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章邯传奇:大秦帝国最后的守卫者

2019-12-12 09:43:11 暂无 阅读:1186 评论:0

他,是一位文臣,是负责管理大秦宗室财务的少府卿。

他,还是一名将军,在大秦危难之际,是他站出来撑起了整个帝国。

他,更是一位王,楚霸王封赐十八路诸侯之时,他便是坐镇三秦大地的雍王。

然而在事实上,他其实就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有血有泪,一个笑过,一个也曾哭过的普通大秦男子而已。一次次的被选择,一次次的被命运捉弄,一次次的看清人事冷暖,他的一生,就如同那个他曾经发誓用生命所守护的大秦帝国一般,如同流星一样,虽然也曾闪耀的划过天际,令天下瞩目,但却又很快消失在世间。

他就是章邯,一位让无数人记得,却又不记得的历史人物。

章邯传奇:大秦帝国最后的守卫者

是啊,在那个风云际会,天下群雄奋勇相争的年代里,谁又还会记真正得他呢?谁又还会记得这位曾经一度是那个时代所有群雄的梦魇呢?是的,他败了,他不但败给了敌人,他还败给了自己人,但最终还是败给了自身。所以他还是被大多数人所刻意遗弃了,因此一代史学大家司马迁也未曾在《史记》中专门给他立过传记;而记载了秦末那段历史无数英豪的正史《汉书》,也依旧没有给他留出一席之地。

章邯仿佛就是一名孤魂野鬼一般,只能游荡于史书中的一些片段之中。

或许在后世看来,他既不属于大秦,也不属于大汉,而大楚,作为一名败者,自然也是没有资格来书写历史的,所以章邯最终就只能是成为其它英豪的陪衬,成为那个大时代下的一个悲剧人物。

在巨鹿之战,因为他,所以成就了楚霸王项羽,但也正因为他的败,才更加衬托出了楚霸王的威武;而在三秦之战中,他又成就了一代兵仙韩信,但也又是他的败,才让韩信得以真正成为刘邦麾下最为锋利的剑。是的,在旁人眼里,章邯的确不够优秀,所以章邯才会成为他人的磨刀之石,所以他就是天生的配角,那么章邯就果真是那个时代的天然配角吗?

是与不是,还要后人慢慢分辨了,而关于章邯的故事,其实才开始。

大秦,咸阳,皇宫正殿。

章邯传奇:大秦帝国最后的守卫者

“陛下有旨,宣少府卿章邯入宫觐见。”

或许当年就是这么一道来自那高大而又深远的咸阳宫里的一份诏书,才将章邯这位秦帝国中枢大臣正式拉到了历史舞台的最中央。

“你就是章邯?”

“启禀陛下,微臣便是少府监章邯。”

“你很年轻啊,我大秦九卿以上的官员,像你这么年轻的,可真的不多啊!”

“启禀陛下,大秦自我始皇帝一统山河时起,朝内外官员便开始急需,故微臣才有机会就任少府监,得以效忠陛下。”

“最近的战报听说了吗?”

“启禀陛下,微臣是听说了一些,但并不是很清楚,不过依我大秦赫赫军威,想那贼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应该问题不大吧。”

“哼,已经不是简单的问题了,陈胜麾下的大将周文不知你听过没有,如今不过短短数月光景,那贼人的几十万大军便已攻入我大秦函谷关了!”

“这怎么可能....”

“章邯,你且听朕说完,我大秦一统才不过数年,而你从先皇之时,便作为我大秦少府卿,一直兢兢业业,备受先皇宠信,故朕如今就问你一句话,若是让你领军,你能战否?你敢战否?”

“陛下,臣不过一介文臣,朝中大将如云,恐怕臣领军,诸臣会不服。”

“哼,他们有什么资格不服的?先前朝会之时,诸大臣之中便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真以为朕是傻子吗?如今国家已到危难之时,他们却躲躲闪闪,而就算是朕强行任命,也不过是徒添事故罢了。而你章邯,作为我老秦人子弟,虽一直为文职,但你的能力,先帝是夸过的,虽说是因为缺人才让你就任少府卿的,但我大秦纵然再缺人,也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人就可以出任九卿的。而既然先皇信你,用你,那朕便信你,也用你,如此,你能战否?你且无须在意他人,只要朕来任命,他们有谁敢不服!所以你只需要回答能还是不能!”

