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治睡城“回天有数”补短板初见成效(5)

2018-07-23 02:54:30 网络整理 阅读:62 评论:0

“我已经去申请了,如果申请下来,公寓离公司走路只有3分钟,我想这会是未来招聘时对人才最有诱惑力的条件了,甚至比多发几千块钱工资的心理体验感更好。”一位公司在回龙观的年轻创业老板说。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图片制作/沙楠

民声

“出行问题终于解决了”

“以前出行很不方便,没有公交车,出门全靠社区班车,如果赶不上社区班车,走到最近的地铁站要20分钟。现在家门口增加了好几路公交车,大家出行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此外,社区周边新建了超市,小区内也建了菜站,日常生活所需都能满足。”

——回龙观百家城社区居民王迎

“有了长庚医院,天通苑越来越适合居住了。不过,我的孙子马上要上学了,这里好学校太少,这是个问题。现在年轻人都重视教育,教育条件跟不上,人才可能就要流失。”

——家住天通苑的钱大爷

“我是看着天通苑一步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以前这里购物不方便、堵车特厉害,大部分房子都打隔断租给好多年轻人一起住。现在大商场有了,路修好了也没那么堵了,连群租房都被治理好了,这变化多大呀!”

——天通苑治安协管员王阿姨

“天通苑现在的交通还是不太方便,每天早高峰挤地铁的人太多,限流通道走得人发晕。而且小区里面的公交数量太少,去地铁站主要靠黑车和摩的,小黄车、摩拜虽然都有,可是早晚高峰想找到一辆太难了。”——天通苑居民钱女士

记者观察

持之以恒推进“回天地区”提升

为昔日“睡城”注入活力,是一件持之以恒的工程。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虽然这两大居住区目前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短板,但政府部门着手实施的“回天有数”计划,从本地区的关键问题入手,缺什么补什么,以“星星之火”的态势逐渐开始覆盖整个地区。

就以“回天地区”的职住失衡问题为例,通过“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创业”的模式,在回龙观当地打造创新创业集聚区,引入高科技创新企业入驻,建设人才公寓和生活服务设施,职住失衡这个老大难问题就有希望得到解决。再比如社区治理,龙泽苑社区的经验如果推而广之,通过居民自治和引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等模式,不仅社区的工作更好开展,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会提升。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各级政府牢牢树立“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管理理念,利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综合管理机制,以民生短板为抓手,紧紧围绕居民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的生活需求,回龙观、天通苑必将成为北京城市治理的“样本”地区。

本版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赵婷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