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别了,暨阳路|小笨麻麻

2019-12-08 12:58:35 暂无 阅读:1651 评论:0

前段时间,一则“再见,暨阳路!”的消息刷屏,母校诸暨中学门口的暨阳路即将拆店改造。看到这个消息,心中颇有些五味杂陈。

上世纪80年代,爸爸刚到诸中任校长,那时候财政教育投入不大,拨款基本只够全校教职工的基本工资。爸爸为了解决办学资金,将学校外部的围墙都改造成了店面房,这些店面房成为诸暨中学的一条“金项链”。有了稳定的店面租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很多,但是偌大一所学校,校舍破旧、设备陈旧且不齐,光靠门面房的租金自然是远远不够的。爸爸当时戏称自己是诸暨最大的“讨饭佬”,到处化缘求赞助,才逐步改善了学校的条件和教职工的生活。

我还记得我的中学时代,一开始时间匆忙还在校门口的早点铺解决早餐,老板感念爸爸的帮助,总是不肯收钱。但因爸爸早有嘱咐在先,我总是在推让不过时择机扔下早餐钱就跑。几次之后,哪怕是饿着肚子,也不敢再去那里。

后来暨阳路日渐繁华,餐饮、服装、文具、百货……应有尽有,伴随着校园朗朗的读书声,成为诸暨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可以说,一条暨阳路,记载着当年爸爸和学校老师们艰苦的创业经历,也记载着众多诸中学子难忘的中学时光。如今暨阳路拆迁,这里的过去将成为历史,心里自然是不舍的。但我在回复弟弟的微信中说:“略有遗憾,但破旧立新,发展是好事!”

大时代的发展依旧车水马龙,暨阳路繁华的商业景象持续三十年,已经为诸中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即将从繁华归于平静,想来爸爸泉下有知,他也会感到欣慰吧!

以下是爸爸退休后写的一篇回忆文章,摘录于此,也是对暨阳路历史的点滴记录吧。

别了,暨阳路|小笨麻麻

别了,暨阳路|小笨麻麻

别了,暨阳路|小笨麻麻

未来的暨阳路和诸暨中学

勤俭办学,艰苦创业

蒋玲德

俗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必要的经济来源和物质条件,否则,不但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不能改变破烂的校舍校容,而且也满足不了教职工基本的..待遇。吸引不来好教师,原有教师也会人心思走,就难以建设好一只合格稳定的教师队伍,难以办好一所学校。所以,学校后勤工作是搞好教学工作的保证,是学校稳定和发展的保证。

我初任校长时,当时全县每年仅一亿元的财政收入。尽管有三分之一的财政用于教育,但基本上只能解决全县近7000名教职员工的基本工资。诸暨中学每年上拨款不到30万(我任职的最后一年,即1992年也只有42万)。这样的经济来源根本无法改变校舍破旧、设备陈旧而且不齐的情况。那时女生住宿在40年代造的老平房里,教师一家老小挤住在20平方的单间甚至14平方一间的单身宿舍。这一年,我们建造了科学馆,但欠一建公司工程款15万元。就在我上任的第一个春节,年三十夜他们还上门讨债,真令人焦头烂额、哭笑不得,哪里还有钱上新的建筑?

别了,暨阳路|小笨麻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诸中校园一角

当时,我们思想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解放出来,对解决学校经济困境还是一味的等、靠、要(等政府财政情况好转、靠上级主管部门拨款、伸手向上级要)。经过多次与上级领导要求,同意1984年建好女生宿舍楼,到暑期落成,解决女生宿舍破旧的问题,也缓解教工宿舍紧张的矛盾。1985年又拨款17万元造了诸暨中学第一幢套房的教工宿舍楼,这真使教职工喜笑颜开。同时,我们又千方百计装配了实验楼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还建立了绍兴市除绍一中外的第一个电化教室。36台电脑的计算机房和56台语言设备的语音实验室,这在当时确实是让我们自豪、令人羡慕的设备,连赵忠尧先生也说:“这样的设备在北京除重点中学外也不多,一所农村县城中学有这样的设备,真不简单!”与此同时,我们还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建了办公室,缓解了教师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

