月住建部在厦门市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推介厦门经验。

来源:福建日报 省发改委 省生态办

文字:福建日报记者 周琳 严顺龙

图片:福建日报记者 郑杰

平潭传媒融媒体指挥中心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值班编辑:周寒冰

值班主任:季亚军

值班编委:杨 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