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 >

重温晋北独特的炕文化

2020-09-16 12:38:12 未知 阅读:1990 评论:0

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

【环球网文旅特约作者 米广弘】晋北地处高寒地区,早年间家家户户都用火炕取暖御寒。老话讲,“家暖一盘炕”,一盘热炕温暖了晋北农村的整个冬天,也渐渐形成了独特的炕文化。

重温晋北独特的炕文化

土炕一角 米广弘摄

炕一般是用石板和砖块砌起来的,细分为正炕、倒炕、顺山炕。正炕临窗而建,采光好;倒炕依后墙而建,避开了窗户,可以防寒风;顺山炕顺小墙依窗而建,主要是为了满足人口多的家庭住宿需要。

炕主要由炕头、当炕和后炕三部分组成,“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话反映了早年农村百姓对生活最淳朴的向往,也说明“炕头”当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在晋北一带的农村,炕头多是留给家中老人或长辈坐的,晚辈只有出远门回家,才会被让到炕头上歇一歇,暖一暖。倘若家中有人来拜访,那些尊贵的或亲近的客人就会被请到炕头,或炕中间的正位上;关系一般的就让到炕中间盘腿而坐;远客或生客,则只能在后炕的炕沿边坐。

过去晋北人家中的婚事嫁娶与炕有密切的关系。新娘子出嫁前,要坐在炕上请人用线绞脸上的汗毛,叫“绞脸”。出嫁的当天要在娘家的炕头上吃“离娘肉”,之后梳洗完毕就安坐在炕头等待新郎迎娶。临走前还要带上娘家早已备好的,在炕头暖得温热的“压箱底儿钱”和“满家饺子”。新娘进了婆家最先也要停留在炕上,炕上铺着红红的印有龙凤图案的花油布,窗子上贴着“百年好合”和大红“喜”字的剪纸,亮晶晶的描金黑漆铺柜上,整齐叠放着大红大绿的四铺四盖崭新被褥,这些喜庆的装饰将整个屋子的气氛都烘托得格外热闹。

在那个年月,炕可谓是家中最出彩的一个物件。因为它不仅是人们吃饭、睡觉、做针线活等家务的地方,还承担着待客的功能,所以家家户户都在炕上下足了苦功。炕沿边镶上宽约20厘米的杏木板或其他硬木,打磨后锃亮光滑,美观舒适。环炕的墙面请画匠彩绘上约二尺高的炕围画,也叫“墙围画”,以颜料做底,色彩画花,桐油涂罩,既鲜艳明亮,又坚固耐久。画的底色也因各人喜好,或浅绿,或淡黄,或大红,或橘红。

在山西忻州的宁武、五寨一带,喜用红棕底色,红火浓艳,强烈醒目,而在原平、代县、繁峙一带多用浅绿色,素雅大方,清新悦目。边道图案是炕围画的精华所在,种类极多,常用的是玉带边、竹节边、卷书边、万字边、鹤寿边、福寿边、金玉满堂边等。画空又称“池子”,是炕围画的点睛之处,有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多种形制,表现内容也非常丰富,人物、花鸟、山水、风景无所不有。

满炕铺的炕油布同样五花八门,明艳亮丽,上面通常画的是花和水果,过去那个年代人们不常吃到的东西几乎都画在了油布上,如菠萝、香蕉、荔枝等等。炕油布上的花画得也非常精致,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也有“千娇万态破朝霞”的牡丹,有“冰清玉润檀心炯”的水仙,也有“娇容盈盈满枝头”的茉莉……

据悉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过去有人把炕比作住宅的魂,认为没有炕,即便是再好的房子也没有了家的感觉,以至于如今虽过上了有暖气的生活,有些人依旧常常思念曾经睡暖炕的温馨小日子。(米广弘,文化学者)

标签:重温 独特 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