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2019-11-15 03:17:43 暂无 阅读:873 评论:0

海洋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

存在着各种生物

人们对海洋生物的探索一直从未停止

亿年前的生物更是值得当代科学去探秘

今天曲小旅为大家讲讲海底化石的故事

遥远的地史时期

生物伴随着地壳的形成开始孕育而生

生物遗体或其生命活动痕迹在死亡后

如果条件适宜

就会慢慢变成化石

化石伴随着适宜的地层产生并夹杂在其中

它指示着某个地层的年代

是解开地层的一把“钥匙”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化石的形成过程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跟上曲小旅的步伐

快来打开化石宝盒吧

无扇贝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壳体大,近横长方形,最大壳宽约位于横中线,双凸型。腹壳凸起平缓,中槽自壳顶区前方开始出露,形成一个舌状体。喙部小,强烈弯曲几与背壳顶部相接触。背壳凸度远大于腹壳,中隆狭,隆升不高,隆顶圆形,喙部强烈弯曲,隐掩在腹壳窗孔之下。

菊石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菊石不是现生动物而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泥盆纪至白垩纪。它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繁盛于中生代(距今约2.25亿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白垩科和约 2000个属,以及许多种和亚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菊石通常分为9目约80个超科,约280个种等,鹦鹉螺与它是近亲。

牡蛎石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壳圆形,壳嘴下铰边处具大的韧带窝。单柱型闭肌痕肾状,大。存于白垩纪—现代。牡蛎常生活于浅海或河口,幼年个体常附着于成年软体动物壳上,最后形成不同形状贝壳组成的滩。

石燕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属于石燕贝目弓石燕科的腕足类,是古代腕足类最为人所知的一种生物。弓石燕出现在志留纪,繁盛于泥盆纪到石炭纪,灭绝于二叠纪。它们的外形呈横长的三角形,且外壳上带有壳分线。两片外壳都向外膨胀,中央部分呈凹凸状。壳的内部有螺旋状骨骼,石燕贝的名称来源于spiral。因为它们的外形看起来像展开翅膀的燕子,在中国被称为“石燕”。

箭石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已灭绝的海生动物,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鞘形亚纲乌贼目箭石亚目。因有一个箭头状的鞘而得名。生活在泥盆纪至白垩纪之间。从早石炭世出现,侏罗纪至早白垩世达到极盛,白垩纪末绝大多数绝灭,仅有少量延续到古新世。它是海洋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中的重要化石。

珊瑚玉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珊瑚玉是经历数亿年的地壳运动、地热煎熬、高温高压才能形成的化石玉,被誉为“有机宝石”。是海底是珊瑚白化后形成珊瑚礁受碳钙渗入,在经过几亿年不断的地壳变动地热煎烤长时间高温高压作用后形成化石,外观花纹鲜亮明显像菊花。有些受其特殊代替呈玉随化现象(呈半透明状,硬度为6-7度),它的花纹会因为珊瑚的大小、种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天然花纹图案,而玉化矿物的成分不同其颜色也多姿多彩。

斑彩螺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斑彩螺(ammonite)是鹦鹉螺化石的一种。鹦鹉螺在类别上属于一种叫做头足钢的史前生物。..对头足钢的定义是,头足纲(学名:Cephalopoda)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螺贝壳边缘轮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呈灰..或褐色,壳面粗糙,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肋和细沟。壳高达10厘米左右,螺层6级,壳口内为杏红色,有珍珠光泽海。最大可达18厘米,平均大小7至10厘米。

海扇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壳大面圆;右瓣凸,左瓣平;壳表具宽圆的放射脊。铰边直,具中央韧带窝(弹体窝)和两侧脊(齿)。类似海扇的扇贝生活于中等深度浅海清洁的砂质海底,常躺卧于自掏的浅窝中,需要时张合双壳游泳。存于新世晚期—现代。

海百合茎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是一种古老的棘皮类海洋动物,兴盛于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海百合的身体也有类似根、茎、花、叶的结构:“根部”能帮助它们附着在礁石上;“茎部” 是一条“管子”,短的几十厘米,长的可达几十米,像竹子般由一节节的“骨板”组成;顶端的“花”则是许多触手(或称腕足),当海百合处于漂浮状态时,触手关闭如同花蕾,触手伸展“花”就开了。触手之上,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羽状物,像蕨类植物的叶子,又像鲜艳的花瓣。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这里有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的秘密

当然存在于海底的化石不仅仅只有

曲江海洋极地公园还会

为大家展示化石标本

讲述亿万年前的海底世界

敬请关注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