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2019-12-16 06:37:41 暂无 阅读:808 评论:0

历史上的张廷玉,纵横官场几十年,亲自参与并亲眼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即康雍乾盛世,而他本人也因其谦逊低调的为官作风与勤勉卓著的为官政绩,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享有“配享太庙”荣誉的汉族官员。

张廷玉身为一介汉臣,为何可以在清朝获得如此之高的历史地位,这一点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的找寻到答案。一来,他谨小慎微,懂得帝王心思,往往可以做到未卜先知;二来,他勤奋严谨,任劳任怨,并且有着卓越的办事能力,堪称“劳模”般的存在;三来,就是他懂得放弃和牺牲,全心全意的为帝王与朝廷效忠。

特别是在剧中“百官举荐新太子”以及后来的“科场舞弊案”的剧情桥段里,充分展现了张廷玉的识大体、顾大局。前者他宁可背上被“迎合圣意、阿谀奉承”的骂名,也要支持康熙,进而保举胤礽复立皇太子之位;后者则是为了雍正能够整肃纲纪,严明官风,不惜大义灭亲,亲手将自己的弟弟张廷璐“送”上了断头台。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面对对于张廷玉的“大义灭亲”,雍正也是非常的领情,也很感动,在即将处决张廷璐的时候,雍正拉着张廷玉的手说因为他的“粗心”才让张廷玉亲眼见证者自己亲人的离去。然而,不管是对于雍正,还是张廷玉本人来说,行刑现场张廷玉都是必须要去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张廷玉这份“付出”所产生的价值,既充分同时更加彻底的发挥出来,而这也是他们君臣之间的一种“默契”所在。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诺敏和张廷璐的接连“落马”,将雍正推向了风口浪尖。

《雍正王朝》中的雍正,在刚刚登基的时候,便在用人上接连犯下了两个大的错误。

其一,雍正任命隆科多举荐的诺敏为山西巡抚。

雍正安排诺敏出任山西巡抚,就是让其重点负责追缴山西挤压数十年的藩库亏空。而诺敏也不负众望,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将所有的亏空全部还清,雍正在欢喜之余,也将其誉为“天下第一巡抚”。

然而,这份“功勋”的背后却是诺敏的沽名钓誉,所谓的追缴回来的库银,都是他向山西的富商和大户们借来的,他不贪财,贪的确实“名”。只不过当前的雍正也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太想看到好的结果了,所以他才在没有深入调查和验证的情况下,对诺敏施以褒奖。最终当事情最终败露的时候,雍正自己也被狠狠“打脸”。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二,就是雍正在八阿哥胤禩的举荐下,任命了张廷璐担任正主考的职务。

其实,对于这次科举,雍正是给予厚望的。他迫切的希望通过这次考试,为国家的官僚体系注入优秀的新鲜血液,同时更是在培养拥护自己、支持自己的官员队伍,使得他的新政能够更好的推进,然而结果却令雍正大失所望。

考题提前被泄露,张廷璐为怕牵连自己选择知情不报,若不是李绂在李卫的帮助下勘破“科场舞弊案件”,那么结果将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尽管后来经过彻查,发现张廷璐与考题泄露并无关联,他只是私自夹带了几名“关系户”进入考场,但是如此恶劣的事件已然发生,身为主考的张廷璐只能承担这次“科场舞弊案件”的全部责任。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此时的朝堂上,群臣都在保奏二人,可是雍正还是非常坚决的要处死这二人。

首先,雍正非常清楚,朝臣们异口同声的上疏力保诺敏和张廷璐,背后一定有八阿哥胤禩等人的暗示和串联,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雍正颜面尽失,下不来台,所以雍正必然不会让八阿哥胤禩等人的阴谋得逞。

其次,雍正刚登基不久,此时面临着的是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他也需要在朝臣中迅速的建立自己的威信,维系朝堂的安定,才能应对当下的危机,因此“杀人立威”就此成为了必然。