“陛下,微臣敢战!”

“好,既然你敢,那么朕就任命,说吧,你要什么?”

“启禀陛下,如今贼众势大,且已兵临我朝腹地,如若再招纳临近诸县子弟御敌,已然没有时间了,故微臣特请求陛下,可否宽赦骊山邢徒,准许他们戴罪立功,如此以驻守骊山五万精锐为基础,再加之诸多邢徒之卒,微臣便可一战。”

“准!”

“末将章邯,领命!”(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二年冬,秦都咸阳的天,依旧还是那般蔚蓝而平静。而随着隆冬将至,咸阳城的温度,也逐渐冷了起来。但整座咸阳城的人却没有人会在意这点温度,是啊,天气变冷了,穿点衣服就可温暖起来,那要是人心也都冷了起来,又该怎么办呢?

随着陈胜在大泽乡的起义,转瞬之间,原本已经平静十余年的关东已然硝烟弥漫,纷争四起。而原本作为大秦腹地的关中之地,一支号称是农民起义军的部队,一支有着数十万大军的部队正在逼近函谷关的消息,也已经在整个咸阳城中扩散开了。

害怕吗?当然,没有人不害怕,也没有人会喜欢战争,尤其是老秦人。但很显然,战争一触即发,虽然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军队再攻入函谷关了,可谁又能完全保证那支以反秦为口号的军队不会攻入进来呢?而如果他们一旦攻入进来,那又该怎么办呢?会被都杀了吗?也没有人知道,但很显然,此时此刻整个咸阳城中所有百姓的内心,却一定是如同隆冬的温度般冰彻入骨。所以还是那个问题,身体冷了,衣服穿厚了就好了,可如果是人心冷了呢?又会有谁来温暖呢?

他,章邯,原本就只是一位在朝中兢兢业业供职的少府卿,虽然不能像丞相一般权倾朝野,风光无限,但也好歹是帝国九卿之一,所以这也是一份令无数大臣都羡慕的官职。

假设,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或许章邯的一生就真是会这般安静平稳的过下去,纵然没有多少辉煌,但也绝对是荣华富贵少不了的。可终究这只能是假设,即使章邯的的确确是想过那样的生活,那也是不可能了,帝国的这杆大旗,终究还是得要有人举起来的,否则别说是帝国,往小了说,哪怕就只是为了章邯在咸阳城内的父母妻儿,也都得硬着头皮走下去。故而,或许就是在上述秦二世与章邯那般的对话下,章邯这位曾经年轻有为的帝国高级文官少府卿,便是成功的转换为了一名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

章邯传奇:大秦帝国最后的守卫者

隆冬已至,人心已冷,大秦那杆曾经笔直骄傲的战旗,如今也变得黯然失色,甚至还有点摇摇晃晃。但是他来了,章邯,这位曾经只是在传闻中听过的人物,年纪轻轻便出任帝国九卿之一的少府,是咸阳城中坊间流传很久的青年俊才,不过听说他居然要领军出征平叛了,他行吗?听说关东的那伙贼人可是异常凶狠啊,就这么个小白脸,还不得给那些贼人活活吃了啊。不过还是希望他能赢,否则这大秦,恐怕是真的要没了。当年咸阳城中的老百姓们,或许就是这般胡乱猜想着。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馀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史记·陈涉世家》

而关于那场战争的记录,很遗憾,笔者遍寻史书,也就只能寻找到这么一段相对而言比较清楚的记录,但很显然,对比其他战争,这里面所能找到的信息依然还是很有限的,甚至基本上也只是记录了一些大概的胜负,并不能为我们完整的展露出这场战争的全貌,不过一些大致的东西,我们还是能够看清楚的。

周文,也是当时名士,为楚国贤人,不仅为旧楚国名将项燕效命过,而且还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曾一起从过事。故而如此厉害的背景,再加上其人本身的能力,自然很轻易的便从陈胜手中获取到了将军职位,之后陈胜即令周文举大军向西攻秦。不得不说,周文的能力还是很强的,短短不过数月,便一路纵横函谷关以东,汇集起了多达数十万的军队,拥有战车更是多达千辆。所以此时的周文的确是志得意满,手握数十万雄师,挥师西进,破函谷,攻咸阳,千秋功业,近在咫尺。

“报告将军,秦军反击了。”

“咦,按照情报,秦军主力一路在塞北,一路在岭南,秦军是哪来的胆子,居然敢来主动攻我。”

“将军莫是忘记咸阳城外驻守骊山的那五万材士否?“二世皇帝元年,四月,二世还至咸阳,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史记·秦始皇本纪》

“哼,区区五万人马,是谁给他的胆子,竟然敢来攻我!”