当时,我们是在勒紧裤腰带的情况下做这些事情的。教职工一面为学校校舍设备的逐步改善而高兴,一面也为他们..待遇低而不满。他们纷纷议论我校教工..不及兄弟学校,说,“在诸暨中学工作是压力重、要求高、待遇低”,还说,“校长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对此,我一方面做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大会讲、个别谈,说明全市教育经费紧张情况和学校收入情况,讲我们学校还是省第二批重点中学,要想进入首批重点中学,设施方面要创造条件,包括校舍、设备要努力达到一流水平,请求教职工能够理解、给予谅解。

学校经费现状令我深思:光靠上级拨款绝不可能满足我们学校日常开支和事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靠自力更生创收才是出路。这样,我们的指导思想便从“等、靠、要”逐步转变为“创、节、集(靠自力更生创收、节省可以节省的开支、学校自己设法集资)”。

“创收”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校办工厂上。而当时社会上国营和集体企业也开始面临剧烈的市场竞争,不少工厂面临困难;我们的校办工厂原以生产冷机为主,实际上是把别的工厂生产的原件装配成机而已。这在开始市场商品缺乏的情况下确实赚了一些钱,但随着同类具有规模的工厂投入生产,我们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技术力量、四无企业管理能力,校办厂便岌岌可危、面临倒闭。我们也设法转产,曾想到办实用化工厂生产痱子露、利用原翻砂设备和部分机床为大厂加工,但也难以打开销路。有的产品出去了货款不能及时收回,办厂确实前景黯淡。校办厂当时实际上已是明赚暗亏,每年的年终报表,账面上还有多少产品、多少产值,实际上相当部分是把原有的积压产品重复上报,很少甚至没有实际价值,仅是一堆废品而已。上交金额如扣除校派职工的工资..、聘用工的房租水电等费用,就所剩无几,甚至收不抵支了。对此,我们实行了工厂责任承包,改变了学校对工厂管得过死的情况,转变了学校办厂亏本的局面,保证了学校每年二万元左右的收入。

同时我们设法另辟蹊径。当时从报上看到上海市复兴中学拆墙开店引起争论的报道,考虑到我校三面都临大街,就先试着用靠街的旧房子出租开店,结果颇受欢迎,几间破旧平房出租年收入几乎与几十人的校办工厂相等。接着我们就在护校河上造起了平房,用作店面出租,结果一年就可收回成本。但这受到了城建部门的干涉,说“影响了城建规划”,“校门口开店使学校不像学校”。实际上对此他们是另有所图,是想利用我们护校河及旁边的空地建造拆迁户的过渡房。我们通过种种渠道申述理由,终于取得了协调,先后建起店面房近九十间,当年以5000元一间的年租金出租,收回了成本。加上人民路边的旧平房,以后每年为学校创收近八十万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租逐年递增至每间每年租金最高28000元,全年租金达二百多万元,被城区人们誉为“诸暨中学的一条金项链。”

别了,暨阳路|小笨麻麻

暨阳路成为繁华的商业街

这条“金项链”改变了学校经费捉襟见肘的紧张局面,补足了上拨人头经费的不足(当时局拨人头经费不能满足教职工应发经费的51%),保证了教职工的公费医疗等基本..,并全部靠学校自己的经济力量花三十多万元改造、更新了用电设施(包括变压器增容至120千瓦,变电房新建和线路全部更新)和自来水管等,用十多万元新建热水浴室和厕所,用三十多万元新建了厨房、更新了厨房设施。

在学校经费有了好转的情况下,我提出了“金元宝要捧,猪狗床也要拣”的口号,即零星收入也要抓,勤俭节约不可丢。我们利用学校池塘养鱼,既改善教职工生活,又增加学校收入;把学校空余场地分给各班种菜,育绿化树苗,既解决了学生劳动场地问题,也解决了班级经费来源问题;统一管理教室和宿舍照明,号召师生节约用电、用水,“不开长明灯、不放长流水”;通过团队组织学生拣废物废纸,既解决了团队的活动经费,又节省了国家资源。还开展了勤工助学活动,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自力更生精神。这些措施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当时报纸上也作过报道。学校建立了《学校财产保管责任制》,减少教具及仪器设备、图书的损坏和流失。

