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帝国余晖——北洋水师最后去了哪儿?

2019-12-15 03:47:26 暂无 阅读:1447 评论:0

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是发生在125年前的中日甲午海战。在这次海战中,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晚清政府被迫与..政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清朝政府自1861年开始的、延续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运动全面失败,自此以后,中国迈入了灾难和屈辱更为深重的近代。

帝国余晖——北洋水师最后去了哪儿?

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分任沈葆桢和李鸿章为南、北洋大臣,加快建设南北洋水师,并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收入内抽出400万两白银充当南、北洋水师军费。当时清政府主要将..看成对手,决定先创设北洋水师,负责守卫京师,等北洋水师真正变强后,“以一化三,变为三洋水师”,北洋水师强军路自此开始。同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艘炮舰。1881年,先后在旅顺、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电告驻外公使,向英国、德国订购巡洋舰致远、靖远、经远与来远,当然都是下单后才建造的。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此外,在军旗纹章、官制等级、舰艇编程以及军规制度等方面,北洋水师都作出一系列的规定。当时,北洋水师的舰艇主要有:

铁甲舰:定远、镇远;

防护巡洋舰:济远、至远、靖远;

碰撞巡洋舰:扬威、超勇;

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

鱼雷艇: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福龙、定一、定二、镇一、镇二;

练习舰:康济、威远、敏捷等。

帝国余晖——北洋水师最后去了哪儿?

1894年,朝鲜爆发“东林学党”事件,..借机出兵,朝鲜向宗主国清王朝求援。7月25日凌晨,护送清军驰援朝鲜的北洋水师“济远”和“广乙”二舰启碇回国,在朝鲜西海岸的牙山湾丰岛海域遭遇..联合舰队袭击,结果“济远”受伤撤退,“广乙”遭重创后在十八岛抢滩搁浅,管带林国祥下令炸舰,以免落入..人之手。很快,运兵船“高升号”与护送的“操江号”抵达战场,“高升号”被击沉,而“操江号”却不战而降,成为日军俘虏。

同年9月17日,北洋水师从朝鲜返航至鸭绿江口外的黄海时,等候在那里的..海军舰队迎面而来。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主炮首先开炮……黄海大海战至此开始。历时5个多小时的海战,北洋水师损失5舰,但主力尚存:“致远”“超勇”“扬威”,“经远”,以上4艘主力舰被击沉;“广甲”跟随“济远”临阵脱逃,途中在大连三山岛触礁搁浅,后被日舰击沉。日方也有多艘战舰被重创,如旗舰“松岛号”等主力战舰一度被迫退出战斗,双方勉强打个平手。

之后,北洋水师坚守威海卫不出。日军则海陆并进,“清除”周边岸防炮台后,开始围攻威海湾内的北洋舰队。

帝国余晖——北洋水师最后去了哪儿?

1895年2月3日,..联合舰队袭击刘公岛,派出鱼雷艇偷袭北洋水师主力战舰。北洋水师的“定远”“靖远”“来远”等舰先后被炸沉炸伤,实力严重受损。12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广丙号”管带陈璧光等带兵投降。17日,日舰进入威海卫,俘虏北洋海军“镇远”“济远”“平远”“广丙”等残余军舰,后编入..海军。至此,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只有被解除武装的练习舰“康济号”载着丁汝昌的灵柩,驶离刘公岛。

实际上,对于“海防”,清王朝实施的是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没有统管全局筹划,军事思想落后,军事指挥拙劣。

其次,北洋水师建立之初就存在严重问题---没有统一的指挥权。要知道,海军的建设和作战需要指挥统一。如早在1872年,..就成立海军省,统一领导海军事务,后来又建立了军令、军政机构,建立了近代指挥体制。甲午战争前,为实现统一作战,..将警备舰队和常备舰队组成联合舰队,大大加强了..海军整体实力。而清王朝的海军自筹建起,一直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统一指挥系统。尽管下辖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但它们的实际“指挥者”却分别为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和两广总督,各自为政。

当北洋舰队被困威海卫时,南洋水师、广东水师和福建水师却按兵不动。清政府尽管曾电令刘坤一,要求暂调南洋水师的巡洋舰“南、开、寰泰三船,迅速北来助剿”但刘坤一却列出一大堆“理由”,就是不派船北上。在此之前也曾令署理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张之洞:“北洋战舰不敷,若得南洋四舰前来助剿,较为得力。”晋国张之洞也拒绝。北洋水师要求调用广东水师的两艘大型鱼雷艇前来参战,却遭到广东水师以“艇中存煤运行不敷烧用”为借口拒绝。

帝国余晖——北洋水师最后去了哪儿?

不仅海军如此,陆军也一样。山东巡抚李秉衡“管辖”的山东军队距离威海卫最近,就是袖手旁观;南方的援军丁槐部,干脆滞留黄县;当1月30日,日军攻陷南帮炮台后,奉旨北上增援的徐州陈凤楼部以军饷未到为由,拒绝进军。2月10日,北洋舰队的定远、来远、威远、靖远等舰已被炸沉炸伤,右翼总兵刘步蟾自杀,洋员和部分海军将领威胁丁汝昌投降之时,进军抵达潍坊的陈凤搂部却置北洋舰队于不顾,依然折返天津。

早在甲午战前,李鸿章就曾指出“华船分隶数省,轸域各判,号令不一……”威海卫海一役,证实了李鸿章的预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