“将军,听说敌军统帅叫做章邯。”

“章邯吗?我听过,暴秦的九卿之一,主管少府。不过不足为虑,看来秦人果真是山穷水尽了,当年猛将如云的暴秦,如今也只能派出一名文官领军了,哈哈。”

“请将军莫要大意,暴秦虽然势弱,但毕竟还是那个强大的暴秦......”

“你不必多言了,本将自然知晓,既然章邯正在赶来送死,那本将这就成全他。”

“传令,大军正面迎敌,车军迂回包抄,此战,本将就是要一战全歼秦军最后的这五万精锐,让胡亥乖乖的出来投降,哈哈。”

.....

秦营,中央大帐。

“启禀将军,贼将周文的大军已呈正面迎击态势于戏地等候我军,且探子来报,其车军部队也正在向我军后方包抄。”

“将军,周文此举意图很明显,即以正面迎击我军,再以车军背后袭之,试图全歼我军,要不要属下带人去截击周文的车军部队?”

“不用,区区一个周文,我还真没放在眼里,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别看周文现在兵强马壮,其实就是一只纸老虎罢了。”

“传令,大军命令不变,以一万材军为先锋率先冲击周文主力大营,其余二十万囚徒随后冲击,另外四万材军随我坐镇后方。”

“将军,属下还是担心那二十万囚徒。”

“你是害怕他们哗变吗?”

“或许是属下多疑,但毕竟以囚徒为军,牧野之战时的变故,将军不得不防啊。”

“你以为本将率领这四万材军坐镇后方是为了什么?一者,以防周文车军背后偷袭,以乱我军心;二者,若是那二十万囚徒胆敢哗变,哼!”

“属下明白了,将军威武。”

“你错了,是大秦威武。乌合之众无论再势大,也依旧还是乌合之众,此战终究不是牧野之战,我们也不是商军,而他周文,虽然姓周,但也不是周武王。”

“属下愚钝。”

“好了,传令三军,进攻吧。此战,我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只要有我章邯在,大秦就在。”

“属下领命。”

战争,终究还是爆发了,一方以玄色衣服为主的秦军,一方则是穿着各色衣服的起义军。

章邯传奇:大秦帝国最后的守卫者

如果从空中俯视这场战争时就会发现,玄色为主的秦军,仿佛就是一只黑色巨兽一般,一步一步,没有任何散乱的变化,就那么直直的冲向了起义军大营。而起义军这一方,却始终是松散不齐,即使是最靠前的那几万军队,也是一副无视秦军的样子。毕竟他们的将军在开始的时候就说过了,对面的秦军撑死了也就只有五万,是啊,才五万,起义军数十万的人马,一人一口唾沫都足以将秦军淹死了。

但当秦军的前锋部队真的攻入起义军的那一刻起,起义军的士兵们才发现,这些秦军真的不是上面说的五万,而且这压根就不是军队,这是野兽。

没有人知道当年那场战役的具体情况了,但我们能知道的一点就是,此战起义军大败,而秦军则是大胜。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数十万的起义军貌似都没有给秦军造成任何损害,所以才有了史书上的那三个字“尽败之”。

又或许,当年的那场战争就是如同上面笔者简单构划出的那样,原本只是凭借对于反对暴秦口号聚集起的几十万起义军,压根就没有经历过任何像样的战斗,所过之处郡县官员一听到周文的几十万大军,不是早就吓的跑了,便是直接就归附周文。所以一直到函谷关,这几十万大军都没有真正经历过一场像样的战斗。而且说是大军,其实不过就是几十万为了将来攻入咸阳后,准备掳掠全城的流民罢了。

可流民终究也只是流民,不是军队,所以那一万在前的大秦材士,仿佛就是利剑一般直插起义军大营,而跟随在那一万人之后的二十万囚徒,眼见秦军势如破竹,故而只需要此时一拥而上,就会让那一万秦军永远都不会成为被几十万起义军包围住的孤军。所以起义军的惨败,便是注定的了,何谓一溃千里?此时的起义军或许就是这样。