在学校的日常开支中我要求“紧”。我任职期间学校不向上级送礼。我认为这是“慷学校之慨,用集体的钱买个人的关系”。除外地和农村来我校教学活动可学校招待用餐(基本上用快餐形式)外,基本上不请客,更不到餐馆、酒家请客。甚至连校庆活动除远道校友在招待所吃宿外,大量来客也是吃学校食堂的快餐。这些做法得到了有关领导和来客的高度评价,但也确实冷落了一些人。有人在背后议论:“诸暨中学最小气!”

创收和节支的结果使学校有了一些余钱。有人提出要“多分一点”,当时我否定了这一意见。当时我的想法是:我自己从教育局过来,知道全县的教育经费还很紧张,教师待遇还较低,许多教师不安心于教育岗位,乡村学校的教师更甚。确实存在着“人心思走,人心向城”的情况。我应该顾全大局,照顾到左邻右舍。我校教职工待遇过于突出,这实际是给兄弟学校增加压力。所以我明确表示:“我不想在教师..上争第一,但要保持全县的中上水平。”同时,学校校舍大部分还是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建筑,已变得相当老旧;图书数量不足且多是老书、旧书;仪器设备也是老旧居多,还谈不上现代化。在上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得自己积聚财力,逐步更新、充实。要“留一点后力”,不能把钱用光分光。

这些观点现在看起来似乎显得陈旧保守,并为此也确实得罪了一些人,影响了一些人的积极性,但我至今不悔。甚至在我决定辞去校长职务时,我的一位很要好的老同学特意前来给我提出:“学校有成百万的积累,何不多分一点?这样不违反财务制度,让教师也给你留下了好印象,且你自己也可得到一份。”我谢绝了他的好意,对他说:“我应该为后任领导留下点后劲,继续把学校办好。把钱分完,就会影响后任领导的工作。就是要提高教工..,也让后任领导来提,这有利于提高他的威信。如果我提高了,后任领导因财力不足降下来,这会使教职工议论纷纷,会影响他的威信和工作。”这样我离任前把教职工..仍保持原来水平,把180多万元的积余移交给后任校长。

学校的创收节支,保证了学校的正常开支,缓解了学校经费紧张情况,但仍无法解决校舍更新和大型基本建设的资金。对此我听取了师生的建议,我们采取了“集资”的办法。为了解决教室闷热问题,我们向学生借钱,毕业时全部归还,教室装置了电风扇,解决了教室内闷热的问题。我们在教职工自愿的前提下向教职工借款集资建造了商业房,一年后归还本息。后来又采用自愿报名、资历审批的办法,集资建造了两幢48套教职工住宅房,解决了教职工住房紧张问题,使教师能安居乐业。对此,教职工都感到高兴,有教师反映:“我们平时..少发一点,但能解决住房这个大问题,从长远看还是这样实惠,领导这样做有眼光!”有青年教师反映:“虽然我们现在分不到,但这样原有的住房空出来了,我们也逐步得到改善。而且从长远看,这样下去,我们也总会轮到的。”

1990年2月28日,国家教委常务副主任何东昌同志来校视察。他充分肯定我校的办学成绩,但在参观学校时提出:“蒋校长,你学校办得很有成绩,但校舍太老旧了。”确实,我们前几年集中精力、财力建造了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和教工宿舍楼,而教学大楼大部分还是五十年代前期的建筑。不但房屋老旧,且是“U型”的苏式建筑,中间走廊,采光、通风均差。为此几次向教育局要求拆建,但教育局限于经费紧张没有同意。也曾向海外校友求援,也迟迟未作答复。台胞斯小坤先生同意出资为我们建造教学楼,后来因要新建浣江初中,市里经费紧张,经协商这笔经费去建造了浣江中学的教学大楼(后被命名为“小坤楼”)。就这样我们教学大楼建造问题就一拖再拖。