再次,诺敏背后牵扯到隆科多,张廷璐背后又牵扯到八阿哥胤禩,还有张廷玉,如果不加以处置,无疑是在朝堂上树立了“保护伞”和“护身符”,那么必然是皇权威信的降低以及几位朝中骨干重臣的提升,这也是雍正所不希望看到的。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对于诺敏和张廷璐,不管他们过去又多少功,甚至说他们有着诸多不会被判处死刑的理由,但是当前对于雍正的来说,他们二人的结局只有一个,那么就是议罪问斩,并且是在所有朝臣的面前,被公开处决,这样才能起到敲山震虎、杀鸡儆猴的作用。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雍正而言,他最顾及的并不是朝堂上的意见,反而是张廷玉的感受。

实际上,雍正对于张廷玉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所在。

早在康熙尚未去世的时候,张廷玉就对雍正有着不同于对待其他皇子的态度与看法,毕竟他是康熙最为信任的朝臣,并且时刻陪伴在康熙左右,必然也是非常清楚康熙的想法,进而对于康熙想要立雍正为接班人,他也是最先了解到的人。

更为关键的是,张廷玉全程参与了康熙临终前,为了确保雍正顺利登基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包括恩威并施拿下隆科多,在康熙去世后,他又积极稳定畅春园局面,控制住了众位皇子,对于雍正登上皇位立下了大功。

与此同时,张廷玉还是康熙留给雍正的股肱之臣,在雍正登基后,又是张廷玉等人的努力,才保证了皇权的顺利交接。

于是,雍正对于张廷玉,除了信任与器重外,还有的便是感恩与感激了。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当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因为“科场舞弊案”被雍正拿下的时候,以雍正的性格以及他“铁石心肠冷面王”的形象,并不会过多在乎朝臣的议论,他所在乎的还是张廷玉的感受和想法。

而雍正迟迟不肯就张廷璐以及诺敏的罪行做出最终的裁决,实际上也是在等待张廷玉的答复。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雍正的心思,张廷玉不可能不知道,此时的他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与为难之中,毕竟这是要在“血肉亲情”与“人臣之道”间做出的选择。

张廷璐的死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不管是谁阻拦,都难以保全张廷璐的性命,因为在这个时候的张廷璐,他议罪问斩的政治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罪名所在。

而张廷玉如果真的“大义灭亲”,他可以获得雍正更多的信任,可以换取更多而政治利益,但是失去的便是自己的至亲,自己的弟弟张廷璐成为了他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投名状”,尽管利益非常的诱人,但是代价也是非常之大,显然以张廷玉的为人,他并不忍心这样做。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只不过,孙嘉诚的出现,让张廷玉明白了自己的这份“使命”所在。

一方面,正如前文中所说的,雍正需要用张廷璐与诺敏的人头来整肃朝纲,同时树立自己的皇权威信,进而对八爷党的潜在势力进行打压,既然为人臣子,就应该放下“骨肉亲情”,恪守“君臣之道”。

另一方面,孙嘉诚是朝中御史大夫的代表,同时也是读书人的重要代表,张廷玉用“大义灭亲”换取雍正的信赖,在张廷玉看来或许会为文人士大夫所不齿,进而让自己的名声扫地。但是孙嘉诚的主动劝谏反而让张廷玉放下了心来,在事关国体与朝纲的大义面前,御史大夫们既能达成这样的一致意见,也反映的是读书人阶层的主流观点,进而让张廷玉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后顾之忧,至少不会落得一个“骂名”所在。

最终,张廷玉接受了孙嘉诚的建议,主动上疏雍正,“大义灭亲”,参奏自己的弟弟张廷璐。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雍正并不是粗心忘记了张廷玉,而是张廷玉必须要出现在刑场。

就在刽子手即将对诺敏和张廷璐行刑的时候,雍正主动找到了张廷玉,并对他说:“是朕粗心了,原不应该叫你来的,你就坐在这儿吧。”

这是雍正的“假仁假义”么?并不是,这实际上就是雍正与张廷玉之间的一种君臣默契,因为他们两个都非常清楚,隆科多和胤禩可以请假不来,但是张廷玉必须要出现在现场。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这是做给隆科多和八阿哥胤禩看的。