从未经过任何训练和战争的起义军士卒们,就像刚刚放下锄头拿起刀剑的普通农夫一般,空有一身力气,却只能被动挨打。而且再加上起义军本身就是没有任何军纪约束的临时军队,所以只要起义军中有一个人会向后跑,那么整个大军就会如同大堤遭遇大水时所露出的那一个小洞一般,很快,这个小洞就逐渐演化成了一个谁也都堵不住的大洞,如此,大军的全线崩溃,便是自然的了。

“来人啊,来人啊,你们别怕,你们别跑,我们有这么多的人,你们怕什么啊,我们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秦军淹死,你们不要跑了,本将军命令你们立刻回去。”

“将军,走吧,大势已去,秦军的进攻实在是太猛烈了,兄弟们大多都是普通的百姓,根本挡不住秦军,而且将军你看看远方的秦军,那是只有五万吗?就目前出现的,已经多达二十多万了,已经根本不是我们可以挡的住的了。”

“数十万大军啊,一朝倾覆,章邯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

“你,你,快扶将军离开,去曹阳,曹阳那里还有我们的人,足以安身。”

就这样,随着周文的离开,起义军便再无回天之力,前所未有的大溃败也是自然的了。而与此相反的是,秦军却是势如破竹,同时原本负责偷袭秦军那只车军部队,也已被章邯予以全歼。至此,戏地之战结束,以周文败逃曹阳落下了帷幕。

但战争不会就此结束的,相反,秦末的那场黑暗的大混战,才刚刚开始,而章邯的故事,也是刚刚开始。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在这场戏地之战结束后,章邯军却并未乘胜追击,相反是在原地驻扎了两三个月,那么章邯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战争,终究打的是人,这一点出身老秦人世家的章邯更是尤为清楚,所以章邯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军队必须要花时间进行重组。表面上章邯现在有超过二十五万的大军,这还不包括那数十万俘虏,就其目前的所处局面,的的确确是应该立马乘胜追击全歼周文部的,但事实上如果章邯这样做了,那么无疑周文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

除过那五万真正属于大秦正规军的材军部队外,其它二十万囚徒军队终究还是囚徒,他们这次打的很棒,但那是因为有着那一万材军在前,而且这二十万大军在更大意义上还是起着充人数壮声势的作用,真正指望这些人去打仗,或是去打硬仗,无疑是不可能的。

因此就是在这短短的数月之间,周文既然已经败了,那么他在短时间内就绝无恢复的可能,如此大秦本土函谷关内便可确保无恙。所以章邯重新整顿军队的时机便是到了,于是章邯当即派人发书告知秦二世,请求发征关中诸郡县老秦人子弟,重新组建大秦军队,如此很快,短短数月,为保家国,老秦人子弟纷纷加入,一支多达二十余万的大军很快就整编完毕。而后再经过章邯数月的紧急整训,无疑,大军正式出征平叛的日子,便是到了。

曹阳一战,周文再次败退,而后章邯率主力继续追击,十余日后,终于在渑池全歼周文残军,并斩杀周文,至此,章邯之名扬威华夏,而这也让函谷关以东的各路起义军,将其目光又重新定格回了大秦中央身上,当然了,更主要的还是注视在了那位名声初显的大秦将军章邯身上。

荥阳,古之名城,素有“盖控扼之要地,鸿沟、广武、敖仓、索水,皆在封内“”的重要战略地位,而在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即以荥阳、巩、京等县合并为三川郡,而其郡治便在荥阳。

无疑荥阳的位置就注定了这里是秦末诸势力的一个重要角力点,当然也是大秦军队与反秦起义军的一个重要对抗支点。若大秦军队占领荥阳,便可趁胜追击直下楚地,彻底攻灭起义军;相反若起义军占领荥阳,便可直扑函谷关,一举灭秦,所以荥阳之战的成败,事关天下。

可虽然局势紧急,但在事实上,荥阳之战却又是一场漫长的战争,开始之时率先进攻荥阳的便是陈胜麾下极其重要的将领吴广,可吴广虽率的是起义军主力,却因为大秦三川郡守李由的誓死坚守,终究还是不能攻破。