何东昌主任的批评,促使我们再次下定决心。经过反复思考,我提出了“争取上面拨一点,自己学校挤出一点,向社会集一点”的方法,决定拆去第一教学大楼,建造四层20个教室的教学大楼和两个年段的教师办公楼。当时估价需100万元的建筑费,而学校当时最多只能解决20万元。怎么办?我十几次去市教育局与有关领导协商。赵嘉桢局长开始答应十万元,经一再要求增加至二十万元。这样还是不足一半。我只能把眼光投向社会,争取社会支持。我就利用假期和其他业余时间到各个单位游说,争取他们的支持。于是我就成了“讨饭佬”,做起了“夜游神”。

别了,暨阳路|小笨麻麻

九十年代初的诸中校门

做“讨饭佬”可真不容易。一是得放下架子,厚起脸皮。这求人的事情总是要说动别人的心,取得别人的同情,激起别人的热心,弄不好往往会“热面孔贴冷屁股”,满怀热情而去,怏怏空手而归。二是有些单位的决策人我们不直接熟悉,或者是虽认识但交往不多,我们还得找与他关系好的同志作中介,而且帮助我们宣传鼓动。如电除尘器厂(现菲达集团公司),我第一次去也空手而归,后来靠校友石培根副校长和工程师郭元溪同志大力帮助,他们资助了我们六吨钢材。三是白天我自己工作忙,接待单位的同志也往往忙于本职工作无空接待,我就只能用晚上或假日到他们家里登门拜访。这得想办法弄清他们的家庭电话号码和详细地址。弄清了地址,还得把握好时间。早了他们一家正在吃饭不行,迟了影响他们休息也不行。有时还会碰上他们另有客人,加上路径不熟、通道照明不好,的确得暗中摸索。一次去一位厂长家里,他当时住在大桥路一幢房子楼上,因下面是商店,楼梯通道很不规范,又没有路灯。我下楼时被东西绊了一下,一跤跌得一时爬不起来,陈伤至今天气变化时还会隐隐作痛。

因为我四处奔波,到处讨钱,便被人称为诸暨最大的“讨饭佬”和有名的“夜游神”。

“皇天不负有心人”,许多单位领导向我伸出了热情的援手。原供电局赵元飞局长,他不但用供电局团委“义务劳动”的方式帮助学校更新全校的用电线路,而且为我们建造教学楼一次性资助五万元。在集资座谈会上,在他和前物资局周纪泽局长等的带头鼓动下,一次集资十三万元。这样我们建造教学楼的资金就筹集了五十多万元。于是我就向当时周惠良市长作了汇报,请他们催促有关部门加速批准我们的基建项目,他当即拍板支持我们工程上马,并表示如资金不足他在市府财政中设法补足。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在大楼建造过程中,我们千方百计降低工程造价,如采取议标承包,校友的建筑安装公司来造,毛经理提出“不计利润,做出牌子”,保证做出优秀工程,并且二级企业按照四级企业标准收取管理费。我们还请老校友、当时绍兴市物资局蔡局长批给我们15吨计划钢材,水泥由校友兆山水泥厂詹天云厂长负责,按质、按量、按时以出厂优惠价供应。这样大楼在短短六个多月内拔地而起,1992年寒假前落成投入使用,造价仅78万元。新建教学大楼命名为“暨阳楼”,以纪念原暨阳中学的历史。来参加学校80周年校庆及大楼落成典礼的同志同声称赞,教育局赵嘉桢局长同意再批拨十万元。会后,我主动告诉周惠良市长:“教育局一共三十万,集资十八万,学校挤三十万,这样我们自己可以解决了!”

这样的工程,这笔款项,今天看来实在是小菜一碟,但在当时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件大事。因为那时我们学校全部收入,包括上拨款和学生的学费以及创收,尚不足百万元,除去学校正常开支实在是所剩无几啊!这就是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