诺敏是隆科多保举的,而张廷璐起初是八阿哥胤禩保举的,可以说正是他们的保举才“害了”这两个人,因为他们是把不合适人的放在了不合适的位置上,最终才导致了他们两人的悲剧结局,同时也给朝廷以及整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无疑是非常的可惜,并且是非常的可悲。

然而,对于他们而言,失去的是仅仅皇帝的信任,承担的也只是荐人不当的罪责,可是当前这一时期,他们作为上书房的骨干、雍正皇帝的重臣,隆科多有扶保之功,胤禩又有康熙皇帝临终遗言护体,雍正并不能把他们怎么样,甚至连降职、罚俸等等这样的处罚行为都不能有。

可对于张廷玉,他什么都没有做,就要为此承担失去亲人的痛苦,这无疑就是通过张廷玉,狠狠的对隆科多、八阿哥胤禩等人进行一番羞辱,让他们感觉到的惭愧之外,更是让其对此后的行为有所警觉和收敛。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雍正这也是做给所有朝臣看的。

既然是张廷玉“大义灭亲”,上疏弹劾自己的弟弟张廷璐,那就要做的彻底一点,也要表现的更加决绝与无情一点,进而成为朝堂之上恪守君臣之道的典范。

当前的朝堂上,政治势力的划分可谓是错综复杂,大臣们各自有各自的心思,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但是往往却只顾自己,不顾朝廷的利益安危。于是雍正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既是在警醒朝臣,同时也是在宣扬一种“一心为公”的价值观念,这对于雍正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况且,如果张廷玉不到场,很有可能引得朝臣们的猜测,是张廷玉“沽名钓誉”,用自己弟弟的性命换取乌纱帽,进而没有脸来面对自己弟弟的死,或者张廷玉是为雍正逼迫上疏弹劾张廷璐,而非真心所为。雍正并不希望朝堂之上有着如此的议论之声,更不希望张廷玉的一番苦心为人所误解,所以张廷玉只能再次受着委屈,把这部戏彻底的演完。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次,雍正这也是做给张廷玉看的,同时也是做给雍正自己的看的。

张廷玉对于雍正的忠诚,雍正非常的清楚,而雍正对于张廷玉本人的信任态度,张廷玉也是非常的明白,君臣二人之间有着这样的一种默契,其他的话自不用多说。

而此时雍正的一句“粗心”,无疑是给张廷玉的巨大宽慰,也是在告诉张廷玉,对于张廷玉所做的一切,他都铭记于心。这就是要让张廷玉对此放心,并且也要让张廷玉明白雍正自己心中的一种无奈。换句话说,他非常清楚张廷玉所做出的的“牺牲”以及“付出”,而他也会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补偿。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粗心”,并不是让张廷玉来到刑场观刑,而是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让张廷璐担任主考的差事,进而将张廷玉卷入其中,忍受着精神上和心灵上的双重打击,其实这才雍正对张廷玉真正的歉意所在。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张廷玉,也明白了雍正的想法和心思,更加了解的是雍正的无奈与苦衷,而他也并没有因为此而有过任何的抱怨,依然保持了对雍正的忠诚,极力辅佐雍正。特别是在此后“八爷党逼宫”的剧情中,张廷玉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极大的帮助并支持了雍正,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对于雍正的不利局面,又一次的成为了雍正的功臣。

纵观整部《雍正王朝》,张廷玉也正是用这样一次次的一心为公,忠于君王的表现,成为恪守君臣之道的典范,进而为人所铭记。而历史上的张廷玉的所作所为也同样是有过之而不无不及,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获得“配享太庙”的殊荣,不管他在此前此后的表现如何,至少他在雍正皇帝看来,是完全配得上这份荣耀的。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最后还是要客观的说一下,这段关于张廷璐议罪处斩的剧情并不符合历史史实。

张廷璐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且也确实是张廷玉的亲弟弟,同时在雍正朝也一直是在署理学政与科举的事务。不过他为官勤勉,政绩突出,多次受到褒奖,官至礼部侍郎,并被誉为“三朝旧臣,后进楷模”,成为一代官员模范。

而他本人也不是在雍正朝为雍正所处斩,而是安然活到了乾隆朝时期,并在乾隆十年(174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可谓是寿终正寝,以善终收场。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