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百态 >

今日北京板栗收购价格,今日板栗收购什么价格

2023-03-06 06:41:01 武明振 阅读:64 评论:0

大家好,linda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今日北京板栗收购价格,今日板栗收购什么价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日北京板栗收购价格,今日板栗收购什么价格

1.

周末回家,家里人都在忙着捡栗子。


昨晚阴天,半夜的时候有微风拂过。早晨起来,通往山上的小路上、草丛里就有很多栗子落下,这是已经成熟的板栗在树上裂开了嘴,树枝稍微一晃,栗子就落了下来。


过去有“摇钱树”的故事,现在看来,这栗子树就是了。摇一摇,栗子就掉下来了,栗子收购价还在两块五一斤的时候,有人算计过,一斤栗子大约50几个,一个就值五分钱,这样的话,栗子树一摇,树上就掉下一个个的五分钱硬币来。


这是三十几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一般人的工资每个月一百多块钱。农民出去务工工资是小工一块五毛七,大工(有技术的瓦工、木工)每天两块五,一斤栗子钱。

三十几年过去了,老乡们把原来的桑树、桲罗树、松树等都砍掉,都栽上了栗子树,春天的时候,漫山遍野,栗花飘香,宽城县铧尖乡的南沟门村,还办了一个栗花节。

每到秋天,老乡们忙着捡栗子,小商小贩们忙着捣腾栗子,整个秋天那叫一个忙。

产量上来了,单价到没涨多少,今年秋天刚开始的时候,每斤栗子卖到过七块五,这两天,大个儿的五块二,小个儿的两块六。

现在农民出去务工,小工都二百了,是当年的120多倍,栗子的价格还是那么稳当。

细想一下,农民是最无奈的一个群体。现代社会,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要去买,价格都是卖家说了算;所有的农产品都要去卖,价格都是买家说了算,这玩意儿嘿,没法整。

今日北京板栗收购价格,今日板栗收购什么价格

2.

老家宽城,盛产板栗,因为和迁西、兴隆、青龙等地连片儿,这里铁资源丰富,板栗的有机成分比较多,恰好又在北京的东边儿,“京东板栗”就是这个意思了。


有一年去华东五市,先到芜湖,芜湖的大街上有卖“燕山板栗”的,一回事,可见这里的板栗和云南、安徽、山东的有区别。


梁实秋到台湾后,还怀念老北京的糖炒栗子,他说:“在北平,每年秋节过后,大街上几乎每一家干果铺子外都支起一个大铁锅,翘起短短的一截烟囱,一个小力巴挥动大铁铲,翻炒栗子……孩子们没有不爱吃栗子的,几个铜板买一包,热乎乎的,有时吃不完,放到被垛里保温”。


今日北京板栗收购价格,今日板栗收购什么价格


这种炒栗子的方式,过去在承德大街上也有很多,临街的干果店外,用废油桶做的灶子,下面是劈柴拌子烧着,上面用大铁铲子搅着,人们从边上走过,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儿,让走过时,也会有“砰”的一声,吓你一跳。


这些年讲环保,不但没有在大街上用木柴柈子炒栗子的了,连烤红薯的都见不到了,传统相声里说的“栗子味儿的红薯”都成故事了。


北京人爱吃栗子,《红楼梦》里也写了,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李嬷嬷把留给宝玉的酥酪吃尽,袭人只得骗宝玉去吃“风干栗子”。

今日北京板栗收购价格,今日板栗收购什么价格

3.

什么样的人生是成功,对于种栗子树的农民来说,是栗子卖到五十块钱一斤吗?也未必。

每个人的成功标志都不一样,幸福都在别人的羡慕里。


在杭州,袁枚40岁退休回家,每天在一大帮美女的陪伴下研究美食,写一本书叫《随园食单》,大菜谱里这样写: " 栗子炒鸡 " 一菜," 鸡斩块,用菜油二两炮,加酒一饭碗,秋油一小杯,水一饭碗,煨七分熟;先将栗子煮熟,同笋下之,再煨三分起锅,下糖一撮。"书中还有做栗子糕的做法。


吃栗子的都不是种栗子的,不是和那些种菜的一样,把有农药的卖给别人,自己吃没有化肥农药的。

种栗子树的舍不得吃是因为家里需要把栗子卖掉,农村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

今日北京板栗收购价格,今日板栗收购什么价格

4.

承德这个地方种栗子树的历史非常悠久。


宽城现存的板栗树最老的已经710岁了,是夫妻两棵树在一起生活。这个区域种栗子树可追溯到3000年前。


《史记·货殖列传》:“燕秦千树栗”,西晋陆机写文章也说过:栗,五方皆有,惟渔阳范阳生者甜美味长。


《热河府志》二十八卷·物产这样说:


栗 惠州土产栗,塞外结实微小,图经谓燕山栗小而味最甜。

今热河所有大抵皆燕种也。


蒙古谓栗谓呼什哈,今滦平县有地称呼什哈者,即以栗树得名。

呼什哈,就是现在的滦平的虎什哈,这个名字的原意就是“板栗”。


惠州,是元朝时承德府的归属。


光绪年间修《承德府志》时,计有滦平县、丰宁县、平泉州、赤峰县、和朝阳县。

元朝时,滦平也归属于惠州。


可惜,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虎什哈”就是板栗了。

今日北京板栗收购价格,今日板栗收购什么价格

5.

好材料还得有好做法,不然为什么有人叫御厨,有人叫“做饭的”呢。


大家都喜欢吃糖炒栗子,做糖炒栗子最好的是一个叫李和的人,陆游《老学庵笔记》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北宋年间,汴梁最有名的炒栗子就是李和栗子,别人也都炒,可就是不如他的好吃,朝中官员们也都经常去买来吃。后来北方沦陷,南宋官员和皇帝一起跑杭州去了,这些官员就吃不到李和栗子了。当时南宋和金朝也互派使节,一次,使节到了燕山下,有两个人拿着十几包炒栗子来,给出使的官员每人一包。


大家一吃,这不是李和栗子吗?!

一问,他们说,我们就是李和的儿子。

然后挥泪而去,想故人,想家,吃栗子,吃出了故乡的味道。


原来,金兵南下,不是把所有人全杀掉,把有手艺的有用的人虏到北边,北京周边的糖炒栗子应该就是这样来的。


在出使的官员中,有苏轼的弟弟苏辙,不过他比李和栗子来北方早一些年,他当时是经过北京到滦平,经隆化、承德县、平泉然后去的赤峰。他写过一首板栗诗:


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穿旧方。

客来晨为说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栗子的颜色和形状有些和肾相像,吃啥补啥,栗子补肾。

这在《本草》里也有记载。

今日北京板栗收购价格,今日板栗收购什么价格

6.

在承德工作和生活多年的慈禧更爱吃栗子,据《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御厨为保证她每天都能吃到栗子,把栗子磨成粉,晒干保存,吃的时候做成窝头状,每餐必食。


所以才有了这个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中国老太太。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