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榆树百年“徐家窑”:留住青砖青瓦的烧雕技艺(3)

2018-07-21 15:03:40 网络整理 阅读:176 评论:0

在赵师傅的口中,技术性的语言并不多,但看到他操作的每一个动作,就会发现每一步都很有讲究,例如摔泥时,需要力量更大,必要要使模具中的四个角都被填满,从而保证制作出来的砖可以方方正正,经得住烧制。

榆树百年“徐家窑”:留住青砖青瓦的烧雕技艺(3)

在赵师傅的帮助下,记者耗时5分钟,从摔土、扣模、到最后摆放,才勉强做出一个,而这些动作,赵师傅每天需要重复500次。在很多技艺开始自动化、机械化的时候,这项传统的手工制砖显得更有温度,更有意义。从1970年开始,徐加利先是在窑上打工,再到成为徐加窑的主人,到最后带着附近村屯的农民学习制作青砖青瓦的手艺,不仅让村邻的生活富足起来,同时,也让祖传的烧窑技术得到延续,尽管如今这份工艺加入了更多的工业化元素,但徐加利觉得,手工这项技艺,还是应该作为祖辈留下的财富,传承下去。

徐加利舍不得这个手艺丢了,希望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会做,会烧,会懂,中式的建筑在世界上还是很好的,受欢迎的。

吻就是兽吻,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物,在古代建筑中最为常见,有保护建筑的寓意,除此之外,屋脊上还有的各种不同形态的飞禽,统称为脊件,这些脊件的雕刻,都是由马笑舫带着工人们来完成,所有脊件儿的制作,要先用泥塑做出模具,用模具翻模做出成品,再烧制而成。

当然泥塑后的造型,经过翻模,形成模型,成千上百的脊件都可以进行复制。每一个脊件的泥塑过程基本要在两三天左右,为了保障翻模时可以轻松脱坯,很多凹凸有致的造型,马笑舫都有自己的技巧。

模具完成后,就会被送到砸花脊车间,在这里,工人干的活虽然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却十分费体力,每一个模型都是几十斤到上百斤不等,工人们要拍打泥土填充模具。

砖雕属于我国四大雕刻艺术中的其中一类,分为浮雕、平雕、透雕、圆雕、贴雕,一般雕刻的图案多以花型、鸟兽、以及象征美好寓意的实物为主,和泥塑不同,砖雕的硬度更大,为了让雕刻力度适宜,马笑舫一般会配合一个木槌进行工作。

在马师傅的指点下,记者进行砖雕体验,看似轻松的雕刻工作,背后都是细心,下刀的手法不仅要精准,力度也要适中、柔和。

谈笑中,记者完成了雕刻工作中一小部分,而实际上,在日常砖雕工作中,并不像记者体验这么轻松,更多的是一种枯燥,同时还无法避免操作中粉尘带给身体的影响,所以,愿意学的人也很少,这么多年下来,马笑舫只有两个徒弟。

传统的烧雕技艺,懂的人不多,学的人又少,这是徐加利和马笑舫最担心的问题,二位已经年过7旬的老人,是徐家窑的第七代传承人,他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让古老的遗产又“活”了起来,他们希望,未来,古建筑能被更多的人去了解,古老的烧雕刻技法能让更多人认可。

“徐家窑”从2012年开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2016年先后被长春市政府和吉林省城府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如今,非物质遗产文化烧雕刻技艺已经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