章邯传奇:大秦帝国最后的守卫者

荥阳城下,起义军大帐内。

“将军,周文军惨败,秦军主力已向我方杀来。”

“可恨啊,愚蠢的周文,空有数十万大军,如今却惨败收场。”

“将军,该怎么办呢?如今荥阳城还在李由的手中,短时间内恐怕我们很难攻下,而一旦章邯的主力大军与李由会和,如此内外夹击,恐怕我等就是第二个周文了,请将军速作抉择。”

“慌什么,章邯还没来呢,容我在想想。”

“将军,此时已到危难之时,请将军不要再多思虑了,可留一支少量军队继续围攻荥阳城,确保荥阳军无法和章邯合并,而后我等率主力迎击章邯。”

“让我再想想。”

“将军,当为之时,切莫犹豫啊。”

“田臧,你只是我麾下一名将校,本将自有抉择,你不必多言了。”

“将军...”

“滚!”

......

很显然,这场起义军内部的军事会议是不欢而散的,没有人知道吴广为何迟迟不做决议,但是我们能知道的是,正是由于吴广的执拗,起义军内部的一场兵变遂悄然开始了。田臧,这位吴广曾经麾下的将领,因为其言不得吴广采纳,便与其他诸将商议,决心以吴广没有能力为由,矫诏,并以陈胜的名义发动兵变,杀吴广。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於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於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史记·陈涉世家》

事实上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次兵变或许陈胜的确不知道,但此次兵变的结果,尤其是吴广的死,却无疑是陈胜想要看到的,否则这就解释不了明明是田臧矫诏,还因此杀了起义军中的第二号人物吴广,如此恶劣的背叛行为,陈胜在事后却又封赏了田臧。无疑作为当年起义时的搭档,陈胜本身与吴广已经产生了很尖锐的矛盾,那么究竟是陈胜容不下吴广了,还是吴广想要除陈胜,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总之最终还是以吴广的死,结束了这场起义军内部可能会面临的最大纷争。

而随着吴广的死,荥阳之战的战况也就发生了转折。吴广死后,田臧遂以楚国令尹的身份就任上将军,决意统率起义军主力与秦军展开决战。

荥阳之战的过程,如史书中记载,依然还是那么寥寥几笔,田臧以将军李归等人率领一小部分兵力继续围困荥阳城,而自身则率领起义军主力于敖仓迎战秦军章邯部。战争的结果也很直白,田臧死,起义军败,而后章邯便继续进兵攻击李归部,结果依然是一样的,李归死,其部败亡。

其实关于这场战争的结果,笔者从始至终都没有多少惊讶,毕竟虽然这里并未明确的说明起义军的数量,但撑死了也不过是周文那般的数十万大军,事实上也绝对没那么多。而且从开始攻击荥阳之战开始,足足数月,荥阳城也不过数万秦卒,却能让起义军无可奈何,无疑这又说明了起义军主力战斗力的低下。而再看与周文战斗时的章邯,也才不过区区五万正规军和二十万由邢徒组成的军队,便能将周文打的兵败如山倒,何况章邯现在足足有二十多万全部由老秦子弟组成的秦军正规军,所以战争的结果是很正常的。

如笔者上述内容,戏地之战与荥阳之战中,章邯一举攻灭了陈胜麾下最有实力的两大主力部队,更保住了可以让秦军进可攻退可守的三川郡,无疑,此刻天下的局势已经是偏向了大秦这一方,而章邯作为挽救大秦的保卫者,其声威自然是与日俱增。

章邯传奇:大秦帝国最后的守卫者

之后的章邯军就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了,既然陈胜的主力已然尽灭,那么陈胜的结局便已经是注定的了。郏城一战,章邯击败阳城人邓说,邓说逃亡陈地;许城一战,章邯又攻灭铚人伍徐,其部亦逃亡陈地;而后章邯便率主力直扑陈地,起义军又是大败,柱国房君战死;紧接着章邯又引军攻陈西张贺军,大败其军,张贺被杀,陈王陈胜逃往臣父。

至此,原楚地起义军大部皆灭。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史记·陈涉世家》

很快,一道令秦人大喜,而反秦义军悲鸣的消息传遍了天下。在臣父,张楚王陈胜被其下属庄贾所杀。而后,章邯更是败吕臣,收宋留,于是张楚政权作为关东反秦各路义军的名义领袖,也正式宣告灭亡。

到此,章邯的声威也达到了最大,天下之人,再无人敢轻视章邯,或者是轻视秦军了。

秦军大帐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陈胜已亡,彻底平定关东更是指日可待了。”

“大话多说无益,如今陈胜虽死,然楚地豪杰并起,切不可大意。”

“属下明白。”

“听闻旧楚项氏一族项燕之子项梁已经攻灭了秦嘉,并立原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如今不但兼并了秦嘉的军队,还收服了楚地其它豪杰,实力大涨啊。”

“将军莫忧,陈胜几十万大军我等都不怕,何惧区区项梁。”

“项燕的儿子,终究还是和陈胜不一样,这不,都学会用立旧楚王的子孙为王号召天下了”

“不过项梁终究还是不是他的先祖项燕,而此时的楚国,也不是当初那个楚国了。”

“然!”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居数月,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大破秦军於东阿。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项梁已破东阿下军,遂追秦军。数使使趣齐兵,欲与俱西。齐遂不肯发兵助楚。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西破秦军濮阳东,秦兵收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雝丘,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外黄未下。《史记·项羽本纪》

濮阳,秦军章邯大营。

”启禀将军,李大人......“

”快说,雍丘到底如何?李由如何?“

”启禀将军,惨啊,真的是太惨了,楚军项羽部简直是疯了,率领楚军日夜不停的强攻雍丘城。雍丘城破之时,李大人率众与敌搏杀,最终力竭而死,壮烈殉国!“

”什么?“

心力交瘁下的章邯听闻李由战死的消息后,几乎差点崩溃。

长史司马欣对章邯说:“将军不必伤痛,贼众兵锋甚锐,我们也是来不及发援兵了,何况纵使救下李大人,又能如何?”

章邯不由倒吸一口气:“你什么意思,难道是?”

司马欣悲叹道:“唉,一门忠烈啊,可惜了。”

章邯怒吼道:“这不可能,凭什么,他们怎么敢?”

司马欣苦笑道:“将军,如今这个世道,如今这个大秦,我们谁又能真正看懂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

就在大秦三川郡守李由壮烈殉国的同期,辅佐大秦数十年的一代名相李斯,也就是李由的父亲,被秦二世胡亥以罪杀之,腰斩于市,及李氏满门,尽数屠之。

面对此时在朝中发生的剧变,面对刚刚还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三川郡守李由的壮烈殉国,此时的秦军大营之内,主将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及其他部将,他们的心情无疑都是非常复杂的。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只听章邯说了一句:“楚军如何了?”

随后,整个秦军大营内的将官们,随即又开始了他们的工作,只是大家都明白,他们未来的敌人,又岂是一个楚军?

“启禀将军,目前楚军主力项梁部已经抵达外黄了。”

“很好,朝中的事我们管不了,但此刻还请诸位同僚能随我齐心协力,共破贼军,以报李由大人之仇,以报城阳被楚军屠杀的无数百姓之仇。”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传令,按原计划进行,本将要让定陶成为项梁的死地。”项梁起东阿,西,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於齐。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史记·项羽本纪》

没有人知道定陶之战的始末,但很显然,此次的项梁算是被章邯给彻底算准了。尤其是算准了项梁孤军无援。故而章邯遂集结秦军主力把项梁牢牢的围在了定陶,而后随着章邯的一道全军出击的命令,项梁军尽数被杀,项梁亦是被杀。

章邯传奇:大秦帝国最后的守卫者

仇是报了,只是不知道大秦还能撑多久呢?

其后的章邯便引军向东,攻赵。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钜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陈馀为将,将卒数万人而军钜鹿之北,此所谓河北之军也。《史记·项羽本纪》

随着大秦镇守北方二十万主力大军的回归,以及悍将王离的助阵,此时章邯已然坐拥超过四十万的大军,试问此时天下,能敌者还有谁?

虽然自身实力强横,但章邯也很清楚,大秦已经乱了,四十万大军看似强大,但若是久拖下去,后勤肯定是无法持续供应的,到时必自乱之。所以章邯遂决定以钜鹿为诱饵,只围不攻,待起义军同来,打一场决战,从而一举平定这场波及全国的叛乱。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却往往会更加残酷。

钜鹿之战的结果,我们现人也都知道。

章邯的诱饵目标是达到了,只是可惜钓到的不是鱼,而是一条足矣摧毁一切的真龙。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所率楚军,与秦军王离部九战九胜,主将王离被俘虏,秦将苏角被杀,秦将涉间因为拒不投降而被活活烧死。就这样,章邯的计划被项羽给彻底打乱了,足足二十万的大秦精锐啊,就此灰飞烟灭。

但对于此时的章邯而言,钜鹿的失利还不是最重要的。先前就说过,章邯所面对的敌人,又何止一个区区楚军,真正对章邯危险最大的,其实还是大秦中央。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卻,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於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原将军孰计之。”《史记·项羽本纪》

什么叫进退两难?于此时的章邯便是如此。

尽管章邯其实并不甘心,没错,此时的秦军是败了,但秦军主力大军犹存大半,若是朝廷上下一心,肯完全信任章邯,那么章邯自是相信,有足够的实力攻灭楚军。

但可能吗?随着司马欣回来的报告,章邯便是彻底心寒了。如今主掌大秦的赵高居然连自己的特使司马欣都不见,其意究竟如何,一目了然。

再看看李氏一族,自然此时的章邯已经深深明白,自己终究还是被逼上了绝路。正所谓败是死,胜了也是一死。

那么投降楚军如何?虽然楚军特使陈馀的话说的没错,章邯只能选择投降这条路了,可毕竟他曾经是杀了项羽叔父的人,与楚军有不共戴天之仇,项羽又怎么可能会饶恕他呢?

其实章邯料想的并没错,只要后方无事,章邯也是有足够实力的,所以项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只要章邯愿意投降,自然是非常高兴了,又怎么可能会为了私仇不顾大局呢?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史记·项羽本纪》

终究,章邯还是降了。而项羽呢?自然也是非常高兴的。楚军粮草几乎快完了,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故而面对章邯的投降,自是非常乐意。

之后项羽便以联军最高统帅的身份封赐章邯为雍王,并令其在楚军之中,同时又任命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节制秦军降卒。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繇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侯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史记·项羽本纪》

当联军抵达新安之时,其实先前就说清楚了,联军的粮食早就不够用了,而此时又添加了二十几万的秦军降卒,所以一个很明白的事情就摆在这里了,究竟该怎么办呢?

项羽,这位不过年仅二十几岁的青年,几乎在一瞬间就想明白了,如今粮食快要完结,自然是优先联军了,而秦军降卒若是不给粮食,定会哗变,所以还留着干什么?

章邯传奇:大秦帝国最后的守卫者

是啊,还留着干什么?项羽的一个决定,便让二十余万秦卒在一个晚上,尽数亡之。

那么章邯呢?史书中没有记录章邯当时的想法,但章邯真就是无愧吗?可惜了,纵使章邯后悔,也真的晚了,而也或许正是从此刻开始,章邯的心大概也就死了吧。

公元前206年十二月,项羽攻破函谷关,于咸阳杀子婴,并分封十八诸侯。其中为遏制汉王刘邦的势力,项羽遂以雍王章邯为首,翟王董翳与塞王司马欣为辅,号为三秦,结盟共守故秦关中之地。

之后到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用大将军韩信之计,攻三秦,塞王司马欣与翟王董翳皆一触即溃。唯独章邯死力战之,誓死不降。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後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更名废丘为槐里。《史记·高祖本纪》

以上这段,就是章邯在史书中的最后一处记录了。

汉二年废丘之战,章邯拒不投降,汉军遂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没有人知道章邯为何不投降,也没有人知道章邯当初是如何做想的了?现人能知道的就是,当年那个何等意气风发的大秦少府卿章邯,最后却落了个这般下场。

最后,瑾以蔡东藩先生的评语,为章邯的一生做个总结:

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且山东各国,无敢敌邯,独羽以破釜沉舟之决心,与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战皆胜,虏王离,杀苏角,焚涉间,卒使能征善战之章邯,一蹶不振,何其勇也!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则邯犹不至降楚,或尚能反攻为守,亦未可知。天意已嫉秦久矣,故特使赵高以乱其中,复生项羽以挠其外,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谁谓冥冥中无主宰乎?